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019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与答案解析
2019-01-28 22:51:2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2019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与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教师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会身份认同和角色定位,使其自觉按照角色要求为人处世。这体现了教育的( 

A. 个体社会化功能

B. 个体个性化功能

C. 个体谋生性功能

D. 个体享用功能

正确答案是 A 解析:个体的身份是个人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人所从事的职业与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以其所接受的教育和训练为前提,教育是促进人的职业社会化和身份社会化的重要手段,选择A

 

2、教师要求学生列举砖的用途,某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列举出很多例证,但都在建筑材料范围之内,这表明该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流畅性和变通性方面的特点是( 

A. 流畅性差,变通性差

B. 流畅性好,变通性差

C. 流畅性好,变通性好

D. 流畅性差,变通性好

正确答案是 B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三个特征。思维的流畅性指智力活动灵敏迅速、畅通少阻,能在较短时间内发表较多的观点,它是发散思维的量的指标;思维的变通性是指思维灵活,触类旁通,随机应变,不受功能固着、定势的约束,该学生列举很多例证,流畅性很好,但是变通性差,只列举了建筑材料范围内的用途,故选择B

 

3、让学生按照各自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属于( 

A. 愉快教学

B. 情景教学

C. 个别化教学

D. 理想化教学

正确答案是 C,解析:个别化教学是为了适合个别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和学习进度而设计的教学方法,是为符合该生能力需要而特别设计的教学方案。让学生按照各自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属于个别化教学,选择C项。

 

4、儿童进入学校后,都比较自觉的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采取符合教育要求的礼仪行为方式,逐步接受并适应团体活动,形成相应的文化价值意识和共同的目标意识。同时,还能抵制不良风气和行为方式。学生的这些行为都是通过学校的一系列活动的培养、熏陶出来的,如升国旗。盛大的开学或毕业典礼,校庆活动,授奖仪式以及校徽校歌等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

以上内容属于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  )影响。

A. 学校教育内容

B. 教师

C. 同伴交往

D. 校风

正确答案是 D,解析:本题考查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有很多:遗传、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环境、主观能动性等,其中学校教育中的校风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校风作为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无声的行动命令。儿童进入学校后,在良好的校风感染下,能比较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培养符合规范的行为等。题干中“采取符合教育要求的礼仪行为方式、培养、熏陶等”也能提示“校风”对小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故选择D

 

5、教师在教学时要求学生“一题多解”,是在培养学生的( 

A. 辐合思维

B. 发散思维

C. 常规思维

D. 直觉思维

正确答案是 B,解析:发散性思维是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追求多样性的思维,“一题多解”是典型的发散性思维的例子,故选择B

 

6、学生在学习用公式C=π*d计算直径分别为4.388.70的圆的周长之前,一定已经知道C/d=π=3.14,这样才可以计算出第一个圆周为C1=π*4.38,即C1=4.38*3.14,第二个圆周为C2=π*8.70,即C=8.70*3.14

学生了解π=3.14对于整个解题来说是( 

A. 成熟

B. 学习准备

C. 智力发展

D. 语言发展

正确答案是 B,解析: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题干中,学生掌握π=3.14为进一步的解题做好了准备。故选择B

 

7、学生想参加学校合唱队为学校争光,但又怕耽误时间影响学习。这说明学生现在具有(  )动机冲突。

A. 双趋式

B. 双臂式

C. 趋避式

D. 以上皆非

正确答案是 C,解析:动机斗争可分为四类:(1)双趋冲突是指从自己同时都很喜爱的两个事物中仅择其一的心理状态;(2)双避冲突是指从希望回避的两种事物中必取其一的心理状态;(3)趋避冲突是指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4)多重趋避冲突,即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题干中,学生参加校合唱队有好坏两个方面影响,是典型的趋避冲突,选择C

 

8、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A. 学校教育

B. 知识

C. 迁移

D. 应用

正确答案是 D,解析:本题考查技能形成知识点。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于认知经验的知识,必须实际应用(即经过必要的练习)才可获得。选择D

 

9、提出“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等观点的教育家是( 

A. 陶行知

B. 福禄培尔

C. 陈鹤琴

D. 杜威

正确答案是 D,解析:杜威的现代教育思想与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思想截然对立,其论述教育的本质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故选择D。学习时,注意与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思想相比较,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0、制约课程设计的主要因素有( 

A. 环境

B. 设计者

C. 社会、知识和儿童

D. 政治、经济和文化

正确答案是 C,解析:社会、知识(学科)和儿童(学生)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由此也确立三大主要课程理论流派,故选择C选项。

 

11、教师不再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指定自学材料,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教师解答学生疑问,学生阶段性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并接受考查,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A. 个别教学制

B. 泰勒制

C. 班级授课制

D. 道尔顿制

正确答案是 D,解析:本题考查教学组织形式相关知识。教师每周进行有限的集体教学,然后指定学习内容,学生接受学习任务后,在各专业课堂自学,独立完成作业,然后接受教师考查,又接受新的学习任务,这是一种典型的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由美国道尔顿城的教育家帕克赫斯特提出并试行的。故选择D

 

12、《学记》总结和概括了先秦儒家的教育经验和理论,其中,“亲其师,信其道”主要表明了(  )的作用。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动机

D. 道德意志

正确答案是 B,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相辅相成的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道德认识是指对于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及其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爱憎、喜恶等情感体验);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道德行为是品德形成的最终环节,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

题干中“亲其师,信其道”意思是一个人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强调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故选择B

 

13、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 遗传基

B. 家庭环境

C. 学校教育

D. 社会人文地理条件

正确答案是 C,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儿童身心发展因素的地位,其中,遗传基因为儿童身心发展提供一种可能,不起决定作用;环境为儿童发展提供多种可能;学校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家庭环境是最早影响儿童的因素。故选择C

 

14、在经典的心理旋转实验中因变量是( 

A. 反应时间

B. 旋转角度

C. 再认数量

D. 回忆数量

正确答案是 A,解析:心理旋转实验是研究表象操作性特点的经典实验,试验中R字符实验的自变量有两个:旋转的角度和字母正反,因变量是反应时。故选择A

 

15、以下传统识字教材按编写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急救篇》、《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

B. 《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急救篇》

C. 《三字经》、《百家姓》、《急救篇》、《千字文》

D. 《急救篇》、《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

正确答案是 D,解析:《急就篇》是西汉元帝时(48~前33)黄门令史游作;《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三字经》相传为南宋王应麟编,后人依次增搜索补,选择D

 

161969年,美国科学院召开了改进中小学自然科学教育的会议,从而掀起了60年代以加强基础学科教学、编写新教材、注重学科概念与体系为核心的课程改革运动,这场运动所体现的教育思潮是( 

A. 改造主义教育

B. 要素主义教育

C. 结构主义教育

D. 永恒主义教育

正确答案是 C,解析: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日趋集中,这一时期,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重视结合教学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60年代初,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结构主义教育思潮,从而掀起了60年代以加强基础学科教学、编写新教材、注重学科概念与体系为核心的课程改革运动,选择C项。

 

 

17、在一次考试中,若50人中只有5人通过某一测试题目,那么该题的难度为( 

A. 10%

B. 45%

C. 55%

D. 90%

正确答案是 A,解析:本题考查项目难度的计算公式,难度,顾名思义,是指项目的难易程度。难度的指标通常以通过率表示,即以答对或通过该题的人数百分比来表示:P=R/N×100%,其中P代表项目难度,N为全体受测者人数,R为答对或通过该项目的人数,故本题选A。需要注意的是,难度值(P值)越大,表示通过人数越多,测验难度也越小。

 

18、学生们熟悉的一首歌,不同的人、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学生们仍然能知觉出这首歌,这种现象体现了直觉的( 

A. 选择性

B. 整体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正确答案是 B,解析:知觉的整体性是指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并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题干中不同的人选择B。这里不要考生易错选成D项,知觉的恒常性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条件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象仍相对不变。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大小知觉恒常性;明度和颜色的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方位恒常性。

 

19、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时代特征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具有( 

A. 创新精神

B. 艰苦奋斗的精神

C. 团结协作的精神

D. 革命传统精神

正确答案是 A,解析:《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的教育方针(1999),《决定》对我国的教育方针做了新的表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故选择A

 

20、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灵活性、自愿性和( 

A. 自主性

B. 随意性

C. 规范性

D. 强制性

正确答案是 A,解析: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有: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性;活动内容上的实践性;学生在课外活动上的自主性;活动内容上的广泛性和多样性,故本题选择A

 

 

21、小学生喜欢亲近老师,渴望得到夸奖,这种需要属于( 

A. 生理需要

B. 安全需要

C. 归属与爱的需要

D. 自我实现的需要

正确答案是 C,解析: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关心,是一种归属感和爱的需要的体现,故选择C

 

22、认为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组先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重演的心理学家是( 

A. 霍尔

B. 蒙台梭利

C. 斯宾塞

D. 桑代克

正确答案是 A,解析:游戏伴随着儿童发展,儿童在游戏中成长。游戏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关注着儿童游戏的行为,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游戏理论。

剩余精力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思想家、心理学家斯宾塞,主张游戏是人的机体内部的剩余的力量产生的;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霍尔认为,游戏是复演祖先的生活史,是遗传活动的表演,游戏是重复祖先的进化过程;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游戏是学习行为,遵循效果律和练习律,并受到社会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响;蒙台梭利作为意大利第一位女性教育家,她提出游戏是促使幼儿生理的正常发展,使他们的日常生活动作熟练化的重要手段。故选择A

 

23、在儿童学习语言的问题上,颜之推认为应该( 

A. 重视学习通用语言

B. 重视学习本地方言

C. 尽可能掌握多种方言

D. 尽可能掌握不同阶段的语言

正确答案是 A,解析:我国古代教育家颜之推认为语言的学习应该成为儿童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家庭教育中,子女学习正确的语言,是做父母的重要责任。一事一物、不经查考、不敢随便称呼。学习语言注意规范、不应强调方言,要重视通用语言。

 

24、奥苏贝尔针对讲解式教学提出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使用该策略的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 

A. 比较组织

B. 观念固着点

C. 关系类属者

D. 符号中介物

正确答案是 B,解析:先行组织者的作用就是在学习者能够有意义地学习新内容之前,在他们“已经知道的”(原有观念)和“需要知道的”(新概念、新知识)之间架起桥梁,从而使原有观念能对新概念、新知识真正起到固定、吸收作用(成为新知识的“固着点”),即实现认知结构的同化。选择B

 

 

 

25、王老师在教学“圆的周长”时,讲述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计算圆周率上的卓越贡献,同学们感到很自豪,王老师遵循的数学原则是( 

A. 启发性原则

B. 巩固性原则

C. 因材施教原则

D. 科学性与思想相统一原则

正确答案是 D,解析:题干中的自豪感,也是教师向学生传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现的是思想性,选择D项。

 

26、下面哪种表现反映了罗森塔尔效应?( 

A. 老师让背书,学生认真地背书

B. 老师对学生说:“你很聪明,只要认真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结果这个学生成绩提高了

C. 学生犯了错误,老师批评了他

D. 老师穿得很漂亮,发现学生们在课堂上配合得很积极

正确答案是 B,解析:教师对学生寄以期待,学生就会发生相应于这种期待的效应。罗森塔尔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将之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只有B项符合。

 

27、“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句话出自( 

A. 《大学》

B. 《论语》

C. 《学记》

D. 《孟子》

正确答案是 C,解析:《礼记·学记》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选择C

 

28、按照治理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是指智商至少要达到(  )的儿童。

A. 160

B. 150

C. 140

D. 130

正确答案是 C,解析:心理学智力测验中,一般把智商高于140的儿童叫做超常儿童,选择C

 

29、通常所说的备课要“备”,出了要钻研教材、设计教材之外,还包括( 

A. 研究学生

B. 检查作业

C. 设计评价

D. 知道学法

 

 

正确答案是 A,解析:备课的三项工作:(1)备教材;(2)备学生;(3)备教法(备教学进度计划),题干中分别给出了钻研教材和设计教法,故选择A

 

30、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人类记忆和遗忘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告诉我们,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的。根据这一特点,及时复习能防止学习之后的快速遗忘。所谓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A. 当天复

B. 考试前复

C. 一周之后复

D. 学习结束立刻复

正确答案是 D,解析:德国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研究得出了遗忘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遗忘在识记后立即开始,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得很快,学习20分钟后,遗忘率达到42%,随着时间的进展逐渐缓慢,所以要在学习结束后立刻复习,故选择D

 

31、皮亚杰认为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累积过程,而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可以将其划分为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其中,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A. 前运算阶段

B. 感知运动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正确答案是 A,解析:处于前运算阶段(2-7岁)的儿童和上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相比,思维有了质的飞跃。这一阶段儿童认知发展主要特征为:

①儿童的概念是具体的、动作的,而非抽象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②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泛灵论;

③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故选择A

 

32、“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出现在人生的( 

A. 青年期

B. 少年期

C. 儿童期

D. 幼儿期

正确答案是 B,解析:初中生年龄大致处于1112岁到1415岁,这一阶段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两个转折阶段之间,心理发展在短期内出现剧烈的变化,这一时期又叫危险期或转折期,也称为“少年期”,选择B

 

33、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从其本质上来看主要体现为( 

A. 人—物关系

B. 授—受关系

C. 朋友关系

D. 人—人关系

 

 

正确答案是 D,解析:师生也是人这一个体的具体化,故而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人关系,选择D

 

34、教师通过语言传授和示范操作,使学生接受、掌握系统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方法组合形式是( 

A. 传授—接受教学

B. 传授—发现教学

C. 问题—发现教学

D. 问题—接受教学

正确答案是 A,解析:教师通过语言传授和示范操作,使学生接受、掌握系统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方法组合形式是对传统的传授—接受教学的典型描述,故选择A

 

35、“如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而不闻其臭。”这种现象属于( 

A. 感觉适应

B. 感觉对比

C. 感觉后像

D. 联觉

正确答案是 A,解析:感觉适应是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为视觉适应、听觉适应、嗅觉适应、味觉适应等,题干中的名言是嗅觉适应的典型表达,故选择A。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例如,吃过糖之后吃橘子,会觉得橘子特别酸;感觉后像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联觉是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如红色给人以热烈的感觉、紫色给人以高贵的感觉。

 

36、为避免灌输与说教而大量使用道德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角色认知和主动思考的德育模式,除道德认知发展模式外,还有( 

A. 体谅模式

B. 价值澄清模式

C. 社会学习模式

D. 集体教学模式

正确答案是 B,解析:价值澄清模式是避免观点说教并促使人们在确定价值观方面使用有道理的推理。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澄清价值观。本题选择B

 

37、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是错误的再认与回忆。遗忘有时会导致尴尬,使自己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出现错误,但遗忘也是正常记忆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的理论是( 

A. 痕迹衰退说

B. 干扰说

C. 动机说

D. 调节说

正确答案是 C,解析:压抑说又称动机说,此种学说认为许多遗忘的发生既不是由于记忆的衰退也不是由于经验的干扰,而是因为个人常常压抑痛苦的记忆,题干中的“遗忘是因为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体现这一理论,故选择C

 

38、我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年。

A. 1978

B. 1986

C. 1988

D. 1992

正确答案是 B,解析:本题考查教育法律法规知识,19864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这也是最重要的一部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在20066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于2006 91日起施行。故选择B

 

39、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出版的( )被看作是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A. 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

B. 杜威 《民主主义教育》

C. 马斯洛 《教育漫画》

D.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正确答案是 D,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代表著作及其地位。在教育学的创立阶段,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近代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而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科学教育学的建立,是现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B选项中,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论述了与赫尔巴特相对立的教育思想——强调“新三中心”,是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C选项中,《教育漫话》是洛克的著作。故选择D

 

40、问题解决是重要的思维活动过程,也是思维的目的。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  )是其首要环节。

A. 理解问题

B. 提出假设发现问题

C. 发现问题

D. 检验假设

正确答案是 C,解析:问题解决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发

现问题是首要环节。故选择C

 

41、如今的孩子很小就接受了各种各样新鲜的事物,脑子里千奇百怪的东西很多。有时候,他们会在课堂上或课下向你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你在课堂上讲太阳和月亮,有的孩子便会问:“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才出来?”对这样的问题还能勉强回答,但有些孩子向你提的问题,真的难以回答。比如,有的孩子会冷不丁地问你:“老师,什么叫酷毙了?”“老师,怎样才能当上还珠格格?”于是一些教师就会认为,或许我真的年纪大了,不再适合当老师了。面对这些老师的困惑,你认为他们是缺乏( 

A. 高尚的师德

B. 现代人的素质

C. 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

D. 掌握教育科学和教育能力

 

正确答案是 C,解析:题干中老师对学生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的疑惑,并因此产生对自己职业的质疑,是该教师自身缺乏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体现。新型教师们应该与时俱进、掌握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各方面的才能,方能更好践行终身学习,更好的教书育人。故选择C

 

42、小学生为了得到老师、家长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认真学习,这说明学生具有(  )的学习动机。

A. 认知内驱力

B.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 附属内驱力

D. 社会内驱力

正确答案是 C,解析: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在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其中,附属内驱力是为获得长者(家长、教师等)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做好的需要。故选择C

 

43、学生家长薛女士说,转学不到一学期的8岁儿子小明和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以往由于喜欢做小动作,小明没少挨老师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到新学校后不久,小明在课堂上时又忍不住做起了小动作,被老师发现了。新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以后,每次新老师走过小明身边,如果小明没做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很快,小明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心大增。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新老师十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以(  )的特点

A. 无意注意为主

B. 有意注意为主

C. 无意思维为主

D. 逻辑思维为主

正确答案是 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8岁的小明处于大致处于小学低年级学段,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且以无意注意为主。故选择A

 

44、著名的“白板说”是由英国著名学者(  )提出的

A. 卢梭

B. 斯宾塞

C. 洛克

D. 培根

正确答案是 C,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代表人物观点,英国哲学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他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故选择C

 

45、人的躯体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分别位于( 

A. 顶叶、颞叶、枕叶

B. 顶叶、枕叶、颞叶

C. 颞叶、枕叶、顶叶

D. 颞叶、顶叶、枕叶

正确答案是 B,解析:在大脑两半皮层上各有3条主要沟裂,将大脑分为四叶,包括额叶、顶叶、枕叶、颞叶。运动区位于中央沟之前的额叶,是支配身体运动的神经中枢;躯体感觉区位于顶叶的上部,是支配身体各种感觉的神经中枢。视觉区位于枕叶,是支配视觉的神经中枢;听觉区位于颞叶,是支配听觉的神经中枢。选择B

 

46、对学生来说,由于知识基础的差异和个性品质的不同,对课程也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新课程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就让很多学生不知所措。一个班通常至少也有四五十人,要进行有效的合作探究。难度很大。根据上课教师的分析,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那些主动性强的学生是受益的,但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跟着走或跟不上,于是,在众多的课堂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只能做在旁观看,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两极分化。对于新课程改革遇到的这个问题,你认为一下哪种作法是合适的?( 

A. 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同时,注重个体差异,加强个别指导

B. 课堂教学不再进行研究性学

C. 按照性格不同,在每组中既有性格外向的学生也有性格内向的学生

D. 在研究性学习的课堂只关注主动性强的学生,其他学生另找培养的方法

正确答案是 A,解析:新课改提倡教育要针对全体学生,不应该有所偏向。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是一种主动性很强的学习方式,题干中,大多数学生因为性格、能力等原因不能很好的参与学习过程,对此老师要真题个体差异,加强个别指导,因材施教。选择A项。

 

47、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问老师:“老师,火星上有人吗?火星上有动物吗”这位老师很不满意的说:“你懂什么,听老师的就行了,你呀,经常在课堂上打岔,这是不礼貌的!今后不能这样。”学生听了心理鼓着气坐下了,这位老师违背了(  )的教学原则。

A. 启发性

B. 系统性

C. 巩固性

D. 因材施教

正确答案是 A,解析:该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遭到了老师严厉的批评,这样既压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打击了学生学习主动

性和积极性,造成学生“鼓着气”坐下,老师的这种做法压抑了学生个性、抑制了学生的好奇心,违背了启发性教学原

则,故选择A

 

48、在概念形成的策略中,记忆负担最轻的是( 

A. 保守性聚焦

B. 冒险性聚焦

C. 同时性扫描

D. 继时性扫描

正确答案是 A,解析:概念形成的策略中,聚焦策略或整体性策略:这种策略将首次获得的肯定例证中的部分属性作为初始假设,然后经过验证剔除无关的属性,逐步聚焦到关键属性;若每次验证仅选一种属性,则称为保守性聚焦;若将所有可能的假设都同时保存在记忆中,并逐一排除错误假设,为同时性扫描;若每次试验中只采取一种假设,并逐一验证,则称为继时性扫描。可见,采用保守型聚焦,记忆的负担最轻,故选择A

49、对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研究发现,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具有预见性,并以(  )为中心。

A. 教材

B. 学生

C. 考试

D. 目标

正确答案是 B,解析:本题考查新手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比较,在课前计划中,专家型教师的课前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只突出课的主要步骤和教学内容,不涉及细节,修改与演练大都在正式计划时间之外。而新手型教师在制定课前计划时往往依赖于课程目标,不会随着课堂情景的变化来修改课前计划。因此,选B。考生在复习新手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区别时,要从课前计划差异、课堂教学过程差异、课后评价差异三方面进行比较。

 

50、王老师是一位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非常高,他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他经常要求学生不要讲脏话;不要乱扔废纸;不能不尊重同学等等。而王老师却在讲课情急时,常常“笨猪”、“猪脑子”不绝于耳;粉笔头随意扔在地面……虽然王老师没少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但是,班上说脏话、讲粗话、纸屑杂物随处可见。王老师对此百思不得其解。看到以上案例,你认为,王老师的工作不符合教师劳动的(  )特点。

A. 复杂性

B. 创造性

C. 长期性

D. 示范性

正确答案是 D,解析: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任何一个教师,不管他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不管他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他都在对学生进行示范。材料中的王老师不能以身作则,即使对学生批评、惩罚,也收效甚微,正是说明教师示范的重要性。

 

51、目前,我国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英语”课程属于( 

A. 活动课

B. 综合课程

C. 学科课程

D. 融合课程

正确答案是 C,解析:活动课程,是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学科课程是指从各门科学领域选择部分内容,门别类地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武士七技”都是学科课程,目前,我国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英语”课程也都属于学科课程;融合课程是综合课程的一类;故选择C

 

52、想象力是人脑对已有的(  )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A. 经验

B. 知识

C. 客体

D. 表象

正确答案是 D,解析:本题考查想象的含义,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故选择D

 

53、在儿童熟悉了“飞机”、“火车”、“自行车”的概念后,再学习“交通工具”的概念,这种学习称为( 

A. 上位学

B. 下位学

C. 组合学

D. 接受学

正确答案是 A,解析:奥苏泊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就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其中,原有观念和新观念之间有三种关系,即下位学习(或称类属学习)、上位学习(或称总括学习)和并列学习(或称组合学习)。题干中,再学习“交通工具”是一种上位概念,选择A项。

 

54、课堂上有位同学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之一起哄笑这位同学,该生从此在课堂上不再发现问题,也不敢主动回答问题了。请你从案例出发,分析该教师的行为违反了(  )的规律

A.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 教师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

C.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结合

D. 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相结合

正确答案是 B,解析: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相结合规律启示我们:

第一,承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二,承认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第三,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材料中,该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指正”正是学生主动性的体现,教师对此行为应该正确引导,而不应该压抑甚至打击,这样也极其利于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是师生关系。故选择B

 

55、下列现象中尚未发生学习的是(

A. 杯弓蛇影

B. 蜜蜂采蜜

C. 望梅止渴

D. 老马识途

正确答案是 B,解析:广义的学习包含动物的学习和人类的学习,指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蜜蜂采蜜是动物的本能行为,生而具有的,不属于学习,其他三项都是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习得的,故选择B

 

56、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指出学龄期的教学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价值,其理论“最近发展区”的含义是( 

A. 明天要达到的水平

B. 经过努力可达到的水平

C. 很快要达到的水平

D. 永远达不到的水平

正确答案是 B,解析:“最近发展区”是维果茨基提出的概念,维果斯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

水平,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它是指个体通过努力可达到的水平,故选择B

 

57、根据精神分析的理论,不属于潜意识的是( 

A.

B. 注意

C. 口误

D. 笔误

正确答案是 B,解析:潜意识是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主要研究内容。弗洛伊德认为正是潜意识,而不是意识控制影响并控制我们日常行为,虽然潜意识不为人所了解,但是日常生活中的“过失行为”,比如口误、笔误、听错、忽然的遗忘、梦等都是典型的潜意识反应,也被称为“弗洛伊德式错误”。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贯穿于心理过程的心理状态,不是潜意识,故选择B

 

58、某学生很怕猪,老师先让他看猪的照片与猪的,再让他看关在笼子中的猪,最后让他摸猪、抱猪,帮助他消除对猪的恐惧反应,这种改变行为的方法属于( 

A. 行为塑造法

B. 系统脱敏法

C. 松弛训练法

D. 认知疗法

正确答案是 B,解析:行为塑造法是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系统脱敏的含义是指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全身松弛法,或称松弛训练,是通过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对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气愤;认知疗法是指艾里斯曾提出理性情绪辅导方法,他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他提出了一个解释人的行为的ABC理论。题干表述是逐渐改变对猪的恐惧,属于系统脱敏法,选择B

 

59、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当学生从事较容易的作业时,教师应使其心理紧张程度控制在( 

A. 较高的水平

B. 较低的水平

C. 初始的水平

D. 中等水平

正确答案是 A,解析: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

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60、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1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 自主感对羞耻感

B. 主动感对内疚感

C. 勤奋感对自卑感

D.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正确答案是 C,解析:611岁是小学阶段的儿童,这一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勤奋感。这是儿童进入学校掌握知识、技能的时

期,儿童在这个时期第一次接受社会赋予他的期望去完成社会任务。故选择C

 

61、小学教师引导学生按偏旁部首归类识字,所运用的教学策略是( 

A. 精细加工策略

B. 资源管理策略

C. 组织策略

D. 复述策略

正确答案是 C,解析:组织策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归类策略,用于概念、词语、规则等知识的归类整理;一种是纲要策略,主要用于对学习材料结构的把握,题中“按偏旁部首归类识字”是一种归类策略,故选择C

 

62、对被评价对象做出鉴定、区分等级、了解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属于( 

A. 针对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总结性评价

D. 相对性评价

正确答案是 D,解析:对被评价对象做出鉴定,区分等级,了解被测对象所处位置,了解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都是相对性评价的功能,故选择D

 

63、“谈虎色变”是( 

A. 第一信号引起的条件反射

B. 第二信号引起的条件反射

C. 第一信号引起的无条件反射

D. 第二信号引起的无条件反射

正确答案是 B,解析:由各种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的具体信号引起的反射,叫做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由抽象的语

言文字引起的条件反射叫做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谈虎色变”是由言语而不是具体信号引起的条件反射,

故选择B

 

64、教育必须全面发展,它的核心内涵是( 

A. 个性的自由发展

B. 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

C.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D. 学生各门功课成绩均好,不偏科

正确答案是 B,解析:“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完整发展”,即人的各种最基本或最基础的素质必须得到完整的发展,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把人的基本素质分解为诸多要素,即培养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获得完整发展。故选择B

 

65、教学目标是当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将教学目标分成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的教育学家是( 

A. 布鲁姆

B. 奥苏贝尔

C. 杜威

D. 布鲁纳

正确答案是 A,解析: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出《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

目标三大类。故选择A

 

66、赫尔巴特教育过程分别为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三个部分,即( 

A. 纸笔、教学和训育

B. 兴趣、教学和训育

C. 联想、教学和训育

D. 管理、教学和训育

正确答案是 D,解析:为完成教育目的,赫尔巴特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即儿童管理、教学和道德训练,故选择D

 

67、下列选项中,属于意义识记的行为是( 

A. 小明通过阅读成语故事记住了大量成语

B. 小明利用课间的时间记住了圆周率小数点后3位数字

C. 小明按照历史的先后顺序记住了许多历史事件的年月日

D. 小明通过诵读法记忆并掌握英语单词

正确答案是 A,解析:意义识记是指在对材料进行理解的情况下,根据材料的内在联系,运用有关经验所进行的识记。其特点在于对识记材料的领会、理解。A选项属于通过弄清成语本身意义、来源的基础上进行的识记,是“意义识记”的一种表现形

式,故选择A

 

二、多选题

1、下列观念中,与“认知结构”含义相同的是( 

A. 赫尔巴特的“统觉团”

B. 托尔曼的“认知地图”

C. 布鲁纳的学科结构  

D. 皮亚杰的“图式”

正确答案是 ABD,解析:本题考查学习理论中不同流派提出的术语比较。认知结构是指个体过去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概括的一般方式或经验所组成的观念结构。不同心理学家对此有不同的解释,如赫尔巴特的“统觉团”、托尔曼的“认知地图”、皮亚杰的“图式,而布鲁纳的学科结构是认知结构的具体化,故选择ABD

 

2、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有( 

A. 新的职位渴求

B. 去人格化

C. 个人成就感低

D. 情绪耗竭

正确答案是 ABCD,解析:职业倦怠是一种与职业有关的综合症状,其主要特点是对服务对象的退缩和不负责任,情感和身体的衰竭,以及各种各样的心理症状。职业倦怠一般包括三个方面:情感衰竭、去人格化、无力感或低个人成就感。具体常见症状表现有三种:对工作丧失热情、情绪烦躁、易怒、对前途感到无望、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工作态度消极、对服务或接触的对象没耐心;对自己的工作的意义或价值评价下降,常常迟到早退,甚至开始打算跳槽甚至转行。

 

3、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的关于人类学习的理论:“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 

A. 效果律

B. 准备律

C. 运动律

D. 练习律

正确答案是 ABD,解析:桑代克根据其实验提出了三条主要的联结学习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4、“环境决定论”完全否定了( 

A. 遗传作用

B. 教育的价值

C. 家庭的影响

D. 人的能动性

正确答案是 AD,解析:“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故注重教育的价值、家庭的影响和文化的功能,而否定了遗传的作用和人的能动性。

 

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通过()体现出来的。

A. 知识观

B. 学习观

C. 教师观

D. 学生观

正确答案是 ABD,解析:作为其学习理论的基础性假设,建构主义对知识、学习的实质、对于学习者的经验世界提出新的认识。

第一,知识观: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第二,学习观: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情境性、社会互动性和主动建构。

第三,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第四,教学观:情景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

故选择ABD

 

三、判断题

 

1、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A.

B.

正确答案是 A,解析:学习程度。如果学习达到刚刚能够掌握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就是过度学习(过度学习的程度为150%)。过度学习要比刚能背诵的记忆效果要好。当然过度学习也有一定的限度,否则造成精力和时间上的浪费,故表述正确。

 

2、民主型和放任型的教师领导方式是有利于课堂良好气氛的形式。

A.

B.

正确答案是 B,解析:放任型的教师领导方式是以无序、随意、放纵为其心态和行为特征的,是一种不利于课堂良好气氛的形式。

 

3、创造性是少数人的天赋,一般人不可能有。

A.

B. ‍

正确答案是 B,解析:创造性思维是受环境、智力和个性特点等因素影响的,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后天培养和训练的结果,常人可通过学习和训练而提高。

 

4、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A.

B.

正确答案是 A,解析:教学与教育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教育。

 

5、画线是阅读时常用的一种精细加工策略。

A.

B.

正确答案是 B,解析:画线一种常见的复述策略,此外,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多种感官参与、采用多种形式复习、适当的过度学习都属于复述策略。

 

6、著名心理学家杰罗姆·凯认为冲动型认知方式的特点是反应快、精确性差。

A.

B.

正确答案是 A,解析:杰罗姆•凯根(JeromeKagan),等人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认知风格:冲动型和沉思型,它们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问题的思考速度上。

 

7、感受性是指人的感受器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与感觉阈限限有密切关系,两者呈反比例关系。

A.

B.

正确答案是 A,解析: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两者之间成反比关系。

 

8、班会活动是班主任进行教育活动的辅助手段。

A.

B.

正确答案是 B,解析:班会活动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班主任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是培养优良班集体的重要方法,也是养成学生活动能力的基本途径。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正式施行的时间是1994年。

A.

B.

正确答案是 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自一九九四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10、一般平行四边形有关内容的掌握影响菱形的学习,这属于自上而下的垂直迁移。

A.

B.

正确答案是 A,解析:垂直迁移又分为自下而上的迁移和自上而下的迁移。自下而上的迁移指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影响着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的学习;自上而下的迁移指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影响着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的学习。题干中处于上位概念的“平行四边形”的学习有助于下位概念“菱形”的掌握是自上而下的垂直迁移。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或扫描下方91考试网二维码即可下载全套事业单位备考资料!祝会员朋友早日金榜题名!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学生与教育》..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