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记忆》考点强化练习最新版(二)
2022-12-14 07:39:5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多选题  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记忆可分为_____
A: 形象记忆
B: 有意记忆
C: 情绪记忆
D: 逻辑记忆
E: 运动记忆

参考答案: ACDE

本题解释:
【答案】ACDE。解析:根据记忆内容和经验对象划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2、多选题  我们在课堂上通过语言传授可以学习各种课本知识和日常生活常识,并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加以运用。这种对知识的记忆是_____。
A: 语义记忆
B: 情景记忆
C: 程序性记忆
D: 陈述性记忆
E: 长时记忆

参考答案: ADE

本题解释:
【答案】ADE。解析:注意区分各种记忆分类的含义。程序性记忆是关于“怎么做”的记忆,情景记忆相对于语义记忆而言的。



3、单选题  短时记忆信息储存的有效方法是_____。
A: 感觉登记
B: 注意
C: 组块
D: 复述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复述是短时记忆信息储存的有效方法。复述包括机械复述和精细复述。精细复述是短时记忆保持的重要条件。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时间很短,如果得不到复述,将会迅速遗忘。



4、单选题  许多人利用早晚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抑制的干扰是_____。
A: 双重抑制
B: 单一抑制
C: 前摄抑制
D: 倒摄抑制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记忆规律中的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参考答案】B
【名师点晴】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而记忆痕迹不会消退。千扰说可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千扰作用,则称为倒摄抑制。早晨和晚上只受到或者前摄抑制,或者后摄抑制的干扰,即仅仅受到了单一抑制的干扰。而一天中间学习的材料既受到了前摄抑制,又受到了后摄抑制的干扰,受到了双重抑制的干扰。



5、判断题  研究认为,最佳的过度学习,是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的学习。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实验证明,过度学习(即能够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达到50%,记忆效果最好。所谓的过度学习50%就等于学习的程度达到150%。



6、单选题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_____
A: 0、5秒到1分钟
B: 5秒到1分钟
C: 1分钟到2分钟
D: 0、75秒到2分钟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 秒到2 分钟。它的容量相当有限,在短时记忆中,人们一次大约只能记住 5~9 个彼此 独立的信息单元,人们的短时记忆容量或广度以 5~9 个信息单元为限。



7、单选题  小学低年级学生记忆的主要形式是_____。
A: 机械记忆
B: 理解记忆
C: 联想
D: .概括记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机械记忆是指不理解材料意义的情况下,采用多次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的识记。



8、单选题  茶壶里煮饺子——有话说不出来。这表现的是记忆缺乏_____。
A: 敏捷性
B: 持久性
C: 准备性
D: 准确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记忆的品质。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记忆的准备性指记忆的知识是否能够随时提取出来,帮助个人处理信息。“茶壶里煮饺子”的人是指记忆准备性较差的人。他虽然具有丰富的知识,但是知识无法提取出来帮助他授课或者与人交流,所以才出现“茶壶里煮饺子”的现象。



9、单选题  记忆过程包括_____。
A: 识记、保持和遗忘
B: 识记、再认和回忆
C: 识记、保持和联想
D: 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再认或回忆是属于一个过程,是两种表现形式,所以选择答案D。



10、多选题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是有规律的,一般是指_____。
A: 遗忘的进程不均衡
B: 遗忘先快后慢
C: 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开始
D: 遗忘先慢后快

参考答案: ABC

本题解释:
【答案】ABC。解析:艾宾浩斯(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的“遗忘曲线”。在学习识记完某一知识后,遗忘就开始发生,遗忘的进程不均匀,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这条曲线表明: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



11、单选题  早晚时间被充分利用,晚上的学习效果优于白天,这是由于白天受什么干扰较多_____
A: 前摄抑制
B: 倒摄抑制
C: 单一抑制
D: 双重抑制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白天的学习既受前面的前摄抑制,也受晚上的倒摄抑制,因此是双重抑制。



12、单选题  练书法时,我们所知道的规则和方法是储存在_____中的。
A: 陈述性记忆
B: 情景记忆
C: 程序性记忆
D: 语义记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解析: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即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可以用言语表达。情景记忆:对个人亲身经历过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件或情景的记忆。程序性记忆(技能记忆):记忆程序性知识,如怎样做事情或如何掌握技能。感觉记忆(感觉寄存器或瞬间记忆):是感觉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



13、单选题  在对学习材料理解的基础上,依据学习材料的内在联系,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而进行的记忆是_____。
A: 有意记忆
B: 无意记忆
C: 意义记忆
D: 机械记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有意识记与无意识记相匹配,意义识记与机械识记相匹配。



14、单选题  对学习材料的复习,从时间分配上来说,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分散复习,一种是集中复习。研究表明,一般地_____
A: 集中学习优于分散学习
B: 分散学习优于集中学习
C: 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一样好
D: 集中学习适合于女生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分散复习法是指在复习过程中就是把需要复习的资料,分散在几个相隔不太长的时间内,每次复习一定的次数,到记熟为止。由于遗忘是随时都在进行的,只进行一次及时复习还远远达不到牢固保持的效果,因此,必须进行多次重复,循环记忆,加深印象,提高复习效率。从时间角度上考虑,分散注意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尤其是难度大的学习材料更适合于分散复习。



15、多选题  记忆的品质包括以下哪些_____
A: 记忆的敏捷性
B: 记忆的持久性
C: 记忆的准确性
D: 记忆的准备性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答案】ABCD。解析:考查对记忆品质的掌握。



16、填空题  根据信息加工的时间长短,记忆可以分为瞬时记忆、____和____

参考答案: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17、单选题  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的理论是_____
A: 痕迹衰退说
B: 干扰说
C: 动机说
D: 调节说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考查动机说的概念。



18、单选题  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1分钟以内,而且信息容量相当有限,这是_____。
A: 感觉记忆
B: 瞬时记忆
C: 短时记忆
D: 长时记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瞬时记忆中被主体注意的信息输入到短时记忆。如果对这些信息不加复述,大约在15秒钟左右即可消失,一般不超过1分钟。短时记忆贮存的时间虽然比瞬时记忆长一些,但它的容量有限,在短时记忆中,人们只能同时加工处理7个单位的材料。



19、单选题  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中_____是信息的提取和输出。
A: 识记
B: 保持
C: 回忆
D: 遗忘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回忆是指过去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



20、单选题  艾宾浩斯曲线揭示了遗忘规律_____
A: 先快后慢,再趋于平缓
B: 先慢后快,在趋于平缓
C: 呈倒U型
D: 从快到慢,直线下降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艾宾浩斯曲线遗忘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观察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



21、单选题  属于意义识记的行为是_____
A: 小明通过阅读成语故事记住了大量成语
B: 小明利用课间时间记住了圆周率小数点后9位数字
C: 小明采用历史的先后顺序记住了许多历史事件的年月日
D: 小明通过诵读法记忆并掌握英语单词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意义记忆是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所进行的识记。



22、填空题  记忆过程的中心环节是保持,它的反面是____

参考答案: 遗忘



23、判断题  学习过程是知识的识记和遗忘过程,所以复习的次数越多越好。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适当限度的过度学习比刚能背诵的效果好,但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其保持效果不再增加。过度学习(即能够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达到50%,记忆效果最好。



24、填空题  根据记忆的时间,按先后阶段顺序可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____和长时记忆。

参考答案: 短时记忆



25、单选题  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属于_____
A: 前摄抑制
B: 倒摄抑制
C: 正迁移
D: 负迁移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考查倒摄抑制的概念。



26、多选题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可以说明_____。
A: 遗忘的原因是由于记忆痕迹衰退
B: 遗忘的原因是由于干扰
C: 遗忘的原因是由于压抑
D: 遗忘的原因是由于提取失败
E: 系列位置效应产生的原因

参考答案: BE

本题解释:
【答案】BE。解析:干扰抑制说: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这种学说可以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
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
倒摄抑制: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



27、单选题  “十年离别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这是一种_____。
A: -再认
B: 有意再现
C: 直接再现
D: 间接再现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再认和回忆的定义。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回忆也叫再现,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有意再现和无意再现是针对再现的目的来说的,有意再现是有特殊目的,明确意义的再现过程。而直接再现和间接再现是根据再现是否借助于特定的媒介来说的。直接再现是没有借助特定媒介和信息提示的再现过程,而间接再现是依靠其他信息作为提示进行的再现。



28、单选题  学习程度到_____记忆效果最好。
A: 50%
B: 100%
C: 150%
D: 200%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影响记忆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学习的熟练程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实验证明,过度学习(即能够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达到50%,记忆效果最好。所谓的过度学习50%就等于学习的程度达到150%。因为刚好能够进行成诵的学习程度是100%。



29、简答题  人在识记一篇文章时,一般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识记效果好,而中间部分的识记效果差,请说明其原因。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存在着干扰现象(2)开头识记效果好是因为没有前摄抑制,结尾识记效果好是因为没有倒摄抑制;而中间部分即有前摄抑制,又有倒摄抑制。



30、填空题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如果过了很长时间直到考试前复习,就几乎等于重新学习,曲线告诉我们学习不被遗忘,在学习中要____复习。

参考答案: 及时



31、单选题  下列哪一种题型可用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回忆,且可将学生的猜测可能性降低到最小_____
A: 选择题
B: 论述题
C: 填空题
D: 是非题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推断即可得到B,其他都可以通过猜测作答。



32、单选题  学习某材料,10次正好记住,那么学习多少次效果最好呢?_____
A: 8次
B: 10次
C: 12次
D: 15次
E: 20次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影响记忆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学习的熟练程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实验证明,过度学习(即能够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达到50%,记忆效果最好。所谓的过度学习50%就等于学习的程度达到150%。10次正好记住10*150%=15次效果最好。



33、单选题  记忆保持的最大变化就是_____。
A: 识记
B: 遗忘
C: 再认
D: 回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遗忘是记忆的一方面,记忆保持的最大变化就是遗忘。遗忘和保持是矛盾的两个方面。



34、单选题  短时记忆的容量是_____。
A: 3~6个组块
B: 5~9个组块
C: 6~8个组块
D: 7个组块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短时记忆容量的掌握。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短时记忆容量是7±2个组块,就是5~9个组块。通常情况下对该知识点的考查,考生容易忽略的是“组块”这个概念,将小的记忆单位组合成大的单位来记忆,这时较大的记忆单位就叫组块。例如,将单个的汉字(人、学、机)变成双字的词(人民、学习、机器)来记,记忆的容量便扩大了一倍。所以广大考生在复习过程中除了要记住数字外,还不能忽略“组块”与“元素”的概念。



35、单选题  奥运会期间看游泳比赛的记忆属于_____。
A: 情景记忆
B: 语义记忆
C: 程序性记忆
D: 陈述性记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考查情景记忆的分类。



36、简答题  许多优秀学生总结出的考试复习方法如下:第一、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教材的中心、重点和难点上,不彻底搞懂绝不放手。第二,要及时巩固,防止遗忘。复习要在课后及时进行,但不能一曝十寒,第三,在复习时候,要善于将抽象的知识和材料形象化,进行生动丰富的想象,第四,背诵文章时,要加强对中间部分材料的重点识记,第五,要合理安排好复习内容,一次识记内容不能太多,并且要达到过度学习。请你根据有关遗忘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中所蕴含的影响遗忘的因素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①学习材料的性质。学习材料的性质指材料的种类、长度、难度、系列位置以及意义性。
②时间因素。
③识记的方法。
④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⑤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



37、单选题  在学习了新知识之后,遗忘内容的百分率最大的时期是_____,因此复习要及时。
A: 两天之内
B: 一周
C: 两周
D: 一个月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复习的最佳时间是记材料后的1—24小时,最晚不超过2天,在这个区段内稍加复习即可恢复记忆。过了这个区段因已遗忘了材料的72%以上,所以复习起来就“事倍功半”。



38、简答题  许多优秀学生总结出的考试复习方法如下:第一、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教材的中心、重点和难点上,不彻底搞懂绝不放手。第二,要及时巩固,防止遗忘。复习要在课后及时进行,但不能一曝十寒,第三,在复习时候,要善于将抽象的知识和材料形象化,进行生动丰富的想象,第四,背诵文章时,要加强对中间部分材料的重点识记,第五,要合理安排好复习内容,一次识记内容不能太多,并且要达到过度学习。
请你根据有关遗忘的知识,分析防止遗忘的方法(应如何复习)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
①及时复习。识记后,遗忘很快就发生。
②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③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④复习方法多样化。。
⑤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⑥掌握复习的量
⑦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39、单选题  保持信息在1秒钟以内的记忆是_____。
A: 短时记忆
B: 长时记忆
C: 瞬时记忆
D: 永久记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瞬时记忆。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的感觉映象就是感觉记忆。其容量较大,但贮存时间极短。没有引起主体注意的信息,大约只在1秒钟以内即迅速丢失。



40、判断题  研究表明,一般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分散复习法是指在复习过程中就是把需要复习的资料,分散在几个相隔不太长的时间内,每次复习一定的次数,到记熟为止。由于遗忘是随时都在进行的,只进行一次及时复习还远远达不到牢固保持的效果,因此,必须进行多次重复,循环记忆,加深印象,提高复习效率。从时间角度上考虑,分散注意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尤其是难度大的学习材料更适合于分散复习。



41、单选题  人们在看动画片的时候,能把原本是静止的图像看成是在运动的,这是因为存在_____。
A: 幻觉
B: 感觉记忆
C: 静止运动
D: 错觉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动景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的运用。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这种知觉现象被称为动景运动,即当两个刺激(如光点、直线、图形等)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距相继呈现时,我们就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就是动景运动,也叫最佳运动或Plii运动。它产生的原理是由于感觉记忆,即短时间内多个图像的连续相继呈现。因此答案选B。



42、单选题  



43、单选题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属于_____。
A: 形象记忆
B: 动作记忆
C: 情绪记忆
D: 逻辑记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属于听觉形象记忆



44、单选题  记忆效果最好,精力耗费上最经济的学习程度为_____
A: 50%
B: 100%
C: 150%
D: 200%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影响记忆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学习的熟练程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实验证明,过度学习(即能够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达到50%,记忆效果最好。所谓的过度学习50%就等于学习的程度达到150%。因为刚好能够进行成诵的学习程度是100%。



45、单选题  记忆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此分类是根据_____。
A: 记忆的容量
B: 记忆的内容
C: 记忆的时间
D: 记忆的类别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记忆的分类。根据记忆的内容可将记忆划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



46、单选题  告诉你一个电话号码,你可以按照它去拨号,但打过以后,再问你该号码,你又不记得了。这是_____。
A: 瞬时记忆表现
B: 感觉记忆表现
C: 短时记忆表现
D: 长时记忆表现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短时记忆是指人脑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的加工与编码的记忆。开始能按照电话}码打电话.后来就忘记了.说明电话号码在人脑中保持



47、单选题  学生对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愉快心情的记忆是_____
A: 形象记忆
B: 情绪记忆
C: 逻辑记忆
D: 动作记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是最深刻的。



48、单选题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这种现象称为_____
A: 高原现象
B: 遗忘现象
C: 舌尖现象
D: 回忆现象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舌尖现象是因为大脑对记忆内容的暂时性抑制所造成的,很多考生在考试中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些平时很简单、很熟悉的字、单词或公式等话到嘴边就是无法记起,考试过后却突然忆起。心理学上称这种特殊现象为记忆的“舌尖现象”,意思是回忆的内容到了舌尖,只差一点,就是无法忆起。



49、单选题  考试中因没有复习而答不出、想不起来问题,这种遗忘叫_____
A: 暂时性遗忘
B: 永久性遗忘
C: 一般性遗忘
D: 特殊性遗忘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永久性遗忘是指对识记的内容没有复习巩固而造成痕迹的消退,如果不重新识记,就永远不能再认或会议的遗忘。



50、单选题  在感觉记忆中,信息主要以_____形式存储。
A: 语义
B: 概念体系
C: 图像
D: 视象和声象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感觉记忆是对感知过的事物具体形象的记忆。



Tags:教师招聘考试 记忆 题库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