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预览:
2013年6月15日山东省德州市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类试题(精选)
单选题
1.(单选题)缺
A. 缺
2.(单选题)缺
A. 缺
3.(单选题)缺
A. 缺
4.(单选题)缺
A. 缺
5.(单选题)缺
A. 缺
6.(单选题)缺
A. 缺
7.(单选题)缺
A. 缺
8.(单选题)缺
A. 缺
9.(单选题)缺
A. 缺
10.(单选题)缺
A. 缺
11.(单选题)缺
A. 缺
12.(单选题)缺
A. 缺
13.(单选题)缺
A. 缺
14.(单选题)缺
A. 缺
15.(单选题)缺
A. 缺
16.(单选题)缺
A. 缺
17.(单选题)缺
A. 缺
18.(单选题)缺
A. 缺
19.(单选题)缺
A. 缺
20.(单选题)缺
A. 缺
21.(单选题)缺
A. 缺
22.(单选题)缺
A. 缺
23.(单选题)缺
A. 缺
24.(单选题)缺
A. 缺
25.(单选题)缺
A. 缺
26.(单选题)缺
A. 缺
27.(单选题)缺
A. 缺
28.(单选题)缺
A. 缺
29.(单选题)缺
A. 缺
30.(单选题)缺
A. 缺
31.(单选题)缺
A. 缺
32.(单选题)缺
A. 缺
33.(单选题)缺
A. 缺
34.(单选题)缺
A. 缺
35.(单选题)缺
A. 缺
36.(单选题)缺
A. 缺
37.(单选题)缺
A. 缺
38.(单选题)缺
A. 缺
39.(单选题)缺
A. 缺
40.(单选题)缺
A. 缺
41.(单选题)缺
A. 缺
42.(单选题)缺
A. 缺
43.(单选题)缺
A. 缺
44.(单选题)缺
A. 缺
45.(单选题)缺
A. 缺
46.(单选题)缺
A. 缺
47.(单选题)缺
A. 缺
48.(单选题)缺
A. 缺
49.(单选题)缺
A. 缺
50.(单选题)缺
A. 缺
51.(单选题)缺
A. 缺
52.(单选题)缺
A. 缺
53.(单选题)缺
A. 缺
54.(单选题)缺
A. 缺
55.(单选题)缺
A. 缺
56.(单选题)缺
A. 缺
57.(单选题)缺
A. 缺
58.(单选题)缺
A. 缺
59.(单选题)缺
A. 缺
60.(单选题)缺
A. 缺
61.(单选题)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A. 《论语》
B. 《学记》
C. 《理想国》
D. 《大教学论》
62.(单选题)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特点是都否认了()。
A. 教育的社会性
B. 教育的自然性
C. 教育的阶级性
D. 教育的生产性
63.(单选题)我国古代政治家重视通过学校阵地来“化民成俗”,可见他们重视教育的()。
A. 生产力功能
B. 文化功能
C. 人口功能
D. 政治功能
64.(单选题)关于义务教育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适龄儿童、青少年有接受教育的义务
B. 义务教育是自愿接受的教育
C. 国家、社会有义务保证儿童接受教育
D. 义务教育是带有强制性的教育
65.(单选题)“拔苗助长”违反了人的身心发展的()特征。
A. 差异性
B. 阶段性
C. 顺序性
D. 不平衡性
66.(单选题)在整个教育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A. 教育目的
B. 教育内容
C. 教育手段
D. 教育结构
67.(单选题)美育的基本任务不包括()。
A.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以及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
B. 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发展他们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C. 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和行为,使他们在生活中体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
D.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增强学生各方面能力
68.(单选题)我国现行的学制是()。
A. 单轨制
B. 双轨制
C. 分支型学制
D. 单轨制和双轨制并行
69.(单选题)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A. 知识、情感、意志
B.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70.(单选题)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 个体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社会主义制度
D.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71.(单选题)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 癸卯学制
B. 壬寅学制
C. 壬子癸丑学制
D. 壬戌学制
72.(单选题)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 上课
B. B.备课
C. 课堂练习
D.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73.(单选题)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A. 谈话法
B. 调査法
C. 观察法
D. 问卷
74.(单选题)主张不再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而是辅导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 复式教学
B. 分组教学
C. 道尔顿制
D. 个别教学
75.(单选题)在我国,最早把“教”与“育”连在一起使用的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庄子
76.(单选题)注重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与能力的课程是()。
A. 基础型课程
B. 拓展型课程
C. 发展型课程
D. 研究型课程
77.(单选题)—次考试测验,高水平的学生能得高分,低水平的学生只能得低分,说明该测验的()质量指标高。
A. 难度
B. 信度
C. 效度
D. 区分度
78.(单选题)我国新课程的课程评价强调()①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过程②课程评价的对象应是多元的③课程评价的对象是课程内容④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做出贡献⑤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
A. 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79.(单选题)综合实践活动在义务教育阶段课时占()。
A. 6%~8%
B. 7%~9%
C. 8%~10%
D. 9%~11%
80.(单选题)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的具体体现是()。①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②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③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④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81.(单选题)“你要我遵守,你也必须遵守”属于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中的()阶段。
A. 前道德
B. 他律道德
C. 自律或合作道德
D. 公正道德
82.(单选题)品德的心理结构不包括()。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行为
D. 道德评价
83.(单选题)表现在个体行为目的性、果断性方面的特征属于性格的()。
A. 认知特征
B. 情绪特征
C. 意志特征
D. 行为特征
84.(单选题)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结构。
A. 知识
B. 认识
C. 感知
D. 理解
85.(单选题)音乐方面的吹拉弹唱,体育方面的球类、体操、田径,属于()技能。
A. 心智
B. 操作
C. 普通
D. 特殊
86.(单选题)儿童在熟悉了“白菜”“菠菜”“韭菜”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一概念,属于()。
A. 下位学习
B. 相关类属
C. 派生类属
D. 上位学习
87.(单选题)有些学生习惯用有格作业纸,只有这样他们的作业才能写得比较整齐,这体现出教育心理学中的()理论。
A. 场独立
B. 场依存
C. 信息的继时加工
D. 信息的同时加工
88.(单选题)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A. 学生拿到教材后为自己设定学习目标
B. 学生在考试中先做简单题目
C. 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时刻关注自己的做题速度与时间
D. 学生测试结束后检査自己的答案
89.(单选题)教师对上课守纪律的学生进行表扬,家长对考试成绩好的孩子给予物质奖励等都属于()。
A. 获得
B. 消退
C. 强化
D. 回避
90.(单选题)学习中所谓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是知识的()在理解中的表现。
A. 系统化
B. 概括化
C. 变式
D. 比较
91.(单选题)巴赫家族的音乐才能持续300多年之久,出了60多位音乐家。这主要体现了()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 心理
92.(单选题)根据适当过度学习原则,如果一个学生学习8次,刚好记住一个英语单词,那么他的实际学习次数应该是()次。
A. 8
B. 10
C. 12
D. 15
93.(单选题)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提到:“我们见了她(蔡老师)不由得就围了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这一叙述体现了学生的()特点。
A. 可塑性
B. 向师性
C. 复杂性
D. 创造性
94.(单选题)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 发散思维
B. 集中思维
C. 抽象逻辑思维
D. 形象思维
95.(单选题)短时记忆的容量是()个组块。
A. 5-7
B. 7-9
C. 7
D. 5-9
96.(单选题)在人格特质理论中,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物质的心理学家是()。
A. 卡特尔
B. 吉尔福特
C. 奥尔波特
D. 斯普兰格
97.(单选题)在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的是教师素养中的()。
A. 崇髙的职业道德
B. 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
C. 丰厚的文化科学知识
D. 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98.(单选题)某学生因考试不及格而愧疚是()的表现。
A. 道德感
B. 理智感
C. 美感
D. 成就感
99.(单选题)“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 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B.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C. 知行统一的原则
D. 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100.(单选题)“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能开口说话”所充分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A. 实际锻炼法
B. 榜样示范法
C. 陶冶教育法
D. 品德评价法
多选题
1.(多选题)《学记》里面包括的教育思想有()。
A. 教学相长
B. 启发诱导
C. 因材施教
D. 循序渐进
显示答案
2.(多选题)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是()。
A.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B. 素质教育学习理论
C. 多元智能理论
D. 探究教学理论
显示答案
3.(多选题)学校文化的功能包括()。
A. 导向功能
B. 凝聚功能
C. 宣传功能
D. 规范功能
显示答案
4.(多选题)聘任教师的形式包括()。
A. 招聘
B. 续聘
C. 拒聘
D. 辞聘
显示答案
5.(多选题)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有()。
A. 让三年级小学生抄写课文三遍
B. 刘某的英语课文背诵作业没完成,老师令其在烈日下背诵课文9遍
C. 王某上课说话,老师令其放学后独自打扫教室卫生
D. 张某体育课动作不规范,老师令其反复练习三次
显示答案
6.(多选题)构成德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A.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 德育内容
D. 德育方法
显示答案
7.(多选题)班级管理的功能包括()。
A. 提高学习效率
B. 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C. 实现教学目标
D. 锻炼学生能力,提高自治水平
显示答案
8.(多选题)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不平衡性
D. 互补性
显示答案
9.(多选题)根据不同的划分形式,学习迁移的种类可以划分为()。
A. 正迁移和负迁移
B. 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C. 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D. 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
显示答案
10.(多选题)学校一般都设有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进行辅导,那么心理辅导的目标有()。
A. 学会适应
B. 克服障碍
C. 学会调节
D. 寻求发展
显示答案
判断题
1.(判断题)教师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
正确
错误
2.(判断题)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现象。()
正确
错误
3.(判断题)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正确
错误
4.(判断题)教育不直接生产物质财富,所以教育是消费事业,是社会的福利事业。()
正确
错误
5.(判断题)生产力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及受教育权。()
正确
错误
6.(判断题)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
正确
错误
7.(判断题)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思想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正确
错误
8.(判断题)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根本特点就是自主性、实践性、逻辑性、生成性。()
正确
错误
9.(判断题)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正确
错误
10.(判断题)—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正确
错误
11.(判断题)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正确
错误
12.(判断题)欧洲教育史上第一个有大量著作流传下来的哲学家是苏格拉底。()
正确
错误
13.(判断题)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师可以随意对待学生。()
正确
错误
14.(判断题)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人”关系。()
正确
错误
15.(判断题)新课程在目标上,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设计具体的课程。()
正确
错误
16.(判断题)“狼孩”“猪孩”的现象说明,环境可以决定人的发展。()
正确
错误
17.(判断题)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正确
错误
18.(判断题)桑代克根据猫开笼取食的实验得出了学习的定律,包括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正确
错误
19.(判断题)在实际的教育情境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并不一定会发生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
正确
错误
20.(判断题)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向学生传授有用的知识。()
正确
错误
21.(判断题)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出的。()
正确
错误
22.(判断题)冬冬今年15岁,其父母经常外出经商,让冬冬一个人在家单独居住。冬冬父母的做法违反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
正确
错误
23.(判断题)“稳重而富有毅力,但往往又表现出缓慢与固执”属于抑郁质。()
正确
错误
24.(判断题)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以收取杂费。()
正确
错误
25.(判断题)实验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正确
错误
26.(判断题)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乌申斯基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这体现教学的巩固性原则。()
正确
错误
27.(判断题)高创造性者必须具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正确
错误
28.(判断题)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方式,如“成绩并不重要,学会才是重要的”,可有效缓解考试焦虑。()
正确
错误
29.(判断题)根据斯坦福-比纳量表,测定一个7岁儿童的智商是114,那么他的智力年龄应该是9岁。()
正确
错误
30.(判断题)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正确
错误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解析版《★2013年6月15日山东省德州市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类试题(精选)》真题及2218套全国各地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