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TOP

福建教师资格2008年7月中学教育学试题(专家解析版)
2012-11-08 20:14:21 来源: 作者:91考试网教师资格 【 】 浏览:102次 评论: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本文导航
  • 第1页:一、单项选择题
  • 第2页:二、填空题;三、简答题;四、论述题
  • 第3页: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二、填空题
  • 第4页:参考答案:三、简答题;四、论述题

    2008年7月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 )
    A.所有权
    B.领导权
    C.优先权
    D.控制权
    2. 《理想国》一书的作者是( )
    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卢梭
    3. 一般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规范学科开始的是( )
    A.《民本主义与教育》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漫话》
    4. 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是( )
    A.教学大纲
    B.教科书
    C.学科课程标准
    D.教学计划
    5. 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的是( )
    A.物质生活水平
    B.文化发展水平
    C.教育发展水平
    D.生产力水平
    6. 1960年12月,一位美国经济学家在美国第73届年会所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宪章”。这位经济学家是( )
    A.斯蒂格力茨
    B.布坎南
    C.舒尔茨
    D.科斯
    7. 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过,教育这种文化现象具有( )
    A.普遍性
    B.渗透性
    C.特殊性
    D.不可替代性
    8. 少年期在人生的过程中是一个身心变化剧烈的时期。心理学家把这个时期称为( )
    A.追求独立倾向期
    B.自我意识觉醒期
    C.似懂非懂期
    D.心理断乳期
    9. 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变化的结果,这就是( )
    A.教学目标
    B.教育目的
    C.培养目标
    D.教学目的
    10.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
    A.根本途径
    B.唯一方法
    C.主要方法
    D.最佳途径
    11.“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个规定出自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2.对中小学生身份的定位首先是确认他们是( )
    A.学生
    B.国家公民
    C。受教育者
    D.独立的社会个体
    13.我国一系列法律都对学生最主要的权利进行了规定。这个最主要的权利是( )
    A.身心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受教育权
    D.人身尊严权
    14.“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在管理上常常表现为( )
    A.以课堂为中心
    B.以教师为中心
    C.以学生为中心
    D.以书本为中心
    15.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 )
    A.夸美纽斯
    B.洛克
    C.斯宾塞
    D.朱熹
    16.通常我们所说的教材就是( )
    A.教学活动的材料
    B.教科书
    C.参考书
    D.讲义
    17.智力一般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智力的核心是( )
    A.注意力
    B.想象力
    C.记忆力
    D.思维力
    18.我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 )
    A.爱国主义教育
    B.政治教育
    C.劳动教育
    D.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
    19.学生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这主要是学生有了(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20.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时候,教师要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我们把这种德育的方法叫做( )
    A.陶冶法
    B.感化法
    C.说服法
    D.榜样法

    来源:91考试网-教师资格

    91exam.org 教师资格1234

    本文导航
  • 第1页:一、单项选择题
  • 第2页:二、填空题;三、简答题;四、论述题
  • 第3页: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二、填空题
  • 第4页:参考答案:三、简答题;四、论述题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____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22.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
    23.心理学家____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
    24.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____作用。
    25.如果一个教师随意宣扬学生的缺点,随意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这种情况就是侵害了学生的____权。
    26.“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句话表明了教师的____角色。
    27.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____、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28.学生的学习有四个特性: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____。
    29.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是____经验,这是一条认识的捷径。
    30.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教材和____教材。
    3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指的是教学中要善于运用____性教学原则。
    32.教学方法是为完成____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33.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____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34.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和____。
    35.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和____。
    36.德育相对于体育、智育而言,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____教育的总称。
    37.在德育过程中,抓反复,反复抓,体现的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____和反复性规律。
    38.在教学中让学生看看、摸摸、听听、闻闻,这种教学是在贯彻____原则。
    39.德育模式当中的社会模仿模式主要是美国的____创立的。
    40.我们把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称为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42.简述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
    43.简述学校文化的特性。
    44.简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45.简述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理解。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46.联系实际论述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来源:91考试网-教师资格

    91exam.org 教师资格1234

    本文导航
  • 第1页:一、单项选择题
  • 第2页:二、填空题;三、简答题;四、论述题
  • 第3页: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二、填空题
  • 第4页:参考答案:三、简答题;四、论述题

    2008年7月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C 3. C 4. C 5.D 6.C 7.C 8.D 9.A
    10.B 11.A 12. B 13. C 14.B 15.C 16.A 17.D 18.B
    19.A 20.C

    二、填空题
    21.夏
    22.孟子
    23.皮亚杰
    24.评价
    25.隐私
    26.传道者
    27.教学计划
    28.灵活性
    29.间接
    30.理解
    31.启发
    32.教学
    33.可靠
    34.道尔顿制
    35.灵活性
    36.道德
    37.长期性
    38.直观性
    39.班杜拉
    40.道德两难

    来源:91考试网-教师资格

    91exam.org 教师资格1234

    本文导航
  • 第1页:一、单项选择题
  • 第2页:二、填空题;三、简答题;四、论述题
  • 第3页: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二、填空题
  • 第4页:参考答案:三、简答题;四、论述题

    三、简答题
    41.有五个方面:
    第一,目标明确教师要明白这堂课应使学生掌握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
    第二,内容正确。教师传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符合逻辑的。
    第三,方法得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第四,表达清晰。
    第五,气氛热烈。
    42.(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
    (4)有领导的认识。
    43.(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44.第一,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这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有别于其他专业人员学习同样学科的要求。
    第二,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要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要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45.(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四、论述题
    46.(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在线测试>>福建省2008年7月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试卷

    来源:91考试网-教师资格

    91exam.org 教师资格1234

  • Tags:教师资格考试 历年真题 责任编辑:小编01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福建教师资格2008年1月中学教育学.. 下一篇福建教师资格2009年1月中学教育学..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