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预览:
2014年7月15日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类试题
单选题
1.(单选题)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A. 《教育漫话》
B. 《大教学论》
C. 《学记》
D. 《教育学》
2.(单选题)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
A. 生产领域的应用
B. 学校教育
C. 市场推广
D. 科研活动
3.(单选题)人的身心发展变化剧烈的时期是()。
A. 幼儿期
B. 童年期
C. 少年期
D. 青年期
4.(单选题)我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
A. 壬寅学制
B. 壬戌学制
C. 癸卯学制
D. 六三三制
5.(单选题)我国最早的师范教育产生于()。
A. 明末
B. 清初
C. 清末
D. 建国初期
6.(单选题)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
A. 授受关系
B. 民主平等关系
C. 相互促进关系
D. 师道尊严关系
7.(单选题)在中小学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
A. 教材
B. 课程
C. 教育方针
D. 教学方法
8.(单选题)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A. 泰勒
B. 夸美纽斯
C. 凯洛夫
D. 赫尔巴特
9.(单选题)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是()。
A. 启发性原则
B. 直观性原则
C. 巩固性原则
D. 循序渐进原则
10.(单选题)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
A. 创新能力
B. 探索精神
C. 综合素质
D. 能力素质
11.(单选题)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是()。
A. 教学大纲
B. 教科书
C. 参考资料
D. 课外辅导书
12.(单选题)学生最重要的权利是()。
A. 人身自由权
B. 人格尊严权
C. 隐私权
D. 受教育权
13.(单选题)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 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与方法的矛盾
C. 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与方法的矛盾
D. 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4.(单选题)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逐步细化,分解成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以班级总体目标为主线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叫作()。
A. 班级常规管理
B. 班级平行管理
C. 班级民主管理
D. 班级目标管理
15.(单选题)道德修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古人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蚊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下列各言中与这段话在含义上近似的是()。
A.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B. 有能一日用其力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C. 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D.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16.(单选题)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
A. 延伸
B. 导向
C. 基础
D. 补充
17.(单选题)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 教学过程
B. 评价过程
C. 反思过程
D. 学习过程
18.(单选题)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
A. 廖世成
B. 杨贤江
C. 陶行知
D. 桑代克
19.(单选题)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A. 童年时期
B. 少年时期
C. 青年初期
D. 青年中期
20.(单选题)首先将“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引人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
A. 皮亚杰
B. 弗洛伊德
C. 维果斯基
D. 埃里克森
21.(单选题)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重视()。
A. 素质教育
B. 创新能力
C. 全面发展能力
D. 德育
22.(单选题)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3.(单选题)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达到这种程度?()
A. 前运算阶段
B. 具体运算阶段
C. 感知运动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24.(单选题)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 个别教学制
B. 班级授课制
C. 分组教学制
D. 现场教学制
25.(单选题)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 备课
B. 了解学生
C. 上课
D. 课外辅导
26.(单选题)以正面人物去影响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德育方法是()。
A. 说教教育法
B. 陶冶教育法
C. 榜样示范法
D. 品德评价法
27.(单选题)注意最重要的功能是()
A. 选择功能
B. 保持功能
C. 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D. 指向和集中功能
28.(单选题)在读书时遇到残缺字能根据经验将其补全,这是因为知觉具有()。
A. 整体性和理解性
B. 整体性和选择性
C. 选择性和恒常性
D. 选择性和理解性
29.(单选题)—位教师刚被校领导狠狠地批评过,但课堂上这位教师仍然能同往常一样上好课,反映了其意志的()品质。
A. 自觉性
B. 果断性
C. 坚韧性
D. 自制性
30.(单选题)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自上而下的五个层次,最高层次需要是()。
A. 安全需要
B. 尊重需要
C. 自我实现的需要
D. 归属和爱的需要
31.(单选题)孩子哭闹要玩具时母亲对其不予理睬,这位母亲采取的心理战术是()。
A. 消退
B. 强化
C. 逃避
D. 惩罚
32.(单选题)以下哪种学习动机属于内部动机?()
A. 读书是一种乐趣
B.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C.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D. 读书能改变命运
33.(单选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谈到“育人为本”的工作方针时,提出把()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 促进教育公平
B. 提高教学质量
C. 保护学生合法权益
D. 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34.(单选题)下列有关国家教委规定“保证体育活动和学生睡眠时间”的说法,完全正确的是()。①保证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②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③保证中小学每周2节体育课④确保中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5.(单选题)以下心理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
A. 小李经常上课走神
B. 虫子飞进眼睛时,不停地眨眼
C. 喝杯酒后精神好多了
D. 鹦鹉学舌
36.(单选题)当学完单词ball(球)之后,再学习football(足球)时,产生的迁移是()。
A. 水平迁移
B. 顺向迁移
C. 一般迁移
D. 特殊迁移
37.(单选题)学习课文时分段、总结段意属于()
A. 精加工策略
B. 组织策略
C. 复述策略
D. 理解-控制策略
38.(单选题)掌握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学习称为()。
A. 概念学习
B. 规则学习
C. 命题学习
D. 符号学习
39.(单选题)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
A. 内化
B. 认同
C. 依从
D. 坚定
40.(单选题)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最高目标是()。
A. 特级教师
B. 专家型教师
C. 双师型教师
D. 优秀教师
41.(单选题)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提出了认知的“ABC情绪理论框架”,其中A是指()
A. 诱发性事件
B. 事件的原因
C. 事件发生导致的后果
D. 对事件的认知
42.(单选题)2014年9月10日是中国第()个教师节。
A. 27
B. 28
C. 29
D. 30
43.(单选题)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概念是()。
A. 竞争
B. 合作
C. 激励
D. 互助
44.(单选题)技能学习最基本的条件是()。
A. 示范
B. 讲解
C. 反馈
D. 练习
45.(单选题)三原色理论中的三原色是指哪三种颜色?()
A. 蓝、白、绿
B. 红、黄、蓝
C. 蓝、绿、红
D. 红、绿、黄
46.(单选题)以下学习动机中,属于近景动机是()。
A. 为实现“四化”而学习
B. 为自己的出路和未来幸福而学习
C. 为了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表扬而学习
D. 为集体和组织增光而学习
47.(单选题)巴甫洛夫认为,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系统是()。
A. 经典条件反射系统
B. 操作条件反射系统
C. 第一信号系统
D. 第二信号系统
48.(单选题)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A. 平行关系
B. U型关系
C. 线性关系
D. 倒U型关系
49.(单选题)在教师的职业形象中最基本的形象是()。
A. 为人师表
B. 道德形象
C. 爱岗敬业
D. 依法执教
50.(单选题)《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小时,小学不超过()小时。
A. 8;7
B. 8;6
C. 9;8
D. 9;7
51.(单选题)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
A. 校长
B. 教职工代表大会
C. 学校工会
D. 学校董事会
52.(单选题)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2020年我国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A. 80%
B. 85%
C. 90%
D. 95%
53.(单选题)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不合格的,年度考核只能确定为()等次,()年内不得申请教师职务。
A. 不合格;3年
B. 不称职;3年
C. 不合格;2年
D. 不称职;2年
54.(单选题)“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与这种观点相近的教育启示是()。
A. 教学相长,相互尊重
B. 乐教善教,讲究教法
C. 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D. 有教无类,教书育人
55.(单选题)“学不躐等”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 因材施教原则
B. 导向性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疏导原则
56.(单选题)—节课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的先后顺序和时间分配是指()
A. .教学环节
B. 教学计划
C. 课的类型
D. 课的结构
57.(单选题)初中生生理发展最重要的特征是()。
A. 身髙体重迅速增长
B. 脑重增加
C. 心脏增加
D. 性成熟
58.(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作品和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A. 卢梭《教育漫话》
B. 洛克《爱弥儿》
C.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D. 孔子《学记》
59.(单选题)()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A. 政治制度
B. 生活方式
C. 生产力水平
D. 社会人口
60.(单选题)科学研究的起始环节是()
A. 选题
B. 构思
C. 调查研究
D. 收集资料
多选题
1.(多选题)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包括()。
A. 国家的教育目的
B.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C. 教师的教学目标
D. 学生的学习目标
显示答案
2.(多选题)教师的备课主要做好三项工作:()
A. 钻研教材
B. 了解学生
C. 设计教法
D. 教学安排
显示答案
3.(多选题)下列属于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的是()。
A. 分析能力
B. 实践能力
C. 直觉能力
D. 学习能力
显示答案
4.(多选题)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特征是()。
A. 民主平等
B. 尊师爱生
C. 教学相长
D. 心理相容
显示答案
5.(多选题)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A. 教书育人原则
B. 乐教勤业原则
C. 人格示范原则
D. 爱国守法原则
显示答案
6.(多选题)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
A. 自觉性
B. 独立性
C. 灵活性
D. 创造性
显示答案
7.(多选题)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
A. 备课和上课
B. 课外辅导
C. 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D. 学业成绩的检査和评定
显示答案
8.(多选题)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A. 育人为本
B. 德育为先
C. 立德
D. 树人
显示答案
9.(多选题)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强调了“健康”的内涵:一个人只有在()方面都健康才是完全健康。
A. 躯体
B. 心理
C. 社会适应
D. 道德
显示答案
10.(多选题)学校和幼儿园安排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参加()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A. 集会
B. 文化娱乐
C. 社会实践
D. 游行
显示答案
11.(多选题)班级授课的主要缺点是()。
A. 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限制
B. 难以照顾个别差异
C. 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得不到培养
D. 不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显示答案
12.(多选题)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是()
A. 思想政治与其他各科教学
B. 校外教育
C. 社会实践
D. 校园文化环境
显示答案
13.(多选题)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是()
A. 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B. 班集体的设计者
C. 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D. 班级的教育者
显示答案
14.(多选题)如何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A. 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B. 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
C. 组织多种练习的机会
D. 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显示答案
15.(多选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
A. 提髙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B. 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态
C. 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
D. 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显示答案
16.(多选题)中小学实施“双基”教学,其中“双基”包括()。
A. 基本理论
B. 基本原理
C. 基础知识
D. 基本技能
显示答案
17.(多选题)在教学问题上,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提出的重要观点包括()。
A.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B.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C. 有教无类
D.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显示答案
18.(多选题)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显示答案
19.(多选题)我国提倡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它是一种()。
A. 自愿性教育
B. 强制性教育
C. 普及性教育
D. 选拔性教育
显示答案
20.(多选题)—堂好课至少要包括基本要素有()
A. 传道性教育
B. 激发学习兴趣,引起主动学习
C. 授业
D. 练习
显示答案
21.(多选题)学生的学习的特点有()。
A. 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
B. 计划性和组织性
C. 目的性
D. 被动性
显示答案
22.(多选题)学校中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A. 师生关系
B. 集体气氛
C. 遗传
D. 教育
显示答案
23.(多选题)英语老师张英与数学老师刘凯应家长要求,利用暑期组织所教班级的13名学生进行暑期辅导,每人收取了1500元补课费,他们的做法()。
A. 体现教师勤奋敬业认真负责的精神
B. 符合按劳取酬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C. 违反禁止乱办班、乱补课、乱收费规定
D. 侵犯学生的休息权
显示答案
24.(多选题)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是()。
A. 有效教学是有明确任务指向的教学
B. 有效教学是学生高度参与的教学
C. 有效教学是促进学生深层理解的教学
D. 有效教学是最优化教学策略
显示答案
25.(多选题)课堂的三大要素包括()。
A. 学生
B. 学习过程
C. 学习情境
D. 教学
显示答案
写作题
1.(主观题)请结合下面材料,以创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1.论点鲜明,有说服力;2.论据充分,论证方法得当;3.富有逻辑性。材料一:钱老去世以后,许多人问我们:钱老有什么遗言?并希望我们这些身边工作人员写一篇“钱学森在最后的日子”的文稿。我们已告诉大家,钱老去世时很平静安详,他没有什么最后的遗言。因为在钱老去世前的一段日子,他说话已经很困难了。我们可以向大家提供的,是钱老最后一次向我们作的系统谈话的一份整理稿:钱老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那是于2005年3月29日下午在301医院谈的。后来钱老又多次谈到这个问题,包括在一些中央领导同志看望他时的谈话。那都是断断续续的,没有这一次系统而又全面。今天,我们把这份在保险柜里存放了好几年的谈话整理稿发表出来,也算是对广大读者,对所有敬仰、爱戴钱老的人的一个交代。今天找你们来,想和你们说说我近来思考的一个问题,即人才培养问题。我想说的不是一般人才的培养问题,而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我认为这是我们国家长远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今天,党和国家都很重视科技创新问题,投了不少钱搞什么“创新工程”“创新计划”等,这是必要的。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问题在于,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材料二:创新是新世纪的时代要求和素质教育的呼唤,是继承传统教育、教学理论、方法的发展和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融为一体教书育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伟大工程。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解析版《★2014年7月15日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类试题》真题及2218套全国各地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