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师通过记录课外活动中学生的攻击行为来研究攻击和性别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是:(D) A个案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2.关于有效开发学生的大脑潜能,下列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B) A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给学生提供适时丰富的刺激 B头越大的学生越聪明 C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关系 勇于创新 D任何一个大胆健康的普通人和伟大的科学家之间,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他们的差别只是用脑程度和方式不同。 3.当问及“假如你是校长,你如何对待逃学的学生时”,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想象列出很多种做法。根据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理论,这是因为中学生处于:(C) A感知-动作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 C形式运算阶段 D 前运算阶段 4.下列属于内部动机的是:(B) A为了与外国人沟通学习英语 B喜欢听地道的英语 C为了通过考试学习英语 D为了将来有理想的工作学习英语 5.学生渴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希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活动。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属于:(A) A自我实现的需要 B尊重的需要 C求知的需要 D审美的需要 6.学生学完英语单词后,教师要求他们课后立即背诵,第二天进行检查这里所运用的复习规律是:(D) A 多感官参与 B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C 复习方式的多样化 D 及时复习 7.考试题型中选择题主要要求学生具备记忆中的:(B) A 识记能力 B 再认能力 C 复述能力 D回忆能力 8.人格测验中,下列属于投射式测验的是:(D) A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 B 艾森克人格问卷 C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 D 主题统觉测验 9.下列关于智力测验错误的是: (C) A现行的智力测验所评估的智力代表了与学业成就有关的能力 B智力测验的操作必须规范 C现行智力测验的结果能预测未来事业的成就或生活美满 D智力测验的结果解释必须慎重 10.老师上课前,先要引导学生温习上节课学过的相关内容再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这种做法遵循的迁移理论是:(B) A关系说 B认知结构的迁移观 C形式练习说 D相同要素说 11.老师在讲解“鸟”的概念时,先给出“鸟是长有羽毛的颈椎动物”然后再举出一些鸟的例子这种概念教学的理论是:(D) A同时性扫描 B继时性扫描 C例证--概念法 D概念--例证法 12.老师上课时,发现学生有进步时,点头微笑,发现纪律松散时,用严肃的目光扫视全班同学。从调控课堂心理气氛的措施分析,运用的方法是:(C) A更新教学内容 B与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C增加课堂教学中的情绪 D采用威望理导方式对待学生 13.中学生小明的语文. 化学.英语成绩一般,但几何成绩很好,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小朋友具备较高的:(A) A视觉-空间智力 B人际智力 C语言智力 D音乐智力 14.下列提问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是:(C) A武汉市是否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 B请说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C假如太阳请假,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D什么是心理学 15.学生学习完平行四边形后再学习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学习对学习长方形的影响是:(A) 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逆向负迁移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罗森塔尔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2.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3.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能够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水平与在有能力的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方能完成的学习任务水平之间的区域。 4.气质:是指那些是与生俱来的、由遗传和生理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三.简答题. (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整体性 (2)知觉的选择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2.简述发散性思维的特征的因素? (1)流通性 (2)变通性 (3)独特性 3.简述教师教学效能感的作用? (1),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 (2),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学习 (3),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 4.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⑴问题表征 ⑵定势 ⑶迁移 ⑷情绪与动机 ⑸原型启发 四.论述题:结合实际论述影响学生遗忘的因素。(10分) 答:1.遗忘的过程受时间因素的制约, 2.材料的重要性 3.识记材料的性质 4.识记材料数量和学习程度 5.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 五.案例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案例分析一 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从三个班中将成绩排名后六位的学生抽出来,组成了一个18名的班级,心理学家对这18名学生进行智力测验,发现每一名学生智商都在正常范围于是要求这18 名学生的任课老师对他们做到以下几点; 1)分析他们在学业上失败的原因 2)上课提问时,难度适当 3)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给予鼓励,回答错误的同学给予肯定并耐心纠正错误答案 4)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后来,这18名同学在半年以后学习大有进步,已经不再是差生呢? 问题:请结合以上材料试用动机理论分析 答:(1)正确指导结果归因 (2)充分利用反馈信息 (3)创设适合学生难度的问题情境 (4)运用正强化的方式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案例分析二 小明现在是一名初中生,小学时成绩优秀,并在入初中的入学考试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班级,进入初中后,因学习不适应,渐渐的成绩下降到二十几名这次考试给小明的打击不小,从此,小明来学校时总把衣服的拉链拉得很高,将头藏进衣服里,不愿见人。 问题:1)小明的这种状况属于什么心理现象? 2)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 3)如何帮助小明摆脱困境 答:1)小明面临的是挫折适应问题 2)原因是由于考试失败,小明一直学习成绩很好,不能够接受这次失败 3)可采取的措施: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与思想准备 (2)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抱负水平,即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目标 (3)适度感受挫折,锻炼挫折承受力 (4)帮助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并提出该进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