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TOP

2010年特岗教师考试必备之教育学模拟冲刺题五(二)
2010-07-26 11:37:53 来源: 作者: 【 】 浏览:650次 评论: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    答案解析:
16、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17、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其中基础性的要素是
 A.知
 B.情
 C.意
 D.行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18、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称为德育过程的
 A.内容
 B.层次
 C.结构
 D.方法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19、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
 A.基础
 B.途径
 C.出发点
 D.重要环节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20、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A.德育内容上
 B.德育规律上
 C.德育原则上
 D.德育方法上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21、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称为 (9.1)
 A.德育目的
 B.德育原则
 C.德育规律
 D.德育目标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22、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A.1856年
 B.1860年
 C.1862年
 D.1866年

简答题

(每小题3分,共66分)

参考答案: (1)具有可操作指标体系;(2)体现学生学习行为及其变化;(3)具有灵活性,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答案解析:
1、教学目标有哪些特征?
 
 
参考答案: (1)课程设计的概念:课程设计是指那些经过精心计划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设计出各种学程或教育活动方式,并将它们提供给教育机构中的人们,以此作为进行教育的方案。(2)课程设计的意义:第一,从课程设计活动中可以产生全新的方案,从而导致对师生的双边活动具有深远意义的课程改革。第二,可以对目前的课程进行一些修改或重新组织,其中并不增加新的东西,而只是以更清晰的方式将课程中各要素联系起来。     答案解析:
2、什么是课程设计,其意义如何?
 
 
参考答案: (1)时限性,即课程目标要同特定的教育阶段相互联系,不是对所有教育阶段预期结果的笼统规定;(2)具体性,即课程目标要详细描述学生身心发展的预期结果,明确学生所要达到的发展水平;(3)预测性,即课程目标所描述的结果是预期性的,不是实际的结果,是学生发展状态的理想性规划;(4)操作性,即课程目标是明确的,可以付诸实现,不是一般性的规划。     答案解析:
3、课程目标的规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4)课程理论。     答案解析:
4、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基础型课程的教学是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拓展型课程的教学是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2)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对基础型课程的教与学两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增益促效的基础作用。(3)各类型、各科目课程的教育过程中虽然任务不同、层次要求不同,但都具有渗透性、综合性。(4)从课程目标来说,三者在统一的目标下,在不同层次的要求上功能互补递进,全力形成一个整体。     答案解析:
5、简述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1)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2)这类课程可以提供一定的目标,一定的结论,而获得结论的过程和方法则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探索、研究,引导他们形成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3)也可以不提供目标和结论,由学生自己确立目标、得出结论。(4)课程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到实施以及结论的得出,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做,重研究过程甚于注重结论。     答案解析:
6、简述研究型课程的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 (1)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2)它的内容是基础的,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不仅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也注重思维力、判断力等的发展和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的培养。(3)基础型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无论哪个学生都要学习。要求很严格,必须有严格的考试。(4)基础型课程的内容是不断发展的,它随学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答案解析:
7、简述基础型课程的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 (1)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2)从课程任务的角度,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3)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分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4)从教育阶段的角度,可分为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5)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     答案解析:
8、课程的分类是如何划分的?
 
 
参考答案: (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2)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3)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答案解析:
9、为什么说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授受关系?
 
 
参考答案: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答案解析:
10、师生关系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参考答案: (1)要求准确、明了、有逻辑性;(2)要求富有感情、有感染力;(3)要求富有个性,能够体现出一名教师的独特风采;(4)不仅要善于独白,还要掌握对话艺术;(5)在对话过程中,要善于对学生的谈话做出迅速而有针对性的语言反应;(6)在对话中,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完整、准确地表达思想,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答案解析:
11、教师的教育能力对教师的语言表达提出了哪些要求?
 
 
参考答案: 喜欢的前五种品质是:(1)热爱、同情、尊重学生;(2)知识广博、肯教人;(3)耐心温和、容易接近;(4)对学生实事求是、严格要求;(5)教学方法好。不喜欢的前五种品质是:(1)经常骂人、讨厌学生;(2)对学生没有同情心、把人看死;(3)上课拖延时间、下课不理学生;(4)偏爱、不公正(5)教学方法枯燥无味     答案解析:
12、学生喜欢和不喜欢的教师的品质各有哪些?
 
 
参考答案: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答案解析:
13、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哪些?
 
 
参考答案: (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答案解析:
14、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
 
 
参考答案: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答案解析:
15、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的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职业属于专门职业,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承担教化任务的是教师,他们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向年轻一代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规范他们的行为品格,塑造他们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把外在的社会要求内化为个体的素质,实现个体的社会化。     答案解析:
16、教师职业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职业?
 
 
参考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概念界定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在理解教师这一概念时,必须把教师作为一个集合体,从其职业的特性、扮演的社会角色、承担的社会职责及与活动对象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考查。     答案解析:
17、对教师概念是如何界定的,应从哪几个方面来理解教师概念?
 
 
参考答案: (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答案解析:
18、学生应尽的义务有哪些?
 
 
参考答案: (1)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等;(2)受教育权、受教育的平等权、公正评价权、物质帮助权等。     答案解析:
19、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包括哪些?
 
 
参考答案: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有关法律的相继颁布,初步明确了教育领域中中小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从有关涉及学生的法律法规看,对中小学生身份的定位是从三个层面进行的:第一个层面,中小学生是国家公民;第二个层面,中小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第三个层面,中小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因此,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答案解析:
20、对中小学生的身份是如何定位的?
 
 
参考答案: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中学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从不定型到基本定型的成长发育时期,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特别旺盛的时期。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答案解析:
21、为什么说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参考答案: (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第一,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第二,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答案解析:
22、学生特有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Tags:2010年 特岗教师 考试 教育学 模拟 冲刺题 责任编辑:文采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必备之中学教.. 下一篇2010年特岗教师考试必备之教育学..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