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预览:
2014年河南省洛阳市直学校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知识》真题及解析(精选)
判断题
(每小题0.5分,共30小题,共15分)
1.(判断题)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属于广义教育的范畴。( )
正确
错误
2.(判断题)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或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 )
正确
错误
3.(判断题)在学校情景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
正确
错误
4.(判断题)义务教育与普及教育其实是一个等同的概念,只是表述的方式不同而已。( )
正确
错误
5.(判断题)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主要原因。( )
正确
错误
6.(判断题)教育目的的本质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因此,尽管一些国家的社会制度不同,但其教育目的都是相同的。( )
正确
错误
7.(判断题)教育目的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一种观念性的东西,它反映的是教育者在观念上预先建立起来的关于未来新人的一种主观形象。( )
正确
错误
8.(判断题)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主要存在于人的生理机能之间,如感觉补偿的功能等,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等心理机能是不存在互补性的。( )
正确
错误
9.(判断题)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主要受自身主体因素影响。( )
正确
错误
10.(判断题)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 )
正确
错误
11.(判断题)认知方式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没有好坏优劣之分。( )
正确
错误
12.(判断题)相对而言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学习过程中的形式更感兴趣,而对学习内容和结果的兴趣会相对弱一些。( )
正确
错误
13.(判断题)德育方法是为了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 )
正确
错误
14.(判断题)德育内容是为了达到德育目的,而在德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
正确
错误
15.(判断题)中小学德育内容的政治教育,主要是有关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相应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等方面的教育。( )
正确
错误
16.(判断题)小学德育过程与儿童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没有本质的区别,它们只是概念表述上的不同。( )
正确
错误
17.(判断题)小学教育内容的多面性和同一集体中学生间表现出才能的差异性,有助于学生特殊才能的开发和发展。( )
正确
错误
18.(判断题)教师职业最大的特点在于职业特点的多样化,其角色表现为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研究者等。( )
正确
错误
19.(判断题)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
正确
错误
20.(判断题)儿童道德的发展是固定不变的。( )
正确
错误
21.(判断题)高创造性的人一定是聪明的人。( )
正确
错误
22.(判断题)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尽管学科不同、教学的目的、任务不同和学生的年龄阶段不同,但教学的展开、行进和发展的程序是一样的。( )
正确
错误
23.(判断题)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必然包含着迁移。( )
正确
错误
24.(判断题)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抽象逻辑记忆,所以他们记忆定义、原理、解释概念等表现的比记忆事件、任务、事实等要容易得多。( )
正确
错误
25.(判断题)课程目标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
正确
错误
26.(判断题)学习的实质在于掌握系统的知识。( )
正确
错误
27.(判断题)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了古代的前学校与前社会教育机构、近代的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 )
正确
错误
28.(判断题)实验证明,当过度学习程度达到150%时,记忆的效果最好。( )
正确
错误
29.(判断题)劳动技术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和知识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
正确
错误
30.(判断题)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具有直接的作用。( )
正确
错误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0.8分,共50小题,共40分)
1.(单选题)“对幼儿照料与教育,就像纬线和经线一样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这句话体现了( )。
A. 个别教育原则
B. 因材施教原则
C. 保教结合原则
D. 集体教育原则
2.(单选题)张老师给儿童讲邻居关系的故事后,让儿童对故事中的主人公王阿姨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问:“王阿姨心里怎么想的?有什么感觉?”该教师运用了移情法中的( )。
A. 情绪追忆
B. 认知提示
C. 巩固深化
D. 情景表演
3.(单选题)卢梭教育理论体系中一个最基本的思想是( )。
A. 提出了“白板说”
B. 提出了“社会本位论”的儿童观
C. 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把儿童看作教育中的一个积极因素
D. 为儿童拟定了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大纲
4.(单选题)在幼儿自信心调查表中,其中一项“父母想帮助他(她)时说:‘我自己行’‘我自己能’”,家长选项为“经常”表明该幼儿( )。
A. 自信心一般
B. 自信心较差
C. 自信不足
D. 自信心较强
5.(单选题)在学习游戏中,特别是在可产生明显结果的活动中,很专注、很努力,极力取得最好的结果,这是幼儿( )。
A. 自信心强的表现
B. 自尊心强的表现
C. 成就感强的表现
D. 自制力强的表现
6.(单选题)“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 )。
A. 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
B. 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
C. 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D. 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7.(单选题)下列哪个教学原则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匹配?( )
A. 温故知新
B. 启发性
C. 循序渐进
D. 理论联系实际
8.(单选题)“侧耳倾听”“举目凝视”“屏息”等现象反映的都是注意的( )。
A. 转移
B. 内在
C. 广度
D. 外部表现
9.(单选题)“知之深,则爱之切”说明情感过程依附于( )。
A. 感知过程
B. 教育过程
C. 认识过程
D. 注意过程
10.(单选题)在教学过程中,要求老师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有( )。
A. 针对性
B. 逻辑性
C. 知识性
D. 创造性
11.(单选题)“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的学习方式属于( )。
A. 接受学习
B. 有意义学习
C. 发现学习
D. 机械学习
12.(单选题)“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
A. 复杂性、创造性
B. 连续性、广延性
C. 主体性、示范性
D. 长期性、间接性
13.(单选题)下列哪项既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
A. 教育评价
B. 教育目的
C. 教学大纲
D. 教学课程
14.(单选题)人们根据已知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从给予的信息中得出逻辑的结论,反映的是下列哪种思维方式?( )
A. 聚合思维
B. 发散思维
C. 常规思维
D. 创造性思维
15.(单选题)在教学活动中,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 )。
A. 教学模式
B. 教学组织形式
C. 教学原则
D. 教学过程
16.(单选题)古人苏秦受辱而悬梁刺股,终成学业,恰好印证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名言,这说明人的情绪的两极( )。
A. 是对立而不可调和的
B. 是可以寻找到一个平衡点的
C. 是具有社会性的,可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
D. 因一定条件而互相转化
17.(单选题)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就要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
A. 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 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 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 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8.(单选题)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
A. 国民教育制度
B. 素质教育制度
C. 私立教育制度
D. 学校教育制度
19.(单选题)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面对不断的批评和嘲笑,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逐渐降低,这样会日渐淡化他们的( )。
A. 问题意识
B. 创造意识
C. 劳动意识
D. 奋进意识
20.(单选题)可以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的一类知识,在知识的类别中具体指的是( )。
A. 感性知识
B. 理性知识
C. 陈述性知识
D. 程序性知识
21.(单选题)“你可以牵马到河边,但不能强迫它饮水。”这体现了在教学中,教师要( )。
A. 遵循学生发展性
B. 尊重学生主体性
C. 尊重整体性发展
D. 尊重因材施教
22.(单选题)王老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她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从而加大形近字的区别。这是运用了知觉的( )。
A. 整体性
B. 选择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23.(单选题)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 )。
A. 卢梭
B. 柏拉图
C. 苏格拉底
D. 亚里士多德
24.(单选题)构成课程的三种基本成分为( )。
A.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标准
B. 课程目标、课程计划、课本
C.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活动方式
D. 课程内容、学习活动方式
25.(单选题)在教育过程中,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合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去的研究方法属于( )。
A. 比较研究法
B. 行动研究法
C. 实验研究法
D. 调查研究法
26.(单选题)下列词语中,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一组是( )。
A. 说出、表演、展示
B. 设计、制作、创作
C. 感受、参加、养成
D. 解释、完成、背诵
27.(单选题)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 )。
A.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B. 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技术
C. 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实践、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
D. 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28.(单选题)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上课的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 )。
A. 健康权
B. 名誉权
C. 受教育权
D. 隐私权
29.(单选题)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课程”含义的理解应该是( )。
A. 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件
B. 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科课程
C. 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的课程
D. 包括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潜隐形课程
30.(单选题)下列哪种情况下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承担责任?( )
A. 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高校途中发生的
B. 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之学校的
C. 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诫、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
D.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1.5分,共30小题,共45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多选题)当代世界各国课程体系有一些共同发展趋势,哪些反映了此趋势?( )
A. 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
B. 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结构化
C. 重视能力的培养
D. 重视个别差异
显示答案
2.(多选题)以下属于赫尔巴特提出的有( )。
A. 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论
B. 实验教学思想
C. 教育性教学
D. 实用主义教学思想
显示答案
3.(多选题)“认知阶段出现的先后次序是不变的,具有普遍性,但对应于具体年龄段却不是一成不变的,存在个体差异。每一阶段所具有的独特稳定的认知结构,决定了儿童行为的一般特点,而且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构造的过程。”皮亚杰的这个观点体现儿童发展的特征具有( )。
A. 不平衡性
B. 连续性和阶段性
C. 差异性
D. 定向性和顺序性
显示答案
4.(多选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特点( )。
A. 从对话语到独白语
B. 从情境性言语到连续性言语
C. 讲述的逻辑性提高
D. 逐渐掌握言语技巧
显示答案
5.(多选题)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 )。
A. 通晓所教学科与专业
B. 具有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
C. 高尚的道德
D. 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
显示答案
6.(多选题)哪些例子记录心理发展有顺序性?( )
A. 儿童的思维发展从动作到表象到抽象
B. 儿童先会叫爸爸妈妈,后分清男女性别
C. 学校总是到中学才开设物理、化学课程
D. 儿童的发展经历前世俗水平、世俗水平、后世俗水平三个阶段
显示答案
7.(多选题)教育目的的功能( )。
A. 导向功能
B. 强制功能
C. 示范功能
D. 评价功能
显示答案
8.(多选题)教育研究方法有多种,与实验法相比,调查法的优势有( )。
A. 计划性
B. 实用性
C. 客观性
D. 广泛性
显示答案
9.(多选题)感觉事物时,人们即使保持高度注意也会发生感觉强度思维忽强忽弱周期性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为( )。
A. 注意的起伏
B. 注意的分散
C. 注意的分配
D. 注意的动摇
显示答案
10.(多选题)儿童前运算阶段思维的特征是( )。
A. 以为外界一切事物是有生命的
B. —切以自我为中心
C. 认知活动有相对性
D. 思维不可逆性
显示答案
11.(多选题)学生学习的内容有( )。
A. 知识技能的掌握
B. 学习策略的掌握
C. 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
D. 潜意识的挖掘
显示答案
12.(多选题)情绪情感与认识过程的不同之处在于( )。
A. 多维层面上表现出两极性
B. —种主观体验
C. 伴有生理变化
D. 伴有表情变化
显示答案
13.(多选题)下面哪些属于研究性教学的特点?( )
A. 开放性
B. 需要综合运用知识
C. 学习与生活密切联系,鼓动协作性学习
D. 只是师生互动
显示答案
14.(多选题)杜威实用主义所提倡的主要教育观点有( )。
A. 学校即社会
B. 教育即生活
C. 儿童为中心
D. 从做中学
显示答案
15.(多选题)幼儿游戏的特点是( )。
A. 游戏是自愿自主的活动
B. 游戏有趣味性
C. 游戏是有虚构性
D. 游戏具有社会性
显示答案
16.(多选题)关于情境认知教学理论思想,正确的有( )。
A. 知识嵌于实践中
B. 书本知识与情境是对立的
C. 书本知识的学习是无效的
D. 教学应尽可能为学习提供真实情境学习机会
显示答案
17.(多选题)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目标描述正确的有( )。
A. 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B. 理解并遵守生活中的基本规则
C. 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责任感
D. 爱父母长辈、老师、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显示答案
18.(多选题)教师在教学情境中发展和丰富案例的方法有( )。
A. 观摩教学
B. 微格教学
C. 教学反思
D. 教学案例研究
显示答案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解析版《★2014年河南省洛阳市直学校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知识》真题及解析(精选)》真题及2218套全国各地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