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TOP

2012年某省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试卷(详解版)(六)
2013-01-19 19:31:41 来源: 作者:91考试网教师考试频道 【 】 浏览:650次 评论: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试题答案与详细解析

+++++++++++++++++++++++++++++++++
+++++++++++++++++++++++++++++++++
+++++++++++++++++++++++++++++++++
单项选择题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青少年时期的基本矛盾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矛盾,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1、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青少年时期的发展任务是( )

A.培养勤奋感

B.培养责任感

C.培养自我同一性

D.培养主动性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掌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2、奥苏伯尔根据学习逃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 )

A.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C.技能学习与知识学习

D.概念学习与规则学习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柯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最著名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让孩子们从要帮助一个人、但要打破法律禁忌和不能帮助一个人之间做选择,并通过孩子们的选择对他们的品德发展进行研究。
3、柯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方法是( )

A.对偶故事法

B.两难故事法

C.实验法

D.观察法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题千里提到的两个量表是常用的智力量表。
4、《韦克斯勒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是( )量表。

A.智力

B.人格

C.兴趣

D.图画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一般来说,新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5、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关注的焦点问题.将教师成长分为三阶段。一般来说。新教师最关注的问题是( )

A.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

B.与自我生存有关的问题

C.与学生发展有关的问题

D.与自我实现有关的问题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题干重的状况属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6、缺乏埘他人的关心与同情,缺乏羞耻心与罪恶感。这种心理问题属于( )

A.焦虑症

B.依赖型人格障碍

C.抑郁症

D.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根据心理活动的倾向性。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根据信息加工的参照体现,可以把人的认知方式分为独立型与顺从型。根据反应时间和准确性,可以把人的认知方式分为沉思型与冲动型。而根据问题解决过程的思维特征,可以分为辐合型与发散型。
7、依据心理活动的倾向性,一股把人的性格分为( )

A.独立删与顺从型

B.外倾型与内倾型

C.冲动型与沉思型

D.辐合型与发散型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实物直观是通过直接感知所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模象直观是通过对事物模拟形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直观方式;言语商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学生通过对语言的物质形式的感知技埘语意的理解而进行的直观方式。题干中提到的方法是通过实物进行的直观,因此选A。
8、教帅带领学生观察各种实物、演示各种实验,这种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为(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商观

D.变式直观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题干里提到的方法是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的具体做法是治疗者与求诊者公共设汁一个能引起恐惧感的由轻到重的恐怖事物分级表,然后要求求诊者在放松的状态下逐级训练,等恐惧感消失时,再升级。
9、一个学生怕狗。我们可以让他选看狗的图片、电影.再让他远远观看拴住的狗.让他走近;最后让他摸狗、抱起狗,从而消除他对狗的恐惧。这种心理辅导方法是( )

A.自我控制法

B.系统脱敏法

C.肯定性训练法

D.强化法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指的是某一年龄阶段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10、某一年龄阶段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足心理发展的( )

A.年龄特征

B.本质特征

C.核心表现

D.关键期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练习的过程叫做下位学习。而上位学习是指在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了某中概括程度较低的观念后.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发生的。
11、如果学生一经掌握了“哺乳动物”的相关知识.现在学习“鲸”.当教帅告诉学牛“鲸”是一种哺乳动物时,学生很快就能知道“鲸”具有某些特点,这种学习是( )

A.上位学习

B.下似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试,二是寻求发展。
12、心理辅导的日标有两个:一是学会测试.二是( )

A.心理健康

B.行为矫正

C.克服障碍

D.寻求发展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
13、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

A.讲解

B.观察

C.示范

D.练习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短时记忆的平均容量为7土2组块。
14、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度,其平均数量为( )组块。

A.6±2

B.6±l

C.7±1

D.7±2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学习过程中.最初学习的和最后学习的记忆最好,这就是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15、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

A.痕迹消退说

B.动机说

C.同化说

D.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根据成功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得成:叻,所以他们会选择有所成就的任务,成功概率50%的任务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而避免失败者倾向下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雌的任务,成功概率50%的任务.他们很有可能避免。
16、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率是( )

A.25%

B.50%

C.75%

D.100%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题干是从众的定义。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17、人们对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婴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众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们行动的现象称为( )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感染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苛勒对黑猩猩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后,提出了与当时盛行的桑代克的“试误说”相对立的完形一顿悟说。他是格式塔学派的代表人物。
18、根据埘黑猩猩的实验.提出“顿悟说”的是( )

A.奇勒

B.托尔曼

C.桑代克

D.班杜拉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是少年期,心理自我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为青年初期。
19、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为( )

A.青年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少年期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青少年期包括少年期(11、12~14、15岁)和青年初期(14、15~17、18岁)。因此正确答案为B。
20、在我国。青少年时期一般指( )岁。

A.6~12

B.11~18

C.6~18

D.10~20

Tags:教育学 历年真题 模拟题 责任编辑:小编01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2年10月某省教师资格心理学(中.. 下一篇2013年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学教育..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