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2016年04月《春天的畅想》教学设计
2016-04-08 15:43:5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春天的畅想》教学设计

1.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其中两项:

搜集了一些大自然中带有春天气息的图片;画家创作的各种形式的春天题材的作品;拍摄了一组校园中带有春天气息的照片;以春为题材的音乐;朱自清的散文《春》的片段

目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其对春天有初步的感受和认识。

2.组织教学:跨学科情境导入

多媒体展示朱自清散文《春》片段,师生齐声朗诵,(这是文学作品描绘的春天,那么我们大自然的春天有哪些景色,美术家们是怎样描绘的,我们自己又怎样去创作作品呢)

目的: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学生的情绪导入新课。

3.提出示学习目标

a.探究春天的特点景色及对春天的感受。

b.发现美术作品怎样表达春天的各种气息,及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

c.体会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关系

d.想象构思创作春的色彩作品。

目的: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对本课所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且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学习目标进行

4.展示大自然风景图片

利用多媒体展示大自然中春天景色的图片和拍摄的校园图片(背景音乐《春天在哪里》)

4人小组讨论,有关春天的特点景色,谈感受。

a.自然界的哪些现象向我们传达了春天的气息?

b.我们校园中的春天在哪里,主要以什么颜色为主?

c.你发现春天有哪些色彩,谈谈对春天的感受?

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结果:

小草柳枝发芽、冰雪融化、花苞待放、五颜六色、春暖花开、 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春意盎然,让我们的心情放松愉悦,对新的一年充满了希望。

目的:检测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结合图片欣赏的运用,加强自主学习。

5.欣赏作品,拓展思维

欣赏美术作品(背景音乐《春天奏鸣曲》) ①《初春》油画 ②《春风》雕塑 ③《初春的阳光》水彩 或者学生课前准备的作品

根据对以上作品的欣赏感受完成以下问题:

a.术家是运用哪些美术语言通过作品传达(春天)信息 的?

b.美术作品有哪些表现形式?

教师引导,结合学生回答总结:

艺术家运用了色彩、线条、光线等美术语言来传达信息。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有:油画、水彩、水粉、雕塑、中国画等。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总结

目的:通过美术作品加深知识印象,学生自主学习,练习巩固知识

6.自然与艺术对照比较

屏幕展示多幅自然界的春天图片和表现春天的美术作品对照比较,进一步认识自然美与艺术美中的春天。(背景音乐《春江花月夜》))。

自然美——客观世界中自然物、自然现象的美。

艺术美——来源于自然美,是对自然美的集中概括。

以摄影《桃花》与油画《桃花谷》的对比展示,让学生展开讨论出示问题:

自然美与艺术美有哪些共同美和不同的表现手法?

目的:引导学生对照比较,摄影作品是真实的再现自然物桃树开花的美,没有任何修饰;而油画作品是经过美术家的美化和加入想象,经过概括体现出的艺术作品的美。

感受具象表现和意想表现手法的特点

以中国画《梅石溪凫图》《春如线》与鸭群游泳、垂柳倒映湖面等多幅自然风光对照比较。让学生展开讨论。

(具象表现:是指以具象为载体,表现作为手段,注重视觉对事物的真实捕捉,追求精神的真实表述的绘画作品。)

(意想表现: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物象相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段和规律作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观念中的艺术形象。具有虚拟性、感性、想象性、情感性的特征。)

经过对比展示和学生的深入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具象表现注重对自然物的真实捕捉,追求真实的效果,意想表现是作者在自然物和现象的基础上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认识所表现出来的作品。

目的:引导学生对照比较,摄影作品是真实的再现自然物桃树开花的美,没有任何修饰;而油画作品是经过美术家的美化和加入想象,经过概括体现出的艺术作品的美。

7.学生创作

根据有关春天的图片、成语、散文、歌曲等素材,并结合自身感受和收集的素材进行创作构思。

随堂辅导,可以进行单个辅导,引导学生完善作品

目的:通过练习巩固知识,提高学生表现能力

8.展示与评价

展示学生优秀作品,学生自己谈自己的创作想法,自评,他评和师评结合

目的:评价有利于学生作品的完善和创作方向

讲师胡天坤解析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教师考试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师考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A well-Prepared mind hopes in adversity and fears in prosperity. 遇事有准备的人逢逆境不失望,处顺境不大意。
Without hard work there won't be any scientific creations. 没有艰苦劳动,就没有科学创造.
Tags:中小学 教师 招聘 考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6年04月七年级上册Unit 3 Is t..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