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nbsp; B.启发教学 C.比较 D.变式
18.当个人的外表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是( )(银川市)
A.宽大效应 B.晕轮效应 C.刻板印象 D.近因效应
19.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称( )(南昌市)
A.课堂凝聚力 B.课堂控制 C.课堂管理 D.课堂气氛
20.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是( )(晋城市)
A.社会风气 B.认知失调 C.态度定势 D.道德认识水平
21.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概括( )(太原市)
A.班、课、室 B.师、生、课
C.师、生、时 D.班、课、时
22.在教育过程甲教师对突发性事件做出迅速,恰当地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 )的特点。(南京市)
A.复杂性 B.创造性 C.师范性 D.主体性
23.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为( )(合肥市)
A.培养自主性 B.培养勤奋感
C.培养主动性 D.培养自我同一性
24.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 )(昆明市)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 B.学生听课的影响
C.后进生的感受 D.人际关系的影响
25.下列哪一说法是夸美纽斯的观点?( )(通化市)
A.美德是否可教
B.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C.“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即教育
D.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的一般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个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正确的答案,请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人题前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来说,有如下功能( )(太原市)
A.作出判断评价 B.信息传递 C.控制
D.激励 E.情感交流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内容包括( )(苏州市)
A.本法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B.父母或其它监护人必须使适龄子女或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C.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被监护人入学
D.国家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
E.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3.下列选项中,属于实验研究法的有( )(长春市)
A.问卷调查 B.随机化现场实验
C.单一个案实验 D.访谈法
4.课程现代化的代表人物( )(杭州市)
A.布鲁纳 B.赞可夫 C.杜威
D.克伯屈 E.瓦•根舍因
5.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湖州市)
A.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 B.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
C.强化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D.认知结构是学习的基础
E.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
6.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 )(株洲市)
A.说理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践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E.指导自我教育法
7.潜在课程主要是指( )(杭州市)
A.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受到的影响
B.教学过程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
C.校风、班风等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的影响
D.学校物质文化所构成的物质文化影响
E.未来社会要求的新科技
8.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有( )(长沙市)
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管理现代化
D.教育方法现代化 E.教育设备现代化
9.班主任应树立自己的威望,影响班主任威信的因素有( )(南昌市)
A.权力因素 B.情感因素 C.才能因素 D.品格因素
lO.下列哪些政策文献作了教师在职培训的法律制度化的规定?( )(湘潭市)
A.《教师则个条例》 B.《教育法》 C.《宪法》
D.《教师法》 E.《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
1.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运用启发性原则?(通化市)
2.简述国外中等学校课程改革理念的趋势。(株州市)
3.简述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南京市)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教学实际说明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长沙市)
2.试论述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广州市)
五、案例分析(本大题20分)
【材料】一个三岁半的小孩口吃,说话结结巴巴,尤其是在人多的时候更是明显。他的父母不断的纠正他,提醒他,可是效果不佳,有时候批评他,甚至吓唬他。现在这孩子越来越沉默了,他的父母真的没有办法了。
请你结合案例,谈谈孩子口吃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长沙市)
五、案例分析。
口吃一般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生理原因,二是心理原因。而造成案例中孩子口吃的主要原因则是心理原因。父母对孩子口吃的态度造成了孩子精神紧张和焦虑,更不愿意说话。因此,要解决孩子的口吃,首先要解除孩子说话时的紧张情绪,并注意消除不良刺激,避免批评和吓唬孩子,另外要加强说话训练,让孩子多动口,才能彻底矫治。
【命题立意】儿童不良行为的矫正,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观点以及教育理念的应用。★★★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制度、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等。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法规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
【错因分析】知识面的拓展及延伸不够。
2.C【解析】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学史的典型事件。★★★★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扎实。
3.C【解析】纲要策略是组织策略的一种,包括主题纲要法和符号纲要法。
【命题立意】考查学习策略的理解及应用。★★★★
【错因分析】对各种策略内涵的理解欠缺。
4.C【解析】《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故曰教学相长也。”
【命题立意】考查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错因分析】知识面不够广。
5.C【解析】多血质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为特征。
【命题立意】考查不同气质类型的特点。★★★★
【错因分析】几种气质类型的掌握及应用上有所欠缺。
6.A【解析】新课程改革提倡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并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模式体现为师生人格平等之上的合作模式。
【命题立意】考查新型师生关系的模式。★★★★
【错因分析】对几种师生关系模式的理解不够明确。
7.D【解析】略。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史上的典型事件。★★★
【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够。
8.C【解析】新课程改革适当减少了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并行的层次结构。
【命题立意】考查三级课程管理的知识。★★★★
【错因分析】新课程改革知识欠缺。
9.A【解析】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目的的内涵。★★★
【错因分析】对教育目的理解不当。
10.D【解析】遗传决定论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命题立意】考查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错因分析】对遗传决定论理解不充分。
11.A【解析】《学记》主张启发式教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灰心,指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
【命题立意】这是启发法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集中体现。★★★★
【错因分析】文言理解偏差或启发式教学理解不充分。
12.D【解析】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命题立意】考查教学方法的应用。★★★
【错因分析】对教学方法理解不足。
13.A【解析】按成绩分班属于安置性测验的类型。
【命题立意】考查几种测验的类型及特点。★★★
【错因分析】对测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