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2015年08月特岗招教面试备考|音乐《巴赫―马太受难曲》教学设计
2015-08-10 18:52:2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巴赫的《马太受难曲》,感受、体会作品宗教色彩,对巴赫创作的音乐风格有初步了解,逐步加深对巴赫作品的喜爱。

【过程与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认识掌握《马太受难曲》三首分曲的风格特点以及复调和主调音乐各自特点。

【知识与技能】

了解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区别。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理解《马太受难曲》三首分曲的特点。

【难点】

区别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前教师先提前播放音乐《哈利路亚》,同学们跟随着音乐的声音陆续进入教室。音乐结束,教师提问问题:播放的音乐曲名是什么?音乐的演唱形式是什么?音乐主要讲述了什么?

(学生思考并举手发言)

教师总结:音乐曲名为《哈利路亚》,是一部合唱作品,选自清唱剧《弥赛亚》,巴洛克时期亨德尔所作。“哈利路亚”的意思是赞美主,赞美耶稣。

教师继续播放一张图片(图片上展示了一张餐桌,餐桌上摆满了食物,总共有十三个人,除中间的人外,其他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有很大差异。),同样请学生思考:图片的名字、作者及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学生思考并作答)

教师总结:图片展示的是《最后的晚餐》这幅画,由意大利著名艺术家达芬奇所作。讲述的是耶稣12门徒中的犹大背叛他,被耶稣发现,耶稣与他们共进最后的晚餐。通过刚才的音乐和这幅画,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page]

(学生回答)

师:都是跟耶稣有关,今天我们欣赏的音乐同样是跟耶稣有关的,它就是巴洛克时期伟大的音乐家巴赫所作的《马太受难曲》(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授

师:《马太受难曲》被誉为“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是为纪念耶稣被钉十字架而写的大型套曲。因主要用《圣经》中的《马太福音书》词句写成而得名。整部作品结构宏大,共有78首分曲,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有35首,描述了耶稣被门徒出卖和最终被捕的过程。第二部分有43首,描绘了耶稣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这节课我们来欣赏其中的第1、72、78分曲。

1.第1分曲

播放《马太受难曲》第1分曲,边播放,在作品片段中的特别地方教师给予一些语言提示。播放完毕,教师再针对这部分作品作一个细致的讲述。

这首歌曲是这部悲剧的序幕,展现了耶稣临刑前被游行示众的场景。它是双合唱曲,在管弦乐队伴奏下,气势磅礴的双合唱队一开始就把人们引入一种悲哀的气氛中。

乐曲开始为G大调,进行曲式的节奏。乐队不停反复演奏同一个低音,显得沉重。合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合唱引领着姑娘们为耶稣的受难而悲伤;第二层,描绘一群不明真相的异教徒在询问,两个合唱团相互呼应;第三层,是一首相对短小的众赞歌,童声合唱与女高音声部一同唱起动人的悲歌。这段合唱共有两个主题交织进行,巴赫使用的是复杂的双重对位法,他还用合唱团中的低音部分为基本旋律伴唱,达到相当鲜明的效果。故第1分曲带有复调音乐色彩。

2.第72分曲

播放《马太受难曲》第72分曲,学生认真欣赏,之后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如第1分曲教师所总结一样来分析第72分曲,第一小组回答完毕其它小组作补充,最后教师做整理。

总结:《马太受难曲》第72分曲采用了一首著名的圣咏旋律,这是一首“众赞歌”,在演唱时要求听众一起演唱。这次是在耶稣死去之后出现的,将这部宗教悲剧推向了高潮。

乐曲为C大调,速度缓慢,旋律暗淡,音调低沉。悲沉的音调营造了耶稣死去后的悲痛气氛。运用了混声四部合唱,主旋律在女高音声部,其余三个声部作为伴奏以陪衬或加强主旋律。通过以上特点判定第72分曲带有主调音乐色彩。

[page]

3.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巴赫《马太受难曲》中的两首,同时也初步认识了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现在分两组分别总结出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的特点。(学生讨论总结,并请小组代表回答,其余小组成员补充,教师整理总结。)

复调音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曲调以对位法的法则结合在一起的多声部音乐。主要特点在于各声部都有独立性。

主调音乐是以一个曲调为主,其余声部作为伴奏以陪衬或加强这一曲调的音乐作品。曲调以在高音部居多,偶尔位于其他声部。

(三)拓展提高

播放《马太受难曲》第78分曲,欣赏它与第1分曲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

第78分曲与第1分曲首尾呼应,同样是一首双合唱曲,降B大调,音乐在安详、轻柔的气氛中渐渐淡去,复归于平静之中。

(四)结束语

在《马太受难曲》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巴赫实际上已经超越了宗教音乐的局限,将人文主义精神融入其中,宣扬的是为拯救人类的苦难而勇于自我牺牲的崇高道德。巴赫去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音乐几乎被人遗忘。知道19世纪上班也掀起的“复兴巴赫”运动,才又恢复了《马太受难曲》的上演。标志是1892年门德尔松在莱比锡指挥《马太受难曲》公演,这也是巴赫完成《马太受难曲》100周年。这么伟大的音乐家还有什么震撼人心的巨作,大家好奇的话课下就去搜集吧。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Tags:中小学 教师 招聘 考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5年08月招教心理学高频考点解.. 下一篇2015年08月教招考试之教育学中的..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