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TOP

福建教师资格2007年1月中学教育学试题(详解版)
2012-11-09 12:29:23 来源: 作者:91考试网教师资格 【 】 浏览:108次 评论: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本文导航
  • 第1页:一、单项选择题
  • 第2页:二、填空题;三、简答题;四、论述题
  • 第3页: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二、填空题
  • 第4页:参考答案:三、简答题;四、论述题

    2007年1月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
    A.《论语》
    B.《学记》
    C.《礼记》
    D.《论演说家的教育》
    2. 在近代教育史上,提出“泛智教育”的教育家是( )
    A.卢梭
    B.裴斯泰洛齐
    C.洛克
    D.夸美纽斯
    3. 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
    A.凯洛夫
    B.杜威
    C.布鲁纳
    D.赞柯夫
    4. 决定教育的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
    C.科学技术
    D.文化
    5. 心理学家是根据身心发展的哪一规律提出发展关键期的概念(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6. 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是( )
    A.荀子
    B.孟子
    C.孔子
    D.墨子
    7. 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的课程是( )
    A.国家课程
    B.学校课程
    C.地方课程
    D.拓展课程
    8.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的教育家是( )
    A.斯宾塞
    B.赫尔巴特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9. 教学计划的核心是( )
    A.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B.培养目标
    C.课程设置
    D.实施要求
    10.教学是( )
    A.教师教的活动
    B.学生学的活动
    C.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活动
    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11.我国古代的《学记》中提出“不陵节而施”,这体现了下列哪个教学原则( )
    A.巩固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2.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检查和批改
    D.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3.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布鲁纳
    14.在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中,关键要素是( )
    A.知
    B.情
    C.意
    D.行
    15.教学的根本目的是( )
    A.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B.使学生形成和发展智力、能力和体力
    C.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D.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6.“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 “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发挥教育影响”。这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锻炼法
    D.陶冶法
    17.品德是个( )
    A.自然现象
    B.生物现象
    C.个体现象
    D.社会现象
    18.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A.二者之间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C.相互促进的关系
    D.相互包容的关系
    19.班级成员在服从班级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模式是 (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20.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 )
    A.形成良好的班风
    B.帮助学生学会自治自理
    C.开展各种活动
    D.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来源:91考试网-教师资格

    91exam.org 教师资格1234

    本文导航
  • 第1页:一、单项选择题
  • 第2页:二、填空题;三、简答题;四、论述题
  • 第3页: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二、填空题
  • 第4页:参考答案:三、简答题;四、论述题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____的科学。
    22.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____。
    23.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____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24.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方面来体现,即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____。
    25.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及____等特点。
    26.从活动水平的角度来看,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是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心理活动,最高层次是____。
    27.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一种____的关系。
    28.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____。
    29.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____,是一种精神状态。
    30.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____的多样性。
    31.学生的学习有四个特性,它们是____、稳定性、发展性和灵活性。
    32.讲授法有三种方式,它们是讲述、____和讲演。
    33.备课内容包括:钻研教材、____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34.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____的总称。
    35.美国班杜拉创立的德育模式是____模式。
    36.在现代社会的学校教育中,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满足____的需要。
    37.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是____。
    38.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39.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____,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40.在班级常规管理中,规章制度具有管理、控制和____的作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有哪些特殊功能?
    42.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包括哪些方面?
    43.简述制约学校课程的主要因素。
    44.我国中学德育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45.简述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46.谈谈你是如何理解教学过程是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过程?

    来源:91考试网-教师资格

    91exam.org 教师资格1234

    本文导航
  • 第1页:一、单项选择题
  • 第2页:二、填空题;三、简答题;四、论述题
  • 第3页: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二、填空题
  • 第4页:参考答案:三、简答题;四、论述题

    2007年1月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D 3.B 4.A 5.C 6.A 7.B 8.A 9.C
    10. D 11. C 12.B 13.A 14.D 15.A 16.D 17.C 18.B
    19. C 20. D

    二、填空题
    21.教育规律
    22.领会知识
    23.创造美
    24.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25.互补性
    26.社会实践活动
    27.民主平等
    28.未成年公民
    29.人格特征
    30.职业角色
    31.独特性
    32.讲解
    33.了解学生
    34.道德教育
    35.社会模仿
    36.学生发展
    37.教育目的
    38.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9.排除学生心理障碍
    40.教育

    来源:91考试网-教师资格

    91exam.org 教师资格1234

    本文导航
  • 第1页:一、单项选择题
  • 第2页:二、填空题;三、简答题;四、论述题
  • 第3页: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二、填空题
  • 第4页:参考答案:三、简答题;四、论述题

    三、简答题
    41.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2.①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②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③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④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43.①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②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③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④课程理论。
    44.①导向性原则:
    ②疏导原则:
    ③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④德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⑤因材施教原则
    45.①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③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论述题
    46.(1)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在教学活动中。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包括一般认识能力和特殊能力。重视教学的发展性,是新时代的要求。
    (2)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基础。
    (3)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4)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知识与智力相互转化,一般来说应注意以下条件:
    ①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
    ②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
    ③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④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在线测试>>福建省2007年1月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试卷

    来源:91考试网-教师资格

    91exam.org 教师资格1234

  • Tags:教师资格考试 历年真题 责任编辑:小编01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福建教师资格2007年7月中学教育学.. 下一篇福建教师资格2006年7月中学教育学..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