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2015年05月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讲解与练习
2015-05-25 18:34:2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91考试网提醒您关注最新招考信息:

【典例解析】

【例1】 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且焉置土石

B.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不复出焉

^91考试网专家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焉”的用法。“公将焉之”中的“焉”作疑问代词,相当于“哪里”。B中的“焉”是为“在那里”;C、D中的“焉”用在句末,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只有A句中的“焉”与题干中的“焉”用法相同。

答案:A。

【例2】 下面句中[ ]中的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B.[其]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其]道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环而攻之[而]不胜

D.祗 辱于奴隶人[之]手 学而时习[之]

^91考试网专家解析:此题将虚词与实词放在一起综合考查,实词考查的是一词多义现象,虚词考查的是意思及用法异同的现象。意思及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C。

答案:C。

【例3】 “而”表示前后词句并列、承接、递进、修饰、转折等关系,说出下列句中“而” 的用法。

①日出而林霖开 ②朝而往,暮而归

^91考试网专家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而”的用法,题干中已将而的主要用法列举出来,解题时我们要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分析“而”在句中的意义。①句中的“而”表承接;②句中的“而”表修饰 。

【例4】 下列句中的“以”,跟“以杖击之”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徐喷以烟           

D.不以千里称也

^91考试网专家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以”的用法。A中的“以”用作连词,表示顺承,意为“来”;B中的“以”用作介词,意为“凭,靠”;C中的“以”用作介词,意为“用,拿”;D句中的“以” 用作介词,意为“按”。题干中“以杖击之”的“以”的意义和用法与C句相同,用作介词,意为“用,拿”。

答案:C。

【例5】 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之:二世杀之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B.以: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 杀之以应陈涉

C.其:百姓多闻其贤 惧其不已也

D.为:项燕为楚将 皆次当行,为屯长

^91考试网专家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对“之、以、其、为”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分析把握能力。A项中“之”皆为人称代词,分别代指“扶苏、愚公”。B项中第一个“以”可译为“把”,作介词;第二个“以”可译为 “来”,连词。故选项为B。C项中的“其”皆为人称代词。D项中的“为”皆是动词,可译为“是” 和“做”。

答案:B。

【例6】 下列[ ]中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居[庙堂]之高(指朝廷)

B.[是]进亦忧,退进亦忧(这样)

C.先天下之忧[而]忧(然而)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的)

^91考试网专家解析:此题把实词与虚词融合起来考,也是比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较常见的,题干要求选择有误的一项,正确的选项应为C,“而”在这里应为顺接,而不能解释为“然而”。

答案:C。

【例7】下列[ ]中的虚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若]啸呼状   貌[若]甚戚者

B.若听茶声[然]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C.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   陈胜[者],阳城人也

D.中峨冠[而]多髯者   感极[而]悲者矣

^91考试网专家解析:这道题综合考查了四个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它们的意义,找出不同的一项,应为C,其中第一句可译为“……的人”,第二句,则与“也”连用,表示判断,可译为“是”。

答案:C。

【例8】 对下列句子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师败绩 (齐军大败)

B.公将驰之 (鲁庄公要下令驱车追赶齐军)

C.夫战,勇气也 (打仗,要靠勇气)

D.夫大国,难测也 (大国兵多将广,难以测量)

^91考试网专家解析:此题答案为D。这道题目虽然考查的是句子的理解,但这其中“之”、“夫”、“也”等虚词还是极为关键的,这些虚词不理解,句子是意思就难以理解。

答案: D。

本文来自^91考试网教师考试网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A danger foreseen is half avoided. 预见隐患犹如防患一半.
Catch your bear before you sell its skin. 抓到熊再卖皮.
Tags:中小学 教师 招聘 考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5年05月教师招聘历史学科知识..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