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TOP

2013年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八)(专家解析版)(十一)
2013-01-15 17:46:20 来源: 作者:91考试网教师考试频道 【 】 浏览:859次 评论: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简答题

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参考答案: 埃里克森构造了一个庞大的人格的毕生发展理论,即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以自我渐成为中心.把个体从摇篮到坟墓的人格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面临着一个核心的心理社会危机。    第一阶段:信任对不信任(0~l.5岁);    第二阶段:自主对怀疑(1.5~3岁);    第三阶段:主动对内疚(3~6岁);    第四阶段:勤奋对自卑( 6~12岁);    第五阶段: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12~18岁);    第六阶段:亲密对孤独(18~30岁);    第七阶段:创生对停滞(31~50岁);    第八阶段:自我完善对失望(5l岁以后)。    
答案解析: 埃里克森构造了一个庞大的人格的毕生发展理论,即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以自我渐成为中心.把个体从摇篮到坟墓的人格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面临着一个核心的心理社会危机。    第一阶段:信任对不信任(0~l.5岁);    第二阶段:自主对怀疑(1.5~3岁);    第三阶段:主动对内疚(3~6岁);    第四阶段:勤奋对自卑( 6~12岁);    第五阶段: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12~18岁);    第六阶段:亲密对孤独(18~30岁);    第七阶段:创生对停滞(31~50岁);    第八阶段:自我完善对失望(5l岁以后)。
1、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参考答案: (1)相似性。相似性的大小主要是由两种任务中含有的共同成分决定的.较多的共同成分将产生较大的相似性,并导致迁移的产生。    (2)原有认知结构。原有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迁移方式。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直接决定迁移的可能性及迁移的程度。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卜几个方面:①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g原有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③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凋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3)学习者的心向与定势。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    此外,诸如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答案解析: (1)相似性。相似性的大小主要是由两种任务中含有的共同成分决定的.较多的共同成分将产生较大的相似性,并导致迁移的产生。    (2)原有认知结构。原有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迁移方式。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直接决定迁移的可能性及迁移的程度。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卜几个方面:①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g原有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③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凋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3)学习者的心向与定势。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    此外,诸如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2、影响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他们不仅用强化来解释学习的发生,而且用它来解释动机的产生。    在他们看来,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而不断强化则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按照这种观点,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由于行为派的强化理论过分强调引起学习行为的外部力量(外部强化),忽视甚至否定了人的学习行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自我强化),因而这一学习动机理论有较大的局限性。    
答案解析: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他们不仅用强化来解释学习的发生,而且用它来解释动机的产生。    在他们看来,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而不断强化则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按照这种观点,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由于行为派的强化理论过分强调引起学习行为的外部力量(外部强化),忽视甚至否定了人的学习行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自我强化),因而这一学习动机理论有较大的局限性。
3、简述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
参考答案: (1)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会投射到学生身上,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都联结起来,从而在师生间产生共鸣性的情感反应,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2)焦虑是教师对当前或预计到对自尊心理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所具有的一种类似于担忧的反应倾向。只有当教帅焦虑适中时,才会激起教师改变课堂现状,避免呆板或恐慌反应,从而推动教师不断努力以谋求最佳课堂气氛的出现。    
答案解析: (1)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会投射到学生身上,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都联结起来,从而在师生间产生共鸣性的情感反应,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2)焦虑是教师对当前或预计到对自尊心理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所具有的一种类似于担忧的反应倾向。只有当教帅焦虑适中时,才会激起教师改变课堂现状,避免呆板或恐慌反应,从而推动教师不断努力以谋求最佳课堂气氛的出现。
4、简述教师的情绪对课堂气氛的影响。
参考答案: (1)信度。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其中包括时间上的一致和评分上的一致性。    (2)效度。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测验测量什么?测验对测量目标的测量精确性和真实性有多大?效度的重要性大于信度.因为一个低效的测验。即使有很好的信度,也不能获得有用的资料。    (3)区分度。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的反应与某种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例如,通过该测验是否能够把学习好、中、差学生的不同学习或能力水平区分开来。    
答案解析: (1)信度。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其中包括时间上的一致和评分上的一致性。    (2)效度。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测验测量什么?测验对测量目标的测量精确性和真实性有多大?效度的重要性大于信度.因为一个低效的测验。即使有很好的信度,也不能获得有用的资料。    (3)区分度。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的反应与某种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例如,通过该测验是否能够把学习好、中、差学生的不同学习或能力水平区分开来。
5、简述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
参考答案:     首先,要了解群体的凝聚力情况。    其次,要帮助课堂的所有的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形成认同感。    再次,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以作为群体的成员而感自豪.形成归属感。    最后,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予赞许与鼓励。使其行为因强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    
答案解析:     首先,要了解群体的凝聚力情况。    其次,要帮助课堂的所有的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形成认同感。    再次,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以作为群体的成员而感自豪.形成归属感。    最后,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予赞许与鼓励。使其行为因强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
6、试述群体凝聚力的培养。

Tags:教育学 历年真题 模拟题 责任编辑:小编01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2年某省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 下一篇2013年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学教育..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