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2015年09月公共基础之经济基础知识大全(一)
2015-09-09 13:30:5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经济常识总览】

1.经济: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3.商品经济:指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4.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5.商品经济的类型:分为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三种类型。

6.商品的使用价值: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7.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8.商品的价值量:指商品价值的大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长短来决定。

9.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10.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就是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11.两种基本社会经济形态:自然经济,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社会经济形态。二者本质上都属于经济体制的范畴,它们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和手段。自然经济是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社会经济运行形态;商品经济则主要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以交换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经济运行的形态。从自然经济过渡发展到商品经济,商品经济自身的充分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商品经济自身的发展表现为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12.商品经济的两个发展阶段: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

(1) 商品经济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要经过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这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阶段通常并不独立存在,而是存在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的缝隙中。简单商品经济即小私有制、小生产条件下的商品经济。(2)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商品经济作为社会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的方式与手段,它本身也从简单商品经济过渡到发达商品经济的阶段。发达商品经济阶段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由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起基础性调节作用。(3)市场经济就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市场经济以商品经济关系的存在为基础,随着商品经济关系的不断发展,并最终覆盖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过程,商品经济就发展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体制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中。市场经济最本质的特征,是由市场机制对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page]

13.商品的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及其相互关系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二因素,即价值和使用价值。

(1)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效用或有用性,即它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其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属性决定的,它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用价值在一切社会都存在,它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2) 商品的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社会劳动的经济关系。价值是商品特有的本质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3)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具有统一性。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相互矛盾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是为了获得价值,而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购买者为了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商品的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内在矛盾,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得到解决。如果交换不成功,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都不能实现,商品的这一内在矛盾就会暴露出来。

14.商品的价值与价值量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的。衡量劳动量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的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同一部门内部同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形成的。

15.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商品的价值量,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会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无论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但它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会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Tags:中小学 教师 招聘 考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5年09月公共基础之经济基础知..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