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2015年06月教师招聘教育学必考人物――苏格拉底
2015-06-12 19:59:1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对于教师招聘考试大纲,教育学的相关知识点中,会涉及到很多人物,每个人物又会有一些著作,会有很多主张,那么,如何准确记住这些人物并且能够在考试中正确做出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记忆的时候可以结合这些人物的一些相关事迹来记忆,相当于看了一些名人轶事,既能够让大家在学习过程中放松心情,又能够记住知识点,一举两得。这次主要给大家讲解教育学萌芽时期的希腊的三位伟大的哲学家之一的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出身贫寒,他父亲是一名雕刻师,母亲为助产士。他认为,他的母亲是在为新生儿接生,而他要追随他母亲的脚步,当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因此就有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助产术”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它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以下就是苏格拉底关于“正义”“非正义”的一段对话:

一天,苏格拉底和一个名叫攸昔德谟斯的青年讨论正义与非正义问题。他在一根柱子上写上“正义”,在另一根写上“非正义”,然后问道:说谎应当归入哪一类?攸:归入非正义,这是显而易见的。苏:欺诈呢?攸:当然也属非正义。苏:偷盗呢?攸:和欺诈一样。苏:卖人为奴呢?攸:也是如此。苏:看来这些行为没有一样能归入“正义”一类了,是不是,攸昔德谟斯?攸:是的,谁也不会荒唐到那个地步。苏:那么,如果一个被选为将军的人,带领部队去奴役一个同我们敌对的城市,我们也说他的行为不公正吗?攸:绝对不能这么说。苏:我们将会说他的行为是公正的,对不对?攸:一点不错!苏:假如他在作战时欺骗了敌人呢?攸:那也是正义行为。苏:如果他盗取或抢劫敌人的财物,他的行为不也是正义的吗?攸:一点也不错。可是我原先以为你问的那些只是对朋友而言的。苏:那么,刚才我们归入非正义的那些行为,同样也可以算做正义,对不对?攸:对的。苏:那么,我想改动一下刚才的分类。就是说,欺骗敌人是正义行为,但这样对待朋友就不是正义的了,可以这样说吗?攸:当然可以。苏:那么,在失利的时候,一位将军发觉士气低落,谎称援军就要来到。如果,士气竟被他鼓动起来,我们应当把这种欺骗士兵的行为归入哪一类呢?攸:应当归入正义一类。苏:一个小孩生病不肯吃药。父亲说,这是好吃的东西,不是药,骗他吃了下去,病也好了。这种欺骗儿子的行为应当归入哪一类呢?攸:我想这也是正义行为。苏:某人因为绝望而想自杀,他的朋友出于友谊而偷走了他的剑。这种行为应该归入哪一类呢?攸:当然也应当归入正义一类。苏:可是你刚才不是还说应该永远对朋友坦率无欺吗?攸:实在是我错了。如您允许的话,我愿意把原先说过的话收回。

苏格拉底教学中有过这样一件事发生,在开学的第一天,苏格拉底对他的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事,每个人尽量把手臂往前甩,然后再往后甩。”说着,他做了一遍示范。“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谁做不到呢。可是一年以后,苏格拉底再问的时候,他的全部学生中却只有一个人坚持了下来,后来这个人继他之后成为新一代思想家,这个人叫柏拉图。

关于柏拉图的故事下次再给大家讲解。

 



Tags:中小学 教师 招聘 考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5年06月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