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预览: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纸上作答)
1、
为了( ),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A、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B、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C、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D、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2、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
A、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B、进行双基教育
C、以学科为主的教育
D、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3、
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
A、充分地传授知识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4、
“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 )。
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大力培养单科独优的尖子生
5、
人民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
A、关爱学生
B、为人师表
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D、团结互助
6、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
A、连续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D、主体性
7、
师德的灵魂是( )。
A、关爱学生
B、提高修养
C、加强反思
D、提高义务水平
8、
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9、
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程类型上它属于( )。
A、环境课程
B、活动课程
C、隐性课程
D、核心课程
10、
下列哪个选项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 )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德育
D、智育
11、
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读写算的基本能力和公民一般教养的课程是( )。
A、基础型课程
B、发展型课程
C、知识型课程
D、工具型课程
12、
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
13、
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知觉
14、
智育中的“智”是指( )。
A、知识
B、知识、技能和智力
C、智力
D、技能
15、
课外校外教育中具有普遍性的组织形式是( )。
A、群众性活动
B、小组活动
C、自发活动
D、个人活动
16、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给学习者提供( )。
A、图表
B、新知识
C、认知框架
D、以上都对
17、
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教学方法是( )。
A、变化
B、改变
C、变式
D、突出
18、
( )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
A、民主平等
B、关心学生
C、以人为本
D、鼓励学生
19、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的是( )。
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主观努力
20、
在“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自我教育
D、社会教育
21、
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是( )。
A、课外校外教育
B、各科教育
C、社会实践活动
D、班主任工作
22、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 )。
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B、对活动的影响
C、对记忆的促进
D、对智力的影响
23、
儿童不能遵守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等表现,一般称作( )。
A、心理异常
B、不适应性表现
C、不良表现
D、问题行为
24、
教师采用“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方式,让学生依靠努力初步解决问题。然后教师把握学生练习中的难点进行讲解,这指的是( )。
A、尝试教学
B、自学辅导教学
C、情景教学
D、暗示教学
25、
( )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思想
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4年天津市南开区教育系统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真题及2975余套全国各地教师招聘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