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预览:
2013年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
判断正误题
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判断题)学科设置是教学计细的中心问题。()
正确
错误
2.(判断题)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慢后快的加速趋势。()
正确
错误
3.(判断题)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要受文化发展的制约。()
正确
错误
4.(判断题)教学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的处理活动,是知识传递的过程。()
正确
错误
5.(判断题)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必须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
正确
错误
6.(判断题)“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错误都在于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和目的性。()
正确
错误
7.(判断题)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正确
错误
8.(判断题)所有的教育都能发挥正向的促进作用。()
正确
错误
9.(判断题)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正确
错误
10.(判断题)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就是看他们对是非、善恶、荣辱等的判断能力。()
正确
错误
11.(判断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一个国家办学的结构。()
正确
错误
12.(判断题)教育者严格要求学生,就很难尊重信任学生。()
正确
错误
13.(判断题)教学计划是学科设置的中心问题。()
正确
错误
14.(判断题)班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巨大力量。()
正确
错误
15.(判断题)行为目标是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
正确
错误
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请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涂。不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35分。
1.(单选题)在教育的两大功能中,教育的()功能是其本体功能,是核心功能。
A. 个体
B. 政治
C. 社会
D. 文化
2.(单选题)“教学相长”思想出自我国古代的()
A. 《大学》
B. 《中庸》
C. 《论语》
D. 《学记》
3.(单选题)学习困难的学生在记忆方面最大的障碍是()
A. 记忆监控方面
B. 工作记忆方面
C. 瞬时记忆方面
D. 长时记忆方面
4.(单选题)运用偏爱的刺激来强化不偏爱的刺激,这被称为强化中的()
A. 普雷马克原理
B. 行为塑造
C. 适时表扬
D. 正面练习
5.(单选题)课堂教学结构包括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和()
A. 教学过程的规划
B. 教学内容设计
C. 教学方法的实施
D. 教学方法的选择
6.(单选题)个体在学习时,最可能需要线性排序的表征方式的是()
A. 26个英文字母
B. 上海、北京和广州之间的空间关系
C. 马拉多纳是混世球王
D. 学习蛙泳
7.(单选题)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来看,校园文化属于()
A. 显性课程
B. 校本课程
C. 隐性课程
D. 综合课程
8.(单选题)人在学习某一命题时,对所学命题有所增添或补充的过程,称为()
A. 组织
B. 精致
C. 构想
D. 提取
9.(单选题)“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 启发性原则
B. 循序渐进原则
C. 因材施教原则
D. 可接受原则
10.(单选题)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A. 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 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 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 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11.(单选题)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各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称()
A. 教学文件
B. 教学计划
C. 课程标准
D. 教学指南
12.(单选题)在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中,()是个体发展的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
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 个人主观能动性
13.(单选题)由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
A. 外部学习动机
B. 诱因性学习动机
C. 强化性动机
D. 激励性学习动机
14.(单选题)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 感知教材
B. 理解教材
C. 巩固知识
D. 运用知识
15.(单选题)作为教学手段,参观属于()
A. 模拟直观
B. 实物直观
C. 语言直观
D. 场景再现
16.(单选题)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
A. 感受与体验
B. 前人经验
C. 记忆的内容
D. 信息及其组织
17.(单选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上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
A. 言语直观
B. 形象直观
C. 感知直观
D. 表象直观
18.(单选题)最早论证班级授课制度的著名教育家是()
A. 凯洛夫
B. 夸美纽斯
C. 昆体良
D. 赫尔巴特
19.(单选题)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反映典型正迁移现象的是()
A. 举一反三
B. 聪明过人
C. 思维敏捷
D. 物以类聚
20.(单选题)教学本质的核心特征是()
A. 科学性
B. 系统性
C. 育人性
D. 量力性
21.(单选题)在直观性教学手段中,()是最为便利和最为经济的直观手段。
A. 实物直观
B. 模拟直观
C. 语言直观
D. 课件
22.(单选题)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A. 公式学习
B. 命题学习
C. 原理学习
D. 推理学习
23.(单选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
A. 首要工作
B. 核心工作
C. 重要工作
D. 基本工作
24.(单选题)教师向其他教师展示自己教学设想和实际效果的过程,是教师通过()活动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
A. 评课
B. 说课
C. 听课
D. 讲课
25.(单选题)备课是教学工作的()
A. 基本环节
B. 第一环节
C. 中心环节
D. 最后环节
26.(单选题)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
A. 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B. 主体价值
C. 创造价值
D. 教育价值
27.(单选题)“孟母三迁”的故事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 榜样
B. 修养
C. 陶冶
D. 锻炼
28.(单选题)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
A. 信息加工
B. 智力活动
C. 信息输入
D. 心理变化
29.(单选题)班主任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
A. 基础作用
B. 决定作用
C. 制约作用
D. 主导作用
30.(单选题)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由()构成。
A. 意识和能力
B. 规则和技能
C. 认知策略
D. 经验和方法
31.(单选题)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A. 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B. 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
C. 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D. 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
32.(单选题)德育在学生的发展中具有()
A. 影响作用
B. 制约作用
C. 导向作用
D. 积极作用
33.(单选题)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形成正确观点的一种德育方法。
A. 道德意志
B. 道德信念
C. 道德认识
D. 道德情感
34.(单选题)衡量学生品德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是()
A. 自我教育能力
B. 自我评价能力
C. 自我调控能力
D. 自我认识能力
35.(单选题)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
A. 为了一切学生
B. 为了学生的一切
C.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D. 为了每个学生
多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符合埋意,请将您认为正确的选项代码填在表中对应的空格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多选题)下列符合《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特点的是()
A. 提高了班主任的精神待遇和地位
B. 明确了班主任的工作量
C. 提高了班主任的经济待遇
D. 明确了班主任处罚学生的权利
显示答案
2.(多选题)随着事业单位改革文件的出台,教师招聘实行聘任制。根据《教师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学校解聘教师法定情形的是()
A. 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并给学校带来严重声誉影响的
B. 经常体罚学生、教育后不思悔改的
C. 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D. 不按时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
显示答案
3.(多选题)据新华网报道,武汉一所学校将没收的学生手机用铁锤砸毁,并设立“手机尸体展示台”以儆效尤,广大网民对该校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提出了众多质疑。专家提出:问题根源在于学校管理者在学校管理的基本环节上出现了纰漏。学校的管理过程由()环节构成。
A. 计划
B. 实施
C. 检查
D. 总结
显示答案
4.(多选题)测验实用性反映了试题的基本质量,其基本要求是()
A. 便于组织
B. 便于实施
C. 容易评分
D. 结果要容易解释
显示答案
5.(多选题)教师培养与树立良好班风的方法有()
A. 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
B. 树立榜样
C. 严格要求
D. 反复实践
显示答案
6.(多选题)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三维目标”包括()
A. 知识与技能
B. 过程与方法
C. 情感与意志
D.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显示答案
7.(多选题)桑代克提出了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其中包括学习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有()
A. 准备律
B. 练习律
C. 效果律
D. 差异律
显示答案
8.(多选题)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加强()
A. 自主性学习
B. 强制性学习
C. 合作性学习
D. 探究性学习
显示答案
9.(多选题)教师劳动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
A. 示范性
B. 复杂性
C. 创造性
D. 长期性
显示答案
10.(多选题)《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学文献,以下观点出自于《学记》的是()
A. 有教无类
B. 教学相长
C. 长善救失
D.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显示答案
名词解释题
每小题4分,共12分。
1.(主观题)定型的期望
2.(主观题)制度化教育
3.(主观题)最近发展区
论述题
每小题5分,共15分。
1.(主观题)简述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应该做哪些工作。
2.(主观题)简述影响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主观题)简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案例分析题
共13分。
1.(主观题)案例李老师是初三的数学老师,他发现:学生学习了某种类型的解题规则,然后老师向这位学生提供一个新的类似环境,让学生用这个新学到的规则来解题,但学生常常不会用。而对巨大的升学压力,教师运用直接教授和大强度练习的方式带学生学,有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反而提不高……(1)好学生与差学生在解数学题上存在的差异,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2)你认为“题海式”学习是否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针对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你的建议和看法。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解析版《★2013年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真题及2218套全国各地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