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预览:
2014年青海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及解析
单选题
本大题共41小题,每题1分,共41分
1.(单选题)在学校教育过程的基本因素之中,0是学习的主题,他和教育者之间相互影响引起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改变,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
A. 教师
B. 学生
C. 教育内容
D. 教育手段
2.(单选题)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 )是最基本、最音遍的方法。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教育经验总结法
3.(单选题)以下选项中,( )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因素中起主导主用。
A. 遗传素质
B. 心理素质
C. 环境
D. 教育
4.(单选题)《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角色,在气质类型上,属于典型的( )。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5.(单选题)《论语·宪问》中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这是对人物( )的描述。
A. 能力
B. 气质
C. 性格
D. 情感
6.(单选题)埃里克森的( )以自我发展为中心,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提出了每个阶段特定的发展任务。
A. 认知发展理论
B. 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C. 儿童主导活动发展阶段说
D. 有意义学习理论
7.(单选题)下列因素中,对价值观发展不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 )。
A. 认知因素
B. 社会因素
C. 年龄阶段因素
D. 有意义学习理论
8.(单选题)技照科尔伯格的道德认识发展阶段理论来看,十六岁以后儿童道德认识发展处在( )阶段。
A. 前习俗水平
B. 习俗水平
C. 后习俗水平
D. 以上三种都不是
9.(单选题)学习己有的学习动机与兴趣、学习态度等、不仅影响学习成绩,而且关系学生学习热情和意志品质的发展,这属于( )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A. 生理方面的发展状态
B. 智力和技能方面的准备
C. 非智力因素的准备
D. 社会环境方面的准备
10.(单选题)“最有用的学习是学会如何进行学习”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提出的。
A. 马斯洛
B. 罗杰斯
C. 班杜纳
D. 托尔曼
11.(单选题)“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属于动机冲突中的( )。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双重趋避冲突
12.(单选题)( )是出狱想要通过学业成绩贏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A. 认知内驱力
B. 自我提高内驱力
C. 亲和内驱力
D. 自我价值感内驱力
13.(单选题)人类长期观察得出经验“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由基础的变化推测风、雨出现的规律,反映的思维的( )。
A. 间接性
B. 慨括性
C. 指向性
D. 抽象性
14.(单选题)通常认为( )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
A. 知觉思维
B. 发散思维
C. 聚合思维
D. 求异思维
15.(单选题)在思维的创造性中,最重要的是( )。
A. 流畅性
B. 灵活性
C. 独创性
D. 批判性
16.(单选题)运算、作文是的心智操作方式属于( )。
A. 初级动作技能
B. 技巧
C. 智力技能
D. 智慧
17.(单选题)人头脑中出现的“学习吋如何记忆,解决问题时如何明确思维方向”等属于( )。
A. 陈述性知识
B. 程序性知识
C. 策略性知识
D. 感性知识
18.(单选题)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学生的认知发展处在()。
A. 感觉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蓴阶段
D. 形式运蓴阶段
19.(单选题)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所学材料的内容,使之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如何读书做摘要,听课记笔记等属于( )。
A. 增进记忆策略
B. 组织知识策略
C. 元认知策略
D. 先行组织策略
20.(单选题)有些儿童对“五讲四美“的内容、意义、要求都能讲出来,但却不能体现在行动中,说明这些儿童的道德概念处在( )水平。
A. 具体的道德慨念
B. 只是性道德概念
C. 内化了的道德概念
D. 社会化的道德慨念
21.(单选题)( )不是人际关系中的心理成分。
A. 认知成分
B. 意志成分
C. 情感成分
D. 行为成分
22.(单选题)中学生在社会上崇拜明星,喜欢找明星签名留念,在学校里喜欢同能力强,有特长的教师交往,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些明星、名人、教师的( )对其人际吸引所致。
A. 相似因素
B. 互补因素
C. 特质因素
D. 仪表因素
23.(单选题)( )是不能够影响课堂学习管理的因素。
A. 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
B. 教师布局
C. 学生的定型期望
D. 班集体的特点
24.(单选题)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教师的( )对学生后继发展的影响作用力。
A. 人格魅力
B. 教学能力
C. 专业知识
D. 期望
25.(单选题)心理辅导的基本功能是( )。
A. 使学生取得好成绩
B. 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
C. 使学生成为身体健康的公民
D. 帮助学生树立主题意识
26.(单选题)很多优秀教师确信教师是社会上传道、授业、解惑的使者,并因此终生从事这神圣而光荣的职业,说明这些教师在教师角色认同上处在( )阶段。
A. 认识阶段
B. 认同阶段
C. 信念阶段
D. 无知阶段
27.(单选题)教学策略中的“先行组织者策略”是由( )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种改进教材的组织与呈现方式的策略。
A. 奥苏泊尔
B. 斯金纳
C. 布鲁纳
D. 布鲁姆
28.(单选题)心理学家喿代克的“迷箱”实验,证明了学习是( )。
A. 建立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
B. 认知同化的过程
C. 产生顿悟的过程
D. 信息加工的过程
29.(单选题)比较合适于新手教师釆用的课堂设计形式是( )。
A. 特殊的课堂设计
B. 基本的课堂设计
C. 暂时的课堂设计
D. 全班讨论
30.(单选题)掌握学习摸式是由心理学家( )提出的。
A. 斯金纳
B. 布鲁姆
C. 布鲁纳
D. 斯莱
31.(单选题)社会观察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斯金纳
B. 加涅
C. 托尔曼
D. 班杜拉
32.(单选题)学习汶语拼音之后,学习英语音标的发音最初常常混淆,这是( )。
A. 正迁移
B. 记忆
C. 定势
D. 负迁移
33.(单选题)经典条件反射学说是下列哪位心理学家创立的( )。
A. 斯金纳
B. 巴甫洛夫
C. 喿代克
D. 班杜拉
34.(单选题)学习充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后,再学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这种学习属于( )。
A. 上位学习
B. 下位学习
C. 并位学习
D. 组合学习
35.(单选题)下列各种学习动机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 )。
A. 获得解答
B. 获得高分
C. 获得表扬
D. 获得好名次
36.(单选题)学习素描以后对后继学习油画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属于( )。
A. 正迁移
B. 负迁移
C. 摸仿
D. 态度、原理的迁移
37.(单选题)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了人类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摸型。
A. 斯皮尔曼
B. 瑟斯顿
C. 吉尔福特
D. 葛顿纳
38.(单选题)培养( )是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所在。
A. 道德信念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39.(单选题)瑞士心理学家( )早在20世纪30年代研究儿童道德行为判断中的道德规则问题,提出“他律道德”“自律道德”慨念。
A. 班杜纳
B. 皮亚杰
C. 科尔伯格
D. 苏霍姆林斯基
40.(单选题)成就动机的代表人物( )经过研究发现,完成某项具体学习任务所学要的时间与对这项任务的动机水平成正相关。
A. 麦克来兰
B. 阿特金森
C. 斯金纳
D. 布鲁纳
41.(单选题)学与教的过程从宏观上来说包括五个要素,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其中的是( )。
A. 学生与教师
B. 教育行政部门
C. 教学内容
D. 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解析版《★2014年青海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及解析》真题及2218套全国各地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