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数量关系共20题,参考时限20分钟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三级等差数列。相邻两项作差得:5,1,-9,-25,-47,(),再次作差得-4,-10,-16,-22,().三级数列是公差为-6的等差数列,则原数列的未知项为-22—6十(-47)+(-72)=-147。故选A。
- 1、一、数字推理。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请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请开始答题:3,8,9,0,-25,-72,()
A.-147
B.-144
C.-132
D.124
-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偶数项:6.8,5.8,4.8,3.8,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奇数项:O.2,-O.8,-1.8,(),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未知项为-1.8+(-1)=-2.8,故选A。
- 2、O.2,6.8,-0.8,5.8,-1.8,4.8,(),3.8
A.-2.8
B.3.8
C.-4.8
D.5.8
-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数列从第四项开始,每一项等于前面三项的和,9=1+3十5,17=3+5+9,31=5+9+17,57=9+17+31,依此规律,原数列的未知项为17+31十57=105。故选A。
- 3、1,3,5,9,17,31,57。()
A.105
B.89
C.95
D.135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子与分母均无明显规律。相邻项作差得到:1/2,1/3,1/4,二级数列的分母是等差数列,则二级数列的下一项为1/5,则原数列的未知项为1/5+19/12=107/60。故选C。
- 4、1/2,1,4/3,19/12,()
A.133/60
B.137/60
C.107/60
D.147/60
-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数列各项均为幂数,即为:10的2次方,8的1次,6的0次方,4的-1次方,底数10,8,6,4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指数2,1,0,.-1也为等差数列,则原数列的未知项为2的-2次方=1/4。故选A。二、数学运算
- 5、100,8,1,1/4,()
A.1/4
B.1/12
C.1/20
D.1/32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2的n次方的尾数是以4个数字(2,4,8,6)周期变化,则2的2008次方的尾数与2的4次方的尾数相同,即为6。3的n次方的尾数是以3,9,7,1周期变化,则3的2008次方的尾数与3的4次方的尾数相同,即为1。该式的个位数是6+1=7。故选C。
- 6、二、数学运算。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试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字关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你可以在草稿纸上运算。请开始答题:2的2008次方+3的2008次方的个位数是几?()
A.3
B.5
C.7
D.9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可用估算法。先估算甲班人数;由题意,甲班比丙班多捐28+101=129(册),而丙班捐书不少于400册。所以甲班捐书在529~550册之间,设甲班人数为z,则529≤1×6+2×7+11(X-3)≤550,即542/11≤X≤563/11,故X可取50或51。即甲班人数为50或51。对照各选项,只有C符合。故选C。
- 7、甲、乙、丙三个班向希望工程捐赠图书,已知甲班有1人捐6册,有2人各捐7册,其余各捐11册;乙班有1人捐6册,有3人各捐8册,其余各捐10册;丙班有2人捐4册,6人各捐7册,其余人各捐9册。已知甲班捐书总数比乙班多28册,乙班比丙班多101册,各班捐书总数在400~550册之间。那么,甲、乙、丙三个班各有多少人?()
A.48,50,53B
B.49,51,53
C.51,53,49
D.49,53,51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X※(4※1)=X※(3×4—2×1)=X※10=3X-2×10=7。则X=9。故选D。
- 8、规定新运算※:a※b=3a-2b。若x※(4※1)=7,则x的值为()。
A.27
B.-7/5
C.7
D.9
-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设超级水稻和普通水稻的平均产量分别为a和b,则有[(1/3)a+(2/3)b]/b=2/3,解得a/b=5/2。故选A。
- 9、某村的一块试验田,去年种植普通水稻,今年该试验田的1/3种上超级水稻,收割时发现该试验田的水稻总产量是去年总产量的1.5倍。如果普通水稻的产量不变,则超级水稻的平均产量与普通水稻的平均产量之比是()。
A.5:2
B.4:3
C.3:1
D.2:1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设第一天的行程为z千米,则有4x+2+4+6=3x+8+10+12,解得x=18,则日的地和营地的距离为4×18+2+4+6=84(千米)。故选C。
- 10、部队组织新兵到野外进行拉练,行程每天增加2千米。已知去时用了4天,回来时用了3天。目的地距离营地多少千米?()
A.54
B.72
C.84
D.92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1~50所有数字的和为[50×(1+50)]/2=1275,1~50能被3整除的数字和为(3+48)×16÷2=408,因此将所有不能被3除尽的数相加,和为1275—408=867。故选C。
- 11、在自然数1~50中,将所有不能被3除尽的数相加,所得的和是()。
A.865
B.866
C.867
D.868
-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8月份平均每立方米为0.88元,说明用气量超过了60立方米。设超出部分的燃气为x立方米,则可列方程:60×0.8+1.2x=(60+x)×O.88,解得x=15。则燃气费为60×0.8+15×1.2=66(元)。故选A。
- 12、某燃气公司按以下规定收取燃气费:如果用气量不超过60立方米,按每立方米0.8元收费,如果用气量超过60立方米,则超过部分按每立方米1.2元收费。某用户8月份交的燃气费平均每立方米0.88元,则该用户8月份的燃气费是()元。
A.66
B.56
C.48
D.61.6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设林子里原有野果为x,林子每周生长的野果量为y,每只猴子每周吃的野果量为x,则有:,x+9y=23×9zx+12y=21×12z,可得,x=72z,y=15z.设33只猴子a周可以吃完,则:x+ay=33az,解得a=4。故选C。
- 13、林子里有猴子喜欢吃的野果,23只猴子可以在9周内吃光,21只猴子可以在12周内吃光,问如果有33只猴子一起吃,则需要几周吃光?(假定野果生长的速度不变)()
A.2周
B.3周
C.4周
D.5周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当甲、乙、丙,丁生产上衣的天数按照7,3,0,7的方案分配时可生产125套衣服。故选D。
- 14、某服装厂有甲、乙、丙、丁四个生产组,甲组每天能缝制8件上衣或10条裤子;乙组每天能缝制9件上衣或12条裤子;丙组每天能缝制7件上衣或1l条裤子;丁组每天能缝制6件上衣或7条裤子。现在上衣和裤子要配套缝制(每套为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则7天内这四个组最多可以缝制衣服()。
A.110套
B.115套
C.120套
D.125套
-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因为是相向而行,所以骑自行车的时间加上电车的时间应为(10+1)×5=55(分钟),又因为电车走全程需15分钟,所以骑自行车的时间为55—15=40(分钟)。故选A。
- 15、有一路电车从甲站开往乙站,每五分钟发一趟,全程走15分钟。有一人从乙站骑自行车沿电车线路去甲站。出发时,恰好有一辆电车到达乙站,在路上他又遇到10辆迎面开来的电车,到站时恰好有一辆电车从甲站开出。那么,他从乙站到甲站共用多少分钟?()
A.40
B.6
C.48.15
D.45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x=400÷(550—250)=4/3分钟;y=400÷(550+250)=1/2分钟,x—y=4/3-1/2=5/6。故选D。
- 16、某学校操场的一条环形跑道长400米,甲练习长跑,平均每分钟跑250米;乙练习自行车,平均每分钟行550米,那么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而行,经过x分钟第一次相遇,若两人同时同地反向而行,经过y分钟第一次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1
B.y—x=5/6
C.y-x=1
D.x-y=5/6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由题意可知“时钟指示2点15分”,那么时针在2点和3点之间,分针指在3点处,因2点和3点之间为30度的夹角,故可排除A、B选项,而分针每走一分钟,时针走0.5度,所以分针走15分钟,时针走15×0.5度=7.5度,故2点15分时,时针和分针所夹的锐角为30度-7.5度=22.5度。故选D。
- 17、时钟指示2点15分,它的时针和分针所成的锐角是()。
A.45度
B.30度
C.25度50分
D.22度30分
-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假设收银台开始付款时有x名顾客,则有:x+60×4=80×4,x=80(名)。收银台开始付款时已有80名顾客等候了,假设开设两个收银台时,付款y小时就没有顾客排队了。则有y×60+80=80y×2,求得y=0.8。故选D。
- 18、物美超市的收银台平均每小时有60名顾客前来排队付款,每一个收银台每小时能应付80名顾客付款。某天某时刻,超市如果只开设一个收银台,付款开始4小时就没有顾客排队了,问如果当时开设两个收银台,则付款开始几小时就没有顾客排队了?( )
A.2小时
B.1.8小时
C.1.6小时
D.0.8小时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应用代人法,假如选择A,那么这时候哥哥的年龄是妹妹的年龄的2倍,二者年龄和为30岁,那么哥哥为20岁时,妹妹10岁。验证一下,妹妹为9岁时候,哥哥19岁,爸爸年龄为33岁,不是3倍关系,所以排除掉。按照这个思路继续验证B、C、D三项即可。故选C。
- 19、爸爸、哥哥、妹妹现在的年龄和是64岁。当爸爸的年龄是哥哥的3倍时,妹妹是9岁;当哥哥的年龄是妹妹的2倍时,爸爸34岁。现在爸爸的年龄是多少岁?( )
A.34
B.39
C.40
D.42
-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根据每人投票的不同可将所有人分为4类:(1)赞成第一议案;(2)赞成第二议案;(3)同时赞成第一和第二议案;(4)伺时反对第一和第二议案。再由容斥原理可得同时赞成第一和第二议案的人数为(476+294)。-(756—169)=183(人)。故选C。第三部分判断推理一、图形推理
- 20、有一成员为756人的儿童会,关于两个议案要投票表决是否赞同。每个人各投一票,则结果为赞成第一议案的有476人,赞成第二议案的有294人;同时反对第一和第二议案的为169人,则同时赞成第一和第二议案的共有( )人。(其中,两个议案每个人都必须投赞成票或反对票)
A.202
B.196
C.183
D.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