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018年1月7日长治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中学)(完整版)
2019-08-11 01:15:03 【
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8年1月7日长治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中学)》真题及2218套全国各地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真题预览:

201817日长治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

 1.(单选题)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守的原则是(  )。

 

A. 因材施教

B. 巩固性原则

C. 启发性原则

D. 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

 

 2.(单选题)下列说法并非杜威使用注意教学论的论点(  )。

 

A. 教育即生活

B. 学校即社会

C. 在生活中学

D. 生活即教育

 

 3.(单选题)古希腊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  )。

 

A. 军事体操教育

B. 政治哲学

C. 天文数学

D. 全面发展

 

 4.(单选题)我国把美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  )。

 

A. 1911

B. 1912

C. 1957

D. 1958

 

 5.(单选题)我国颁布施行壬戌学制是在(  )。

 

A. 1902

B. 1903

C. 1912

D. 1922

 

 6.(单选题)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具备(  )。

 

A. 系统的马列主义修养

B. 进深的专业知识

C. 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 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7.(单选题)人们常说的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的劳动具有(  )。

 

A. 连续性

B. 创造性

C. 长期性

D. 示范性

 

 8.(单选题)学校工作必须先坚持以(  )中心。

 

A. 教学

B. 德育

C. 教师

D. 学生

 

 9.(单选题)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  )。

 

A. 知行统一

B. 尊重性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C.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D.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10.(单选题)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是(  )。

 

A. 师生共同参与

B. 学生自愿原则

C.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D. 按照教学计划、大纲规范

 

 11.(单选题)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应该在(  )。

 

A. 了解和研究学生

B.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 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 同家庭、社会密切配合

 

 12.(单选题)奴隶社会学校教育内容六艺是指(  )。

 

A. 诗,书,礼,易,春秋

B. 礼,乐,射,御,书,数

C.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师说,论衡

D. 语数外史地生

 

 13.(单选题)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应为(  )。

 

A. 知,情,意,行

B. 情,知,意,行

C. 行,知,情,意

D. 视具体情况而定

 

 14.(单选题)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制定教育目的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是(  )。

 

A.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B. 毛泽东思想

C. 江泽民的三个代表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5.(单选题)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范畴属于(  )性知识。

 

A. 本体

B. 条件

C. 实践性

D. 一般

 

 16.(单选题)教师把实物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向学生做展示性试验,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获得知识能力,这种方法叫做(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演示法

D. 练习法

 

 17.(单选题)我们所说的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教育所造成的,该观点出自洛克的(  )。

 

A. 《大教学论》

B. 《教育漫话》

C. 《爱弥儿》

D. 《普通教育学》

 

 18.(单选题)以纲要形式编订有关科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被称为(  )。

 

A. 课程目标

B. 课程标准

C. 教材

D. 教科书

 

 19.(单选题)2001年我国启动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是的(  )教育基础课程改革。

 

A. 6

B. 7

C. 8

D. 9

 

 20.(单选题)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属于(  )。

 

A. 内容型策略

B. 形式型策略

C. 方法型策略

D. 综合型策略

 

 21.(单选题)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A. 教学

B. 班级管理

C. 发展学生智力

D. 教书育人

 

 22.(单选题)教师有一定的自我反思能力属于(  )。

 

A. 学科专业修养

B. 职业

C. 能力

D. 人格

 

 23.(单选题)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

 

A. 能力

B. 人格

C. 知识

D. 权利

 

 24.(单选题)在学校教育行为中最终起关键作用的是(  )。

 

A. 学生

B. 教师

C. 教学内容

D. 方法

 

 25.(单选题)在教学中,学生的地位是(  )。

 

A. 教育活动的客体

B. 教育活动的主体

C. 既是客体又是主体

D. 都不是

 

 26.(单选题)教师指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技能做各种练习及巩固知识,形式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是(  )。

 

A. 讲授法

B. 谈话法

C. 练习法

D. 参观法

 

 27.(单选题)老师在教学中从学生那里获得了一些新知识,这种师生特点是(  )。

 

A. 尊师爱生

B. 教学相长

C. 民主平等

D. 人格平等

 

 28.(单选题)教师自我教育能力的核心是(  )。

 

A. 反思

B. 思考

C. 自学

D. 教学

 

 29.(单选题)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

 

A. 最新获得的能力

B. 超目前水平

C. 处于掌握的边缘

D. 已发展原有能力

 

 30.(单选题)“一切人类社会皆有教育,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原始,甚至在高等动物中也有低级形式教育”,这句话折射的教育观是(  )。

 

A. 劳动起源论

B. 生物起源论

C. 心理起源论

D. 神话起源论

 

 31.(单选题)美国学者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源理论深刻揭示了(  )。

 

A. 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B. 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 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D. 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32.(单选题)教育者如果单纯强调人的自然性就会导致(  )。

 

A. 教育万能论

B. 儿童中心论

C. 环境决定论

D. 遗传决定论

 

 33.(单选题)意识的最基本特征是其(  )。

 

A. 自觉性

B. 能动性

C. 目的性

D. 社会历史性

 

 34.(单选题)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人的感觉,这种强调范围称为(  )。

 

A. 感受性

B. 感受阈限

C. 统觉区

D. 最近发展区

 

 35.(单选题)下列关于思维间接性表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对根本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加以反应

B. 在对现实事物认知的基础上,作出某种预见

C. 从部分事物的联系中,找出普遍的,必然的联系

D. 对不在眼前,没有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加以反应

 

 36.(单选题)教师上课时要求学生用耳听、用眼看、用嘴说、用心记,该现象反映了(  )。

 

A. 注意的稳定性

B. 注意的分配

C. 注意的转移

D. 注意的广度

 

 37.(单选题)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了教学原则的(  )。

 

A. 系统性

B. 启发性

C. 思想性

D. 巩固性

 

 38.(单选题)根据研究的目的观察某些特定的行为属于(  )。

 

A. 实况取样法

B. 事件取样法

C. 日记描述法

D. 轶事纪录法

 

 二、多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多选题)教师的职业良心可以包括(  )。

 

A. 恪尽职守

B. 自觉工作

C. 爱护学生

D. 团结执教

 显示答案

 2.(多选题)决定义务的主观因素主要有(  )。

 

A. 先验理论

B. 道德认知

C. 客观世界

D. 客观存在

 显示答案

 3.(多选题)教师热爱学生的内容包括(  )。

 

A. 要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

B. 关心学生、了解学生

C. 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D. 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

 显示答案

 4.(多选题)教育法规定实施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有(  )。

 

A. 教育性原则

B. 效力性原则

C. 民主性原则

D. 强制性原则

 显示答案

 5.(多选题)新课改中教育观念的转变包括(  )。

 

A. 教育功能观的转变

B. 教师观的转变

C. 学生观的转变

D. 评价观的转变

 显示答案

 6.(多选题)学制建立的依据包括(  )。

 

A. 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B. 社会政治的制约

C. 适应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

D. 适应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

 显示答案

 7.(多选题)按照教学单位规模的大小,教学的组织形式有(  )。

 

A. 在线教学

B. 个别教学

C. 班级教学

D. 分组教学

 显示答案

 8.(多选题)关于学校精神文化的基本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认知成分

B. 情感成分

C. 价值成分

D. 理想成分

 显示答案

 9.(多选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工作方针是(  )。

 

A. 优先发展

B. 全面发展

C. 改革创新

D. 促进公平

 显示答案

 10.(多选题)下列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有(  )。

 

A. 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

B. 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C.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D. 团结同事,热爱工作

 显示答案

 11.(多选题)隐性课程具有的特点包括(  )。

 

A. 计划性

B. 内隐性

C. 随机性

D. 不确定性

 显示答案

 12.(多选题)关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有(  )。

 

A. 准确简练

B. 清晰流畅

C. 生动形象

D. 具有科学性

 显示答案

 13.(多选题)心理学研究认为,遗忘的原因可能是(  )。

 

A. 记忆痕迹的消退

B. 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

C. 受到压制

D. 提取的线索不明显

 显示答案

 14.(多选题)教育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表现在(  )。

 

A. 有意识的传达社会经验

B. 具有经济功能

C. 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

D. 人类特有的有意识的活动

 显示答案

 15.(多选题)20世纪的世界教育表现出民主化特征,这是否定(  )。

 

A. 教育的等级化

B. 教育的特权化

C. 教育的专制化

D. 教育的世俗化

 显示答案

 16.(多选题)西周时期的教育的典型特征是(  )。

 

A. 学在官府

B. 政教合一

C. 《论语》《孟子》被奉为经典

D. 政府办国学,民间办乡学,官学私学并立

 显示答案

 三、判断题

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正确”,错误的请选“错误”,全部选“正确”或全部选“错误”,均记为0分。

 1.(判断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和方法是练习法教学。( 

正确

错误

 

 2.(判断题)奴隶社会已经出现教师和学校。( 

正确

错误

 

 3.(判断题)教育对人的发展功能,是教育自己本质特征之一。( 

正确

错误

 

 4.(判断题)我国现代学校及其制度是从西方引进的。( 

正确

错误

 

 5.(判断题)癸卯学制首次规定的中小学六三三分段,现在仍被广泛使用。( 

正确

错误

 

 6.(判断题)学校仪式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一种有效的工具。( 

正确

错误

 

 7.(判断题)学校领导必须以主要精力和时间抓好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正确

错误

 

 8.(判断题)教育的成功,毕竟要以教师的教育艺术在儿童发展的结果中得到体现为标准。( 

正确

错误

 

 9.(判断题)支持因材施教,这是实现提高国民素质这一根本性教育目标的保证。( 

正确

错误

 

 10.(判断题)教师的语言分为书面和体态,其中以书面为主。( 

正确

错误

 

 11.(判断题)观察是教师的基本能力。( 

正确

错误

 

 12.(判断题)我国师生关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的,应该是我国社会民主平等,团结互助新型人际关系的反映。( 

正确

错误

 

 13.(判断题)学生自觉性,自律性发挥的如何,则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的如何的标准。( 

正确

错误

 

 14.(判断题)公正是学生信赖老师的基础。( 

正确

错误

 

 15.(判断题)问题情境是个体面临的刺激模式与其已有结构形式的差异。( 

正确

错误

 

 16.(判断题)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认识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三个方面组成。( 

正确

错误

 

 17.(判断题)教育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为直接目的,为经济服务是其本质的功能。( 

正确

错误

 

 18.(判断题)我国课程计划中的活动课程与杜威所提倡的活动课程无实质性差别。( 

正确

错误

 

 19.(判断题)学习策略是一种程序性知识,由一系列的规则和技能构成。( 

正确

错误

 

 20.(判断题)学生自行外出或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伤害,学校不应承担责任。( 

正确

错误

 

 21.(判断题)苛勒的顿悟说与桑代克的试误说是相互独立和相互排斥的。( 

正确

错误

 

 22.(判断题)教育事业属于公益事业,不以盈利为目的。( 

正确

错误

 

 23.(判断题)《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的论著。( 

正确

错误

 

 24.(判断题)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正确

错误

 

 25.(判断题)正迁移是指顺向迁移,负迁移是指逆向迁移。( 

正确

错误

 

 26.(判断题)负强化和惩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正确

错误

 

 四、简答题

本大题共4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主观题)请简要叙述一堂好课的标准。

 2.(主观题)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是什么?

 3.(主观题)案例一:       张老师在教学时有这样一个令人感慨的现象:他讲课真可谓透彻、明白、卖力,课下督促检查细致、及时、认真,而学生也付出了较大的努力,师生都以为会取得较大的收获和提高,可最终结果却是不尽人意,付出与期待相去甚远。针对这一现象,结合相关理论谈谈张老师应该怎样改变这种状况。

 4.(主观题)案例二: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选自王安石《伤仲永》)试用有关教育理论分析文中所述事例。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解析版《★2018年1月7日长治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中学)》真题及2218套全国各地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8年12月9日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