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A.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学而时习之 D.见贤思齐
7 3.教师要关注( )的全面发展。
A.优秀学生 B.单亲家庭学生
C.每一位学生 D.智障学生
74.一位教师赞扬一位学习成绩不好学生的演出服装很漂亮,并说:“我对你们的爱不
是用身高、体重和成绩来衡量的,我有足够的爱去疼爱每个学生。"这属于教师在沟通时注
重了()。
A.帮助恢复信心 B.有益的对谈
C.安慰 D.赋予尊严
75.师德的灵魂是( )
A.关爱学生 B.提高修养
C.加强反思 D.提高业务水平
76.有人说“同行是冤家”“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文人相轻”,这些错误观念与( )相
违背。
A.谦虚为怀,自知之明 B.相互帮助,通力合作
C.严以律己,以诚待人 D.学习先进,共同提高
77.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 )保证。
A.重要 B.基本
C.主要 D.完全
7 8.教师的基本职责是( ).
A.诲人不倦 B.热爱科学
C.教书育人 D.以身作则
79.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教师应( ).
A.与之辩论,更好地证明自己
B.更好地认识自己,改造自己
C.照单全收,全面向他人学习
D.从中判断谁是自己的朋友
80.要提升师德修养,教师在学习师德修养科学理论的同时,还必须( )。
A.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B.学习学科专业知识
C.提高教育教学技能 D.加强与社区合作沟通
8 1.用“我很平静”来控制自己的愤怒,是属于( )
A.自我防御 B.暗示
C.自我激励 D.心理换位
82.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的( )比道德宣言或道德演讲更能教育学生。
A.人格魅力 B.知识学问
C.道德行为 D.教学业绩
8 3.孔夫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
解为( )。
A.走路身体一定要端正
B.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
C.自己做好了,不要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学好
D.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84.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 )。
A.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
B.教育对象的影响
C.教育法规的影响
D.教育原则的影响
85.从德育(道德教育)的角度看,师表之美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①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德育潜能
②充分促成学生的榜样学习
③改善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效能
④使学生的品质得到质的飞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判断题
86.孟禄是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
87.我国学校课程的雏形“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8 8.“藏息相辅”“善喻”“长善救失”等教学思想首次提出在《大学》。
89.杜威是实用主义的代表,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
90.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9 1.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体现了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92.教育结构从横向上分为:初、中、高三级教育体系。
20 1 6年3月26日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中小学教师招聘教育专业能力测验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解析: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是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及学习方法。
2.【答案】D。解析: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有:①人的发展同社会生活条件相联系;②人
的片面发展是由旧的社会分工所造成的;③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④社会主义制
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制度条件;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3.【答案】C。解析:小学生“好心办坏事”主要是由于小学生具备道德情感,但道德认识不足。
4.【答案】B。解析:首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1 986年,第二次修订版是在2006年。
5.【答案】B。解析:长期性是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影响具有滞后的效果。优秀运动员成功时往往
要追溯到启蒙教练的培养是教师劳动长期性的表现。
6.【答案】D。解析: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可以将观察分为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
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不要求研究人员站到与被观察对象同一地位,而是以“旁观者”的身份随时观察并记录其
所见所闻。在实施非参与观察时,为了避免被观察者受到干扰,常在实验室设置单向玻璃观察墙。
7.【答案】C。解析:“绅士教育,?认为,绅士教育是最重要的,甚至反对资产阶级的子弟同劳动人民的子弟共
同在学校里接受教育,主张绅士教育在家庭中实施。这一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洛克的《教育漫话》之中。
8.【答案】A。解析:智者学派是指公元前5~前4世纪希腊的一批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的统称,是西方最早的
职业教师。他们以雅典为中心,周游希腊各地,对青年进行修辞、论辩和演说等知识技能的训练,教授参政治国、
处理公共事务的本领。
9.【答案】B。解析: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
1 0.【答案】A。解析:《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阐明了教师的作用在于引
导、激励、启发,主要体现了启发式教学原则。
1 1.【答案】C。解析: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苏格拉底教学法,亦称“产婆术”。产婆术认为问答
分讽刺、定义和助产术三步。
1 2.【答案】B。解析:“教学相长’’‘‘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善喻”“长善救失”“学不躐等”都是《学记》中的
思想。
1 3.【答案】D。解析:英国著名学者洛克首次提出“白板说”和“绅士教育”。
1 4.【答案】A。解析: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凯洛夫的《教育学》是第
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马卡连柯提出平行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
1 5.【答案】C。解析:1 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首先对班级授课进行研究并确定了班级
授课制的基本轮廓。
1 6.【答案】B。解析:实验教育学是1 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
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梅伊曼首先将实验教育学思想发展为“实验教育学”,拉伊出版了《实验教育
学》一书,系统阐述了实验教育思想。
1 7.【答案】A。解析: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指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因此教师必须加强
自身修养,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给学生起良好的模范作用。“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正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特点。
1 8.【答案】C。解析:教师劳动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教书育人,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
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 9.【答案】C。解析: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顺序性,要求教师要按照学生认知能力发展顺序进行教学。
20.【答案】A。解析:教师的最基本条件是承担教育教学职责。只有直接承担教育教学工作责任,才具备教师
的最基本的条件。
2 1.【答案】C。解析:讲授法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
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它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连贯的知识,便于教师按计划有条理地完
成教学任务,最适合于大班教学。
22.【答案】A。解析:教师的地位一般是指教师的社会地位,由教师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文化地
位构成。
23.【答案】C。解析:学生的学习主要以间接经验为主,容易受遗忘规律所制约,所以需要学生及时巩固。
24.【答案】B。解析: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
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教育。
25.【答案】B。解析:“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的意思是给人一条鱼,只能满足
他一顿饭的需要;教给他打渔的方法,那他终身都会受用。说明了相比于传授学生固定的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