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2016年02月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2016-02-17 16:39:5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地壳中一些重要元素的含量,如:O、Si、Al、Fe、Ca、Na等;掌握Na、Al与O2反应的产物及其用途;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初步学会从实验的角度探索和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本领。发现化学问题,探索金属的性质和金属的原子结构的关系、由化学反应的现象推导物质性质的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钠的切割、钠的燃烧等奇妙的化学实验操作和精彩的化学现象,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钠在不同条件下和氧气的反应,如何从实验的角度揭示这些反应的过程。

【难点】

钠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及产物的比较分析,金属的性质与金属的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用具

钠、镁、铝等实验材料;小刀、砂纸、燃烧匙等实验器材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联系生活,引入课堂。

师:同学们能说出自己身边的物质都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吗?可以从中总结出我们身边最常见的几种元素吗?下面请大家和身边的同学讨论一下。

学生交流讨论后作答。

生1:最常见的物质有水、水中含氢和氧;

生2:建筑材料中用到很多砂石,砂石主要是二氧化硅、碳酸钙等。

师:同学们很善于发现身边的物质,总结的都很好,那我们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到底是哪些呢?现在大家阅读一下教材第46页图3-1,看看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

生1:含量最多的几种元素,按由多到少排依次为O、Si、Al、Fe、Ca、Na、K、Mg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师:我们可以看到,含量最多的这些元素中,金属元素占了大多数,这些元素在我们身边经常接触到,我们了解它们才能更好的利用它们。大家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金属吗?它们有哪些性质?

生:学习过铝、铁、铜,它们一般为固体、有金属光泽、不透明,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师:同学们说的都不错,这些性质都是常见的金属所具有的性质,而且这些是金属的物理性质,那这些金属都有哪些化学性质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

板书:金属的化学性质

师:同学们,你们能举出哪些例子,说明金属能发生化学反应?

生:铁与氧气反应、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一些盐溶液的转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全面,下面大家观察并分析下课本第32页图3-2,讨论一下都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写出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生:观察图片,从实验现象讨论,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巡回指导。

师:从同学们写出的化学方程式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金属都有共同的化学性质:它们可以与氧气反应,与酸反应,与一些盐溶液反应,我们一个一个来研究,先从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板书:一、金属与O2的反应

1.钠与O2反应

师生互动,边讲边实验,探究钠的相关性质。

师:给学生展示保存在煤油中的钠,提供小刀、滤纸等实验用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动手实验。

学生实验1: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煤油,用刀切开,观察新切面的颜色及变化。

师:同学们,你们切割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生:切开后,银白色的光泽渐渐变暗。

师:除了这个现象,你能从钠身上发现什么性质?

生:保存在煤油中是为了隔绝空气,也说明 钠的密度比煤油小,可以用小刀切开说明柔软。

师:很好,这样,我们就得出了钠的物理性质:有银白色的光泽、密度比煤油小、柔软,那银白色的光泽变暗是为什么呢?性质发生了变化是不是生成了新的物质?那我们可以写出它的化学方程式吗?

学生归纳:有白色物质生成。(4Na+O2=2Na2O)

学生实验2:钠放在玻璃燃烧匙上,加热。

师:同学们,大家观察到什么现象?与加热前有何不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能不能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生:在实验中,钠先熔化成银白色小球后燃烧,火焰呈黄色,最后生成淡黄色的固体。

师:那这种淡黄色的物质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个实验。

师演示:在盛有少量酚酞试液的试管中加入淡黄色的粉末,搅拌。

师: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师:实验说明了淡黄色的物质的什么性质?

生: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具有漂白性。

师:非常正确,实际上,我们常用它来漂白织物、麦秆、羽毛等。它是一种新的物质,叫做过氧化钠,具有氧化性,化学式为

板书:Na2O2

师:下面大家可以写出钠加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了吗?

学生归纳: 有浅黄色物质生成。

师:这两个反应说明,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条件不同时,生成的物质不同。

比较着做实验,认识铝和氧气的反应。

师:钠与氧气可以很容易发生反应,那铝与氧气能否反应?家庭常用的一些炊具如铝锅是铝制品,在使用过程中是否与氧气发生反应呢?

师:现在大家分别加热未打磨和已打磨的铝箔,观察有何现象?

板书:2.铝与O2反应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现象是什么?如何解释?

学生讨论后归纳:加热未打磨的铝箔,铝箔发红卷缩,变暗失去光泽,熔化不落下。加热已打磨的铝箔,铝箔也发红卷缩,变暗失去光泽,熔化不落下。这是因为打磨后的铝箔表面也很快形成氧化膜,因此与未打磨过的铝箔现象一致。

师:同学们说的不错,表面的氧化膜比较致密,阻止了铝的燃烧,我们平时用的铝制品就是因为形成了致密的氧化膜,才得以广泛的应用,下面大家可以写出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吗?

生:

第三环节:巩固提高

小明家中有一只20世纪50年代初的铝锅,至今仍保存完好。该铝锅未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 B.铝不易被氧化

C.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 D.铝易被氧化,但生成的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并完成钠、镁、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生:练习作答。

师:评价。

[page]

第四环节:小结作业

师:我们先来回忆下钠、镁、铝与氧气的反应,看看这些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生:很多金属可以和非金属氧气发生反应。

师:我们再从化合价的变化分析得出什么?

生:这些反应中金属都体现出还原性。

师:反应的进行的难易程度又说明什么了呢?

生:不同金属还原性的强弱不同。

师:很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收获的知识。

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并让学生课下认真阅读教材或其它关于铝的氧化膜的资料,加深对铝的氧化膜的认识,提高学生能动的学习和收集材料并加工整理的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本着简介、直观、清晰的原则,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资深讲师杨佩解析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教师考试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师考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We prefer to die a hero,rather than live a slave. 宁为英雄而死,不为奴隶生.
Handsomee is that handsome does. 心美貌亦美.
Tags:中小学 教师 招聘 考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6年02月教育理论高频考点“古..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