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填空:
判断题
(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每小题1分,共10分)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柏拉图将人分为三个等级。
1、把人分成三个等级的是亚里士多德。( )
对 错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教师职业是专门职业,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2、教师职业是普通职业。( )
对 错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无论有多大都不能超越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而发挥作用,题干所指是教育万能论的观点,是错误的。
3、教育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而引起社会变革。( )
对 错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教育虽然受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但它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4、教育受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所以教育只能完全依附于政治经济制度。( )
对 错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西周以后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
5、我国在西周以后就建立了典型的“以吏为师”的官学体系。( )
对 错
参考答案: Y 答案解析: 课程目标是依据培养目标确定的,是对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6、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的关系是:课程目标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
对 错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教育才具有阶级性。
7、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就具有了阶段性。( )
对 错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学生的人格尊严权不容侵犯。
8、学生因违反课堂纪律,教师可以打骂或罚站。( )
对 错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因此德育工作必须耐心细致,绝不可时松时紧,时宽时严,一定要从一而终。
9、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因此要注意宽严相济、张弛适度。( )
对 错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还应包括其进程安排。
10、学校课程是在学校中开设的所有学科。( )
对 错
名词解释
(每小题2分,共lO分)
参考答案: 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将科学生产的主要产品经过合理的加工和编排,传授给更多的人,尤其是传授给新一代人,使他们能充分地掌握前人创造的科学成果,为科学知识再生产打下基础。 答案解析:
1、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参考答案: 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答案解析:
2、教学大纲
参考答案: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答案解析:
3、巩固性原则
参考答案: 教学策略: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的意义。 答案解析:
4、教学策略
参考答案: 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答案解析:
5、班级平行管理
简答题
(每小题5分,共20分)
参考答案: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高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答案解析:
1、生产力对教育有些什么制约作用?
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它具有几个特点: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指标体系;教学目标体现学生学习行为及其变化;教学目标具有灵活性,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答案解析:
2、教学目标有哪些特征?
参考答案: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特点;(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答案解析:
3、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哪些?
参考答案: (1)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的有关班集体与学生管理的制度;(2)学校根据教育目标、上级有关指示制定的学校常规制度;(3)班集体根据学校要求和班级实际情况讨论制定的班级规范。 答案解析:
4、班级规章制度的组成要素有哪些?
论述题
(共l0分)
参考答案: 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能否正确履行教师角色,根本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教师应该对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有广泛而准确的掌握,对基本的技能熟练运用,对学科的基本结构有深入地理解。(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包括学科间的相关点、相关性质、逻辑关系等。(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包括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动向、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了解推动学科发展的因素,该学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及在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的表现形态。(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包括领悟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层次及思维的工具和方法等。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愿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学生观。时代特征的教育观要求对教育功能有全面的认识,全面理解素质教育;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要求全面理解学生的发展,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比如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