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TOP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010年题库版--心理学综合知识四
2010-10-20 13:09:07 来源: 作者: 【 】 浏览:317次 评论: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单选题
(本题型共13小题,每题2分,共26分)
1、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A.教育哲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学
 D.教学论
     
2、“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春秋》
     
3、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4、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5、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
 A.观察力
 B.想像力
 C.思维力
 D.判断力
     
6、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
 A.地方
 B.中央
 C.社会力量
 D.学生家长
     
7、“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
     
8、“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的原则
 D.巩固性原则
     
9、“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0、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1、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
 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
 C.实质教育论
 D.现代课程论
     
12、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13、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
 A.主体性
 B.创造性
 C.间接性
 D.示范法
     
填空题
(本题型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的道路,前苏联教育家()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曾发生过重大影响。
填空:
     
2、“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的教育方式的错误就在于不顾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违背了人的发展的()和()。
填空:
     
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途径。
填空:
     
4、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之间的矛盾。
填空:
     
5、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
填空:
     
简答题
(本题型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教育学的发展历经了哪几个阶段?标志着第二阶段起始的是哪位教育家的哪部著作?

自评分 
     
2、课程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知识?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

自评分 
     
3、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自评分 
     
论述题
(20分)
1、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试加以论述。

自评分

Tags:心理学试题 责任编辑:w48225117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010年题.. 下一篇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010年题..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