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010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完整word版)
2019-08-10 23:03:10 【
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0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真题及2218套全国各地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真题预览:

2010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单选题)下列理论体系中哪个不属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

D. 科学发展观

 

 2.(单选题)中国的基本政治体制是(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多党

C. 君主立宪

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单选题)三农是指(        )。

 

A. 农业、农村、农民工问题

B. 农业、农民、农村教育问题

C. 农业、农村、农民

D. 农业发展、农民、农村义务教育问题

 

 4.(单选题)“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属于教学中的什么原则?       

 

A. 启发性

B. 因材施教

C. 直观性

D. 导向性

 

 5.(单选题)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        )。

 

A. 先快后慢

B. 先慢后快

C. 等速

D. 匀加速

 

 6.(单选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        )。

 

A. 选修课程

B. 活动课程

C. 实践课程

D. 必修课程

 

 7.(单选题)国家实施的义务教育年限是(        )。

 

A. 6

B. 7

C. 8

D. 9

 

 8.(单选题)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        )。

 

A. 程序教学

B. 暗示法

C. 发现法

D. 掌握学习法

 

 9.(单选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

 

A. 示范性

B. 复杂性

C. 创造性

D. 长期性

 

 10.(单选题)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        )。

 

A. 上课

B. 备课

C. 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D. 作业的布置

 

 11.(单选题)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是(        )。

 

A. 自我调控

B. 自我体验

C. 自我认识

D. 自我评价

 

 12.(单选题)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属于(        )。

 

A. 本体性知识

B. 条件性知识

C. 实践性知识

D. 一般文化知识

 

 13.(单选题)寻求发展是心理健康的(        )。

 

A. 基本目标

B. 高级目标

C. 基本任务

D. 基本标准

 

 14.(单选题)夸美纽斯的作品是(        )。

 

A. 《教育漫话》

B. 《大教学论》

C. 《普通教育学》

D. 《民主主义与教育》

 

 15.(单选题)起教学导向作用的是(        )。

 

A. 教师的知识素养

B. 教师职业道德

C. 教师的个人品质

D. 考试

 

 16.(单选题)小学后期、初中时期学生的学习动机是(        )。

 

A. 学习兴趣

B. 获得赞赏

C. 得到物质奖励

D. 赢得地位

 

 17.(单选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A. 教学

B. 课外活动

C. 劳动教育

D. 道德教育

 

 18.(单选题)个体对挫折的反应和应对取决于(        )。

 

A. 对挫折的认识

B. 情境

C. 个体的性格

D. 对结果的预期

 

 19.(单选题)初中生处于心理发展的(        )。

 

A. 幼儿期

B. 童年期

C. 少年期

D. 青年期

 

 20.(单选题)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        )为主管理的体制。

 

A. 县级人民政府

B. 市级人民政府

C. 省级人民政府

D. 国务院

 

 判断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判断题)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正确

错误

 

 2.(判断题)《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做出了到2020年教育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正确

错误

 

 3.(判断题)情绪智力即情商,是影响人成功的重要因素。(       

正确

错误

 

 4.(判断题)教学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活动。(       

正确

错误

 

 5.(判断题)创造力并不是少数人才有的,是每个人都有的潜能。(       

正确

错误

 

 6.(判断题)不会进行教学反思的老师,就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正确

错误

 

 7.(判断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正确

错误

 

 8.(判断题)素质教育是促进个体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正确

错误

 

 9.(判断题)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认知方式有好坏之分。(       

正确

错误

 

 10.(判断题)德育必须从提高道德认识开始。(       

正确

错误

 

 11.(判断题)义务教育发展的均衡性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       

正确

错误

 

 12.(判断题)学校或教育机构对学生具有教育和管理权,学生有被管理和接受教育的义务。(       

正确

错误

 

 13.(判断题)智力影响学习的发生,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和质量。(       

正确

错误

 

 14.(判断题)为完成一种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同时选用几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正确

错误

 

 15.(判断题)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可以用“班”“课”“时”三个字来概括。(       

正确

错误

 

 16.(判断题)现代教学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教就是为了不教。(       

正确

错误

 

 17.(判断题)课程计划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颁布的,对某门学科的教学作出统一要求和规定的重要文件。(       

正确

错误

 

 18.(判断题)教师威信实质上反映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正确

错误

 

 19.(判断题)所谓依法执教就是依罚执教。(       

正确

错误

 

 20.(判断题)2007年我国已经全面免除了农村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        

正确

错误

 

 案例分析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主观题)某镇小学四年级语文老师李老师在一次期末考试后把学生成绩张贴到教室后面的小黑板上,并把最后一名叫到了办公室,进行了严厉的训斥:“你每次都考这么少,拖了班里的后腿,影响咱们班的进步,真是没有救了!”请根据教师职业道德相关内容分析李老师的行为。

 2.(主观题)王老师讲秦牧的《土地》一文时,对其中精彩段落动情地高声朗诵:“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的地方。收起缰绳,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话音刚落,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野马怎么会有缰绳?”王老师毫无准备,不耐烦地说:“秦牧说的会错吗!”学生脸涨得通红,欲言又止。班里的气氛也一下子紧张起来。请根据教育学相关知识分析王老师的做法。

 论述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主观题)论述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应该怎样适应这些规律。

 2.(主观题)简述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并说出你以后的工作中需要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

 五、作文

(本大题共40分)

 1.(主观题)省委书记、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卢展工提出的“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这一“三平精神”是对河南人精神的深刻总结。请根据教师职业的特点,以“三平精神”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解析版《★2010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真题及2218套全国各地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0年山东省临沂市教育局直属学..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