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一、考情介绍
每年都考两大部分:教育知识、学科知识。满分100分,14年学科知识50分,15年学科知识60分,学科知识比重上升。
具体分析学科知识部分:
1.题型题量
特点:题型多变,题量增加。
14年简答题考察教学论知识,15年简答题题型消失,教学论知识也没有考察。15年增加论述题题型,材料分析题也有某些题的小问涉及论述回答。→题型多变,因此今年备考还是需要多种题型都练习到,以防今年再有变化。除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外,简答题、论述题、填空题都需要注意。不管题型怎么变,核心都是对专业知识的灵活把握。
整体题量由14年13题增加到15年34题,增加了21题,将近两倍。→题量增加,要求提高做题速度,归根到底还是熟悉知识并且能够迅速调取答题。
2.考试内容
特点:内容广泛,中外历史为重
(1)内容范围
临沂地区的学科知识包含内容范围较大,属于广义的学科知识范畴。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历史知识即中外历史,还包括历史常识、史论史观、历史课程理论等内容。
历史常识:文史典籍与文体、古代纪年方法、避讳问题等;
史论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革命史观等;
历史课程理论:历史课程的地位、性质、作用;课程目标;教材体例及结构等。
→不要局限于复习中外历史知识,要扩大复习范围,但要分清主次。
(2)中外历史为重
虽然学科知识包含范围广,但仍然是中外历史为重,中外历史比重上升明显。
整体来看,中国史和世界史题目基本持平,虽然中国史每年略高一些,但在复习中仍然需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避免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
虽然中外历史比重区别不大,但换一种思路,从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角度来看,我们还是能发现一些考试重点,如图:
以15年真题为例,在中外历史知识的考察中,临沂地区更加偏重对于政治文明和经济文明的考察,两个不相上下,分别占比重38%、36%。经济文明占比较少。→复习中注重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复习,但是注意这种偏重是在全面掌握的基础之上,可以在二轮复习的时候有所重点体现。
3.难度
难度有提升的趋势,偏中上水平。
二、真题一览
1.《汉书·董仲舒传》记载:“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该材料全面体现董仲舒的思想特征是( )。
A.强调大一统 B.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
C.具有神学色彩 D.强调严刑峻法
——2015年·单项选择题·42
1.【答案】B。解析:“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强调世间的各种法则、规律、道理都来源于天,天不变,这些法则、规律、道理也不会变,有顺应天意的意思。而“以教化为大务”是传统儒家思想,“正法度之宜”又强调了法治,所以说他的思想糅合了多学派思想,总的来说,董仲舒是儒家代表,他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答案为B。
→体现考察并非简单的知识记忆,要求对基础知识进行内涵的把握。并且考察了史料的分析能力。
2.现代奥运会中的马拉松比赛时为了纪念希波战争中牺牲的哪些英雄?
A.斐第比第斯 B.利奥尼达 C.亚历山大 D.伊利亚特
——2014年·单项选择题·28
2.【答案】A。解析:希波战争希腊胜利后,当时担任传令兵的斐第比第斯奉命将这一胜利消息尽快告诉雅典居民,让受难同胞早些分享这胜利的喜悦。他顾不得路途遥远,一口气从马拉松跑到雅典,到达雅典时他已累得精疲力竭,只说一句”我们胜利了”就倒在广场,闭上了双眼。马拉松因此而来。
→虽然是简单的知识再现题目,但考点非常细,一般都复习不到。
3.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出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爱国口号。如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②保卫华北,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③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④还我山东,还我青岛。这些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2015年·单项选择题·56
3.【答案】D。解析: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发生在1950年。②保卫华北,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③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发生在1895年。④还我山东,还我青岛, 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因此,按时间顺序是③④②①。选D。
→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临沂将近有20%的单选题都是组合型选择题。
4.《人类与大地母亲》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最后一部著作。部分目录如下,据目录可以推断此书的基本特点是( )。
①编年史 ②文明史观 ③断代史 ④社会史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015年·单项选择题·68
4.【答案】A。解析:由题干信息可以直接得出《人类与大地母亲》属于编年史,即是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记载历史事件;又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所以题干中《人类与大地母亲》属于文明史观的内容,故选A。
→一道史观题目,虽然出现的频率小,但鉴于临沂考试不稳定,还是要全面复习。
5.“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现已成为当今中国政治事件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中枢机构以三省为核心,中书省掌制令决策,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遇有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召开宰相联席会议,来决定政府一切最高政令。皇帝的一切诏、敕、制书,均需在政事堂会议研究讨论,然后决定是否颁布,而且下颁的诏敕需要宰相副署,并盖上“中书、门下之印”才能生效,否则就是违制,中央和地方各部门就可以不执行。
——《中国历代官制》
材料二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材料三 曾高度评价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日裔美籍学者福山,近期多次抨击当今美国式的三权制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衡体制,认为分权制衡对行政造成太多掣肘,削弱了政府的自主性,导致决策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并发出美国式政治无路可走的哀叹。
(1)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途径。说明三省六部制是怎样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是如何实现“把总统关进笼子里”的?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西方分权制衡的认识。
——2015年·非选择题·71
5.【参考答案】
(1)实行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集体议政;皇帝诏书需宰相副署。
(2)确立共和制,总统由人民选举产生;确立总统制,总统对宪法负责;确立两党制,总统通过竞选轮流执政;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权力受国会和最高法院制约。
(3)分权制衡有利于防止权力滥用,利于政权的稳定;如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效率低下。
→材料分析题多为中外结合的试题,一道题即考中国史知识也考世界史知识,再次注意知识的综合运用。
三、备考方法
资深讲师刘莹解析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教师考试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师考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A good wife and health is a man's best wealth. 男子的最大财富,在于妻子贤惠,自己健康.
Labour is often the father of pleasure. 劳动常常是幸福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