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2016年04月从几个实验了解行为主义理论
2016-04-15 15:16:2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心理发展理论是幼儿教师资格和招聘笔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由于涉及的概念较多,这给考生带来一定的理解难度。此学派很多观点 来源于实验研究,实验帮助我们非常清楚地了解其观点。

第一个实验—条件反射试验。

巴普洛夫养了一条狗,他发现每次走近狗的身边给它喂食的时候,狗只要听到脚步声,就会流出口水。之后他开始了对“条件反射”进行研究的实验。即在每次给狗喂食前,先让它听铃声,不断重复这样做。发展到后来即使不投放食物,狗只要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其实这里就出现了几个需要理解的概念:“无条件反射”,比如食物引起唾液分泌,这就是先天形成的本能的反射,食物为“无条件刺激”。相反,食物之外的刺激(比如铃声以及主人对狗来吃食的召唤等)为“条件刺激”,引起的流口水反应就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过程比较复杂,为“铃声-鼓膜-震动在听感受器转化为冲动-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经过多次学习建立起的联系-大脑皮层味觉中枢协同兴奋-发出下行冲动-延髓唾液分泌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唾液腺分泌唾液”。两类反射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由遗传获得的,神经通路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固定的神经联系,还比如眨眼反射、吸吮反射等,其对维持有机体的生命、延续种族具有重要意义,但它只能适应比较固定的生活环境,不能适应多变的环境。后者是后天学习得到的,成语“望梅止渴”和“画饼充饥”等都属于条件反射。

巴普洛夫并非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其研究仍属于生理学范畴,他本人也是苏联一位伟大的生理学家。但因为他首先用生理学实验方法来研究人和高等动物的大脑活动,可以说他是传统心理学领域之外而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影响了华生的行为主义等心理学派,但不能把他归为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其条件反射理论被行为主义学派所吸收,并成为制约行为主义的最根本原则之一。

第二个实验—小艾伯特(恐惧)实验。

华生找来一个11个月大的婴儿艾伯特作为被试,让艾伯特玩一只大白鼠, 他在几周之内毫无惧怕的迹象,反而只有好奇和开心。有一天正当艾伯特伸手去摸那只大白鼠时, 华生用锤子猛敲钢棍并发出很强的噪声, 孩子被被吓得猛然跳了起来。之后每当孩子伸手触摸大白鼠时, 华生便敲击钢棍, 孩子的反应更强烈了,猛然跳起然后跌倒并哭泣。这种实验重复多次之后, 他不但惧怕大白鼠, 而且害怕兔子, 害怕用海豹皮作的衣服外套和棉花(刺激范化)。华生得出的结论是:条件化的情绪反应具有扩散或迁移的作用。而在适当的条件下,又可分化开来,形成分化的条件情绪反应。这个试验放在今天会因为违反“道德原则”不能重复进行。华生可以通过重新形成条件反射的方法(去条件反射) 使形成的恐惧予以消除。

华生是行为主义的创始人,也是经典行为主义的代表。他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心理本质是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须抛弃“内省法”,而代之以自然科学常用的实验法和观察法。华生认为遗传特质和本能不能解释行为的产生,认为条件反射和环境控制对人类的行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行为可以预测和控制,已知刺激能预知反应,已知反应可以推断出刺激,这就是经典的“刺激—反应”理论(S→R)。学习的本质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他有一句名言“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巨商人,或者乞丐、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与种族。”

第三个实验—小白鼠实验。

斯金纳设计了一个用作实验的箱子(斯金纳箱),箱内放进一只白鼠,并设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然后就会发现动物会出现更多压杠杆或啄键的行为。原因就在于白鼠出现了一个我们期待的行为(压杠杆或啄键),之后就有了奖励(投放食物),来强化白鼠的行为。这就跟幼儿表现得好,老师进行表扬或者奖励小红花,幼儿就更可能出现老师期待的行为一样。

斯金纳与华生的观点区别在哪里?斯金纳区分了“引发反应”与“自发反应”,并根据这两种反应提出了两种行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狗看见食物或灯光就流唾液,食物或灯光是引起流唾液反应的明确的刺激,引起的反应属于“应答性行为”;在没有任何能观察的外部刺激的情境下的有机体行为,如白鼠在斯金纳箱中的按压杠杆行为就找不到明显的刺激物,这属于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比较被动,由刺激控制,操作性行为代表着有机体对环境的主动适应,由行为的结果所控制。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强调是强化与刺激直接关联(S→R),斯金纳将其称呼为“应答性反射”,斯金纳强调的是强化与反应直接关联(R→S)。斯金纳进一步提出两种学习形式:一种是经典式条件反射学习,用以塑造有机体的应答行为;另一种是操作式条件反射学习。斯金纳可以说是新行为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是操作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其强化理论包括一些非常重要的概念—强化(正强化、负强化)和惩罚(正惩罚、负惩罚)等。他的理论可以被用作幼儿行为的塑造和矫正。

讲师周沙解析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教师考试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师考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Diseases are the interests of pleasures. 疾病是为享乐付出的债息。
Deliberate slowly, execute promptly. 思谋要慢,行动要快.
Tags:中小学 教师 招聘 考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6年04月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7..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