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预览:
2014年四川省宜宾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解析
判断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
1.(判断题)从古到今,为社会统治阶级政治服务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
正确
错误
2.(判断题)在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已从量性评价逐渐转向质性评价。()
正确
错误
3.(判断题)审美的需要是马斯洛提出的五种需要之一。()
正确
错误
4.(判断题)人本主义学者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自我实现的过程,与“自我”的形成无关。()
正确
错误
5.(判断题)教育仅仅是一种消费事业和福利事业,不具有生产性。()
正确
错误
6.(判断题)习得性无助感就是学习没有力气的感觉。()
正确
错误
7.(判断题)外铄论者强调个体受环境影响,一般不重视教育的价值。()
正确
错误
8.(判断题)智力技能又叫心智技能,也叫智慧技能或思维操作。()
正确
错误
9.(判断题)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对国家选拔人才没有多大的积极意义。()
正确
错误
10.(判断题)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就是操作性学习。()
正确
错误
11.(判断题)顿悟是格式塔学派提出的关于学习的实质。()
正确
错误
12.(判断题)思路可贵又可畏,表明定势对解决问题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
正确
错误
13.(判断题)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
正确
错误
14.(判断题)当前的课程改革中,我们不但要改革教法,还要研究学生。()
正确
错误
15.(判断题)因为职业特点,教师道德具有两重性,即社会公德和个人私德。()
正确
错误
16.(判断题)学校放学后随意留学生补课,是教师负责的表现。()
正确
错误
17.(判断题)课堂提问学生答不上,或者答错了,惩罚学生是严师出高徒的表现。()
正确
错误
18.(判断题)有人说:“没有爱的教育,犹如没有水的鱼塘口。”这句话反映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
正确
错误
19.(判断题)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内容,也是现行的教育方针。()
正确
错误
20.(判断题)在个体发展中,品行不良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年期。()
正确
错误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0.5分,共20分。
1.(单选题)苏联的()首次提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造就社会主义的新人,使这种人养成各种优秀的品质。
A. 马卡连柯
B. 加里宁
C. 苏霍姆林斯基
D. 克鲁普斯卡娅
2.(单选题)美国教育部定义“资质优异”是指儿童在学习中有高水平的智力、创作力、艺术能力和()。
A. 领导能力
B. 生理能力
C. 学习成绩
D. 人际关系
3.(单选题)()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A. 培根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赞可夫
4.(单选题)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观点,以言语陈述的形式存储知识的是()。
A. 智力技能
B. 认知策略
C. 言语信息
D. 动作技能
5.(单选题)师表美的精神内涵或内在方面应该是()。
A. 表美
B. 道美
C. 风格美
D. 形体美
6.(单选题)比率智商的计算公式是()。
A. IQ=100+15X(X-X)/SD
B. IQ=MA/CA×100
C. IQ=100+SD/15X(X-X)
D. IQ=CA/MA×100
7.(单选题)通俗地说,归因就是寻求结果的原因。最早研究归因理论的人是()。
A. 海德
B. 维纳
C. 凯利
D. 罗特
8.(单选题)个体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看法就是()。
A. 自我概念
B. 自尊
C. 自卑
D. 意识
9.(单选题)“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都反映了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
A. 大众性
B. 公平性
C. 终身性
D. 未来性
10.(单选题)明代以后,科举考试开始异化,其固定的格式是()。
A. 四书五经
B. 八股文
C. 神学
D. 六艺
11.(单选题)“愤、悱”二字源自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根据朱熹的解释,“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就是()。
A. 愤
B. 悱
C. 启
D. 发
12.(单选题)《学记》提倡启发式教学,其中主张的要激励学生、不要压制学生,意思就是()。
A. 博学于文
B. 开而弗达
C. 强而弗抑
D. 道而弗牵
13.(单选题)华生说“给我一打健康儿童,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为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这句话反映了()。
A. 遗传决定论
B. 环境决定论
C. 教育万能论
D. 个人主观决定论
14.(单选题)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
A. 《大教学论》
B. 《普通教育学》
C. 《论演说家的教育》
D. 《民主主义与教育》
15.(单选题)《普通教育学》是世界第一本科学教育学,它是第一本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著作,其作者是教育家()。
A. 卢俊
B. 夸美纽斯
C. 康德
D. 赫尔巴特
16.(单选题)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
A. 复述策略
B. 调节策略
C. 精细加工策略
D. 组织策略
17.(单选题)“知识就是力量”的前提是()。
A. 记住知识
B. 理解知识
C. 内化知识
D. 创造知识
18.(单选题)弱智儿童的明显特征是普通智力和()落后于同龄儿童。
A. 创造能力
B. 思维能力
C. 社会适应能力
D. 想象能力
19.(单选题)奥苏贝尔认为,学龄儿童获得概念的典型方式是()。
A. 概念记忆
B. 概念同化
C. 概念理解
D. 概念运用
20.(单选题)使学生能从营养学的角度懂得洋葱是蔬菜,又能从植物学的角度懂得洋葱是植物的茎,它所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A. 逐渐分化原则
B. 循序渐进原则
C. 启发性原则
D. 整合协调原则
21.(单选题)在一个班集体内部,不同小组之间的竞争属于()。
A. 小组竞争
B. 群体内竞争
C. 群体间竞争
D. 集体竞争
22.(单选题)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的观点是()。
A. 神话起源说
B. 生物起源说
C. 心理起源说
D. 劳动起源说
23.(单选题)归因总是与()联系在一起。
A. 干什么
B. 谁
C. 怎么样
D. 为什么
24.(单选题)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反映了()。
A. 传统教育思想
B. 现代教育思想
C. 古代教育思想
D. 近代教育思想
25.(单选题)下面是对学习策略的解释,其中不属于学习策略定义的观点是()。
A. 学习策略是具体学习方法或技能
B. 学习策略是一切学习活动的指导
C. 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
D. 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与学习的调节与控制的有机统一体
26.(单选题)下面迁移中,哪种迁移一旦形成,便保持牢固,甚至终身不忘?()
A. 正负迁移
B. 水平迁移
C. 知识迁移
D. 技能迁移
27.(单选题)心理学上“水下击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A. 形式训练说
B. 共同要素说
C. 概括说
D. 关系转换说
28.(单选题)教师在教授课文时,采用列提纲的形式来板书。这里教师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A. 精细加工策略
B. 组织策略
C. 资源管理策略
D. 阅读理解策略
29.(单选题)内驱力和()是动机产生的必要条件。
A. 外驱力
B. 诱因
C. 平衡性
D. 奖励
30.(单选题)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 社会环境
B. 学校教育
C. 个体主观能动性
D. 遗传素质
31.(单选题)根据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一个5岁的儿童处于认知发展的()。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32.(单选题)“七十二行,行行有规”,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特征是()。
A. 爱岗敬业
B. 清正廉洁
C. 为人师表
D. 团结协作
33.(单选题)伴随道德认识产生,并推动人的道德行为的是()。
A. 道德情感
B. 道德信念
C. 道德评价
D. 道德行为
34.(单选题)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这主要是由()。
A. 社会舆论决定的
B. 传统习俗决定的
C. 法律法规决定的
D. 教师的工作对象决定的
35.(单选题)“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句话反映了()。
A. 因材施教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巩固性原则
D. 教育性原则
36.(单选题)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
A. 走路身体一定要端正
B. 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
C. 自己做好了,不要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学好
D. 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37.(单选题)()是学习者通过亲自接触和广泛了解教育现状,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发现某些规律或倾向性问题的学习方法。
A. 自学法
B. 比较研究法
C. 调查研究法
D. 系统思考法
38.(单选题)()是我国教育法体系的“母本”。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39.(单选题)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并掌握知识、原理和规律,这种学习是()。
A. 意义学习
B. 机械学习
C. 发现学习
D. 掌握学习
40.(单选题)教师的法律地位是法律所确认的()。
A. 政治地位
B. 经济地位
C. 社会地位
D. 文化地位
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多选题)学校子系统包括的基本因素有()。
A.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 教师
D. 教育影响
显示答案
2.(多选题)校园文化的内容有()。
A. 校风校貌
B. 名言警句
C. 校史文化
D. 班规校纪
显示答案
3.(多选题)人的本质特点在于()的统一。
A. 自然性与社会性
B. 交往性与道德性
C. 受动性与能动性
D. 选择性与创造性
显示答案
4.(多选题)专制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的人格特征。
A. 不诚实
B. 依赖
C. 唯我独尊
D. 缺乏自控
显示答案
5.(多选题)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层次包括幼儿教育和()。
A. 初等教育
B. 中等教育
C. 高等教育
D. 研究生教育
显示答案
6.(多选题)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 课程内容的丰富
B. 课程改革的控制
C. 课程科目的增多
D. 课程结构的更新
显示答案
7.(多选题)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
A. 辩证法
B. 文法
C. 修辞
D. 四书五经
显示答案
8.(多选题)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A. 认知领域
B. 日常生活领域
C. 情感领域
D. 动作技能
显示答案
9.(多选题)程序性知识包括()。
A. 智慧技能
B. 认知策略
C. 动作技能
D. 创造性知识
显示答案
10.(多选题)直观教学包括()直观。
A. 实物
B. 模象
C. 思维
D. 言语
显示答案
11.(多选题)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其理由是()。
A. 教学工作所占的时间最多
B. 教学对学生发展影响最全面
C. 其他工作都是围绕教学来进行的
D.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
显示答案
12.(多选题)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在于它是一种()认识。
A. 间接的
B. 经验的
C. 有领导的
D. 简捷的
显示答案
13.(多选题)人的晶体智力()。
A. 在成年期还会有所增长
B. 在成年期开始衰退
C. 在20岁左右达到顶峰
D. 是对已获得的知识技能的测量
显示答案
14.(多选题)德育过程是()的过程。
A. 培养知、情、意、行
B. 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
C. 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
D. 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显示答案
15.(多选题)智育就是()的教育。
A. 培养人才
B. 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
C. 形成基本技能
D. 发展学生的智力
显示答案
16.(多选题)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群众性活动和()。
A. 科技活动
B. 文艺活动
C. 小组活动
D. 个人活动
显示答案
17.(多选题)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A. 家庭教育
B. 学校教育
C. 道德教育
D. 社会教育
显示答案
18.(多选题)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式和途径有()。
A. 互访
B. 家长会
C. 民主评议
D. 家长委员会
显示答案
19.(多选题)如果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做到了(),那么学校教育质量才会有保障。
A. 环境和谐、氛围温馨
B. 方法科学
C. 以身作则
D. 要求一致
显示答案
20.(多选题)以下属于正迁移的是()。
A. 数学审题技能的掌握对物理、化学审题的影响
B. 在学校爱护公物的言行影响在校外规范自己的行为
C. 学习汉语拼音字母字形对学习英语字母字形的影响
D. 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读音对学习英语字母读音的影响
显示答案
21.(多选题)积极归因训练包含的内容是()。
A. 运气归因
B. 情绪归因
C. 努力归因
D. 现实归因
显示答案
22.(多选题)加涅按照学习的结果把学习分成哪几类?()
A. 言语的学习
B. 智慧技能的学习
C. 认知策略的学习
D. 态度的学习
显示答案
23.(多选题)皮亚杰提出儿童的认知发展要经过以下哪几个阶段?()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显示答案
24.(多选题)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包括()。
A. 成分性智力
B. 经验性智力
C. 实践性智力
D. 情境性智力
显示答案
25.(多选题)在我国的学者看来,组成人的“智力”的基本因素有()。
A. 注意力
B. 观察力
C. 记忆力
D. 思维力
显示答案
26.(多选题)我国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和形式有()。
A. 行政复议
B. 学生申诉
C. 教师申诉
D. 民事救济
显示答案
27.(多选题)在下列教育监督的违规现象中,需要对单位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的有()。
A. 拒不执行督导机构和督学的督导措施
B. 阻挠、抗拒督学依法行使职权
C. 单位成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D. 单位成员利用职权包庇他人或侵害他人权益
显示答案
28.(多选题)国家保障女子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教育文化权利,它包括()等方面。
A. 入学升学
B. 毕业分配
C. 就业
D. 授予学位
显示答案
29.(多选题)在人生道路上,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根据可持续发展观,()。
A. 人类自身的发展不能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B. 这一代人的发展不能损害下一代人的发展
C. 经济的发展不能损害自然环境和生态的健康发展
D. 这一部分人的发展不能损害、影响另一部分人的发展
显示答案
30.(多选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基本要求包括()。
A. 重视实体经济
B. 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
C. 维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显示答案
31.(多选题)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的主要表现包括()。
A. 处事热情
B. 情绪稳定
C. 才思敏捷
D. 待人亲切
显示答案
32.(多选题)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置实行审批制度,审批程序一般包括()。
A. 审核
B. 注册
C. 批准
D. 登记
显示答案
33.(多选题)我国法律规定对特殊学生群体实行特别保护,这些特殊学生群体有()。
A. 残疾人学生
B. 优秀学生
C. 女学生
D. 家庭
显示答案
34.(多选题)下列哪些属于违法、犯法的行为?()
A. 教师适当惩罚学生
B. 教师采用各种方式体罚学生
C. 教师私拆、扣留学生的信件
D. 教师批评犯错误的学生
显示答案
35.(多选题)社会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职责是()。
A. 依法办学
B. 捐资助学
C. 保证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不得招适龄儿童、少年就业
D. 维护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显示答案
36.(多选题)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有()。
A. 虚心向他人学习,自觉与他人交流
B. 坚持自律与他律结合
C. 加强理论学习,注意内省、慎独
D. 勇于实践锻炼,增强情感体验
显示答案
37.(多选题)根据教育合力原则,教师家访主要是()。
A. 告知家长孩子在校的表现
B. 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
C. 家校结合,齐抓共管
D. 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
显示答案
38.(多选题)下面有关教师为人师表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 为人师表具有鲜明的示范性
B. 为人师表具有突出的严谨性
C. 为人师表具有较弱的激励性
D. 为人师表缺乏可操作性
显示答案
39.(多选题)教师尊重家长的正确方式方法包括()。
A. 学生犯了错误,让家长来学校惩罚学生
B. 主动联系及时沟通
C. 将“调皮捣蛋”的学生交给家长,管教好了再送回来
D. 听取建议积极配合
显示答案
40.(多选题)严谨治学的道德意义有()。
A. 是党和人民对教师的业务要求
B. 是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C. 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迫切需要
D. 是由教师的教与学过程中的矛盾决定的
显示答案
案例分析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多选题)一位教师在讲授《黄山小记》这一课时,学生对作者引用旅行家徐霞客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产生了质疑:“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列?”这位老师并不做正面回答,在学生争议未果的情况下,留下问题(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去探究,去查询有关资料,写出研究报告。问题:这种家庭作业布置方式,体现了新课程的哪些理念?()
A. 问题教学观
B. 去问题教学观
C. 探究—发现学习观
D. 认知—建构教学观
显示答案
2.(多选题)有一道测试题是这样的:从下面3个候选人中选出一位能造福人类的,你会选谁?第一个人信巫医和占卜,有两个情妇,有多年的吸烟史,而且嗜酒如命;第二个人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肯起来,读大学时曾经吸过毒,每晚都要喝许多白兰地;第三个人曾是国家的战斗英雄,保持着素食习惯,从不吸烟,也不喝酒,年轻时没做过什么违法的事情。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第三个人,但没想到却是错的。有史料记载:第一个人是罗斯福,第二个人是丘吉尔,第三个人是希特勒。这不禁引起了人们的思索,没有想到,罗斯福和丘吉尔这样的大好人,身上还有这样的缺点,而希特勒这个杀人的魔鬼的身上竟还有如此多的闪光点。这个故事启迪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要认识到()。
A.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
B. 瑕不掩瑜,对学生不能吹毛求疵,要看到学生的发展主流,今天的问题儿童也许就是明天的杰出人才
C. 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的成功者,孩子成长中一时的错误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
D. 我们对孩子要增加信任和期待,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就在于期待和信任孩子
显示答案
3.(多选题)一个青年教师在进行公开课《伊犁草原漫记》教学时,课文第二段第三层写秋天猎人猎熊的果敢,但一名学生没有按要求归纳猎人果敢的特点,而是说猎人残忍,同时指出猎人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原本课文中这一段是歌颂猎人的,学生却痛斥猎人的猎熊行为,这是教师所始料不及的。可喜的是,这位教师并不因为学生当着听课教师的面提出不同的观点而气恼或逃避,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全班学生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出发,推翻了课文的观点。请根据相关教育理论,评价案例中师生的表现。()
A. 教师备课时无法预见到课堂上出现的突发事件,教师见机行事,就势下坡,以摆脱尴尬,引导学生讨论是为了拖延时间,直接导致这堂课无标准答案
B. 教师备课时无法预见到课堂上出现的突发事件,但能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讨论,有效处理了突发事件,反映了教师的教育机智
C. 学生敢于在课堂上不遵循教师要求,表明这个学生平时就不遵守纪律,胆大妄为,目无师长,无视权威,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表现出他与众不同的个性
D. 学生敢于在课堂上不遵循教师要求,表明这个学生平时学习就思维独立,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不从众,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坚持表达自己的意见
显示答案
4.(多选题)在上世纪的饥饿年代,老师组织学生在校园采摘还未成熟的青豆荚,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个子最矮也最卖力。孩子天生好馋,何况又是饥饿年代,劳动过程中,全班同学几乎都私下偷偷往嘴里塞了几枚青豆,唯有他,一次又一次咽回去溢出的涎水,任凭饥肠辘辘、胃壁痉挛,始终不曾让自己吞下一枚豆子。放学时,老师逐一盘诘这些不谙世事的孩子,每个孩子都胆怯怯地默认了,唯有他挺胸、抬头,干脆爽朗地答道:“没有,一颗都没有。”老师死死地盯着他,再次厉声责问,他的声音明显低沉了下去。“一点不老实,小小年纪就撒谎。”他被牵着耳朵推搡,其他同学回家了,唯有他被留下了,流着泪……下面几个答案中能表现故事所反映的教育真谛的是()。
A. 作为老师要讲究教育方法和艺术,对待学生要有亲和力,对未成年人态度过于严厉,会产生冤案
B. 作为老师要信任学生,信任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对未成年人来说,缺乏信任的严厉追问,学生即使说实话,也会底气不足
C. 作为老师对待学生要有耐心,工作要做细致,要调查研究,不能主观臆断,自以为是
D. 作为老师要懂得,诚实的语言需要有信任的耳朵来倾听,更需要有善良的心来领会
显示答案
5.(多选题)下面是一个15岁少年的日记:为什么在老师和家长的面前喊着:“少管我,我已长大成人。”为什么又暗暗嫉妒那个骑在父亲肩上的小女孩,是成人的骄傲还是长大的悲哀?为什么总怪父母不理解,为什么痛苦时又想投奔他们?是他们的怀抱太无味,还是他们的怀抱太温暖?为什么踌躇满志豪情壮,又为什么稍遇挫折就回头,是道路凄迷难辨认,还是意志薄弱心太软?这篇日记反映的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特点是()。
A. 少年维特之烦恼
B. 成长必然伴随烦恼
C. 半独立半依赖
D. 半幼稚半成熟
显示答案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解析版《★2014年四川省宜宾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解析》真题及2218套全国各地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