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2015年08月中职学习教育教学设计《合理应用奖惩,强化规范行为》
2015-08-17 16:50:5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对幼儿进行奖惩的不同方式,领会合理运用奖惩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

2.(能力目标)能依据奖惩的方式和运用奖惩时应注意的问题,在幼儿园教学情境中采取合理有效的奖惩措施,强化幼儿规范行为。

3.(情感目标)懂得教师应以热爱、关心和尊重幼儿为前提,慎用奖惩的方式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

教学重点:

学习奖惩的不同方式,领会运用奖惩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难点:

依据奖惩的方式和运用奖惩时应注意的问题,采取合理有效的奖惩措施,解决幼儿园教学情境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结构:

创设问题,导入新知——精讲新知,案例分析——运用新知,巩固练习——归纳小结,拓展深化。

教学准备:音频、思考题(两人一份)、连线题大图。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观看视频,导入新课(2分钟)

[播放音频]:奖励——“小红花”

1.学生倾听音频。

2.教师设问,学生思考。

提问:(1)对话主要讲了些什么?那么,在培养幼儿良好品德的过程中,是否该利用奖励与惩罚?应怎样合理利用?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助于促进幼儿形成社会规范的另一种具体可行的德育措施。——合理利用奖惩,强化规范行为。

二、基本部分

(一)了解应用奖惩的意义和总原则。(1分钟)

(1)师:奖惩作为一种措施,有助于塑造幼儿的规范行为和是非判断能力,有助于幼儿形成正确的是非观。那么,运用奖惩的总原则是什么?

(二)直接感知,理解奖励的方式与如何合理应用奖励。(15分钟)

1.感知奖励的两种方式。

(1)言语表扬的方式。

明确:言语表扬应注意表扬要具体,指明原因。

【案例辨析】在游戏活动结束后,一小朋友看见了掉在地上的积木,于是主动把那些积木收拾整理好。A老师看到后,对他说:“你今天真乖!”而B老师则说:“你今天帮助大家收拾玩具,看到掉在地上的积木,也能主动地收拾好,你做得很好,老师真为你高兴。”

请问:你们认为哪个老师做得更好?为什么?

(2)非言语表扬的方式。

明确:教师抚摸孩子的头,竖起大拇指,贴小红花,在墙上设专栏,贴上小朋友的名字或相片等,都属于非言语表扬的方式。而非言语的表扬很多时候都是与言语表扬共同使用的。

【案例2】在课间活动时,为了不让幼儿乱走,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就对幼儿说:“今天下课了,谁不跟别人乱打闹,老师就奖励他一颗五角星”、在吃午点的时候,对幼儿说“今天的点心全部吃干净的,老师评他做好孩子”、“谁画的画漂亮,老师请他做值日生。”……

提问:你认为这种“许诺奖励”的方式对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促进作用么?

(3)教师小结

2.如何合理应用奖励的方式。

(1)师:每个幼儿的需要不同、行为发展的水平也不同,教师在表扬时应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关键是要有针对性、恰到好处,绝不凭主观情绪来评判幼儿,更不能因为自己喜欢某个幼儿,就毫无原则地表扬。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呢?请同学们先看一下P110第三段思考一下。

(2)连线游戏。

提问:现在请同学们来玩一个连线游戏,请你们根据幼儿的情况判断应选择怎样的奖励方式,请同学们一起来回答。

【连线游戏】(副板书)

3.教师小结归纳。

明确:过多过频地使用奖励,会让幼儿对赏识表扬存在依赖性,做什么事就是为了得到表扬,有表扬奖励的才去做,没有表扬的应该去做的也不做。因此,教育者在实施奖励的时候应该注意适时、适度、适法,而不能盲目表扬和滥用表扬。并且应该使奖励这种方式与其他教育手段(如惩罚、谈心、榜样示范等)结合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三)举例分析,理解惩罚的方式与采取惩罚应注意的问题。(15分钟)

1.惩罚的定义。

(1)提问:你们觉得在幼儿园中可以采取惩罚的措施吗?你们认为惩罚与体罚一样吗?什么是惩罚?

明确:我国《教育大词典》认为:惩罚是对学生表现的不良思想品行作否定的评价,对个人或集体所进行的指责,旨在控制某种行为。

2.惩罚常用的两种方式。

(1)提问:惩罚有哪些常用的方式呢?请同学们一起来说一说。(明确惩罚的两种方式:一、给予某些不想要的厌恶刺激。二、拿走或取消某种想要的东西。)

【案例3】皮皮是个顽皮好动、争强好胜的孩子,这天他连续打了三个小朋友。老师对他进行了多次的提醒和严肃的批评,可是没过多久,第四个同伴又被他打哭了。

老师决定惩罚皮皮。首先告诉皮皮:“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能动手打人,打人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老师已经告诉你很多次了,你不听,这次只能接受惩罚了。”老师把黑板拉过来,写了“打人,屡教不改”几个字,让皮皮搬了一把椅子坐在黑板前,又指了指对面墙上的钟表,告诉皮皮:“你屡教不改,要罚坐5分钟。现在是9点,当你看到表上最长的那根针指到1的时候,你就可以自由了。不过,到时你要告诉我,老师为什么惩罚你,还要认识黑板上‘屡教不改’四个字。”皮皮开始不愿意接受惩罚,想用哭来逃避,可是无奈,老师是不相信眼泪的,只能乖乖受罚。

(2)提问:请分别指出案例中教师采取的惩罚方式。

3.给予批评惩罚的应注意的问题。

(1)提问:案例3中的教师请皮皮罚坐5分钟,属于体罚吗?

(2)提问:体罚的定义是什么?

明确:幼儿园事故中有一项是指由于体罚和变相体罚导致的后果。体罚是指教师的行为造成幼儿人体损害的一种行为。广义的体罚还包括变相体罚,如蹲下起立、罚站、罚跪等。老师体罚幼儿,无论从良心、道德还是法律上来讲,都是不允许的。

(3)分析案例

(4)提问:那么,你们认为对幼儿给予批评等惩罚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明确:以对孩子的热爱、关心和尊重为前提,慎重地使用惩罚,更不能实施体罚;在给予幼儿批评惩罚前应先全面了解情况,弄清事情的细节;批评要做到公正合理,而不是带着个人的偏见意识进行简单的否定;惩罚要适量,过渡的惩罚容易导致消极的效果;应对幼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摆事实,讲道理,而不能用讽刺、挖苦、奚落的口气去伤害幼儿的自尊心。

4.温和惩罚——暂时隔离法和自然惩罚法。

(1)理解暂时隔离法

提问1:什么是暂时隔离法?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到答案。(提示:P110最后一段)

(学生齐读)暂时隔离法:当幼儿犯错误时,让他暂时离开某种具有强化性质的环境,对他实施隔离。

(教师明确):暂时离开某种具有强化性质的坏境就是指使幼儿与现有的环境进行剥离,使幼儿脱离原有的刺激环境。例如幼儿在户外活动的时候以不恰当的方式滑滑梯,与其他幼儿发生碰撞,又屡教不改时,教师就可以采取暂时隔离法,让幼儿脱离玩滑滑梯这个环境。

提问2:那么,应该让这个幼儿隔离到什么地方呢?请他回教室里可以吗?为什么?

(教师明确):如果让幼儿独自回教室,那么在途中可能发生意外或者独自在教室里无人照看时发生事故,所以我们在采取这些惩罚措施时要“慎重”。那么采取这个方法的时候,应该及时对幼儿进行隔离,隔离地点应选择枯燥无聊但安全的地方。比如说可以让那个与教师一起站在离活动区有一定距离的地方,既可以让教师看到又能使幼儿冷静下来。

提问3:采取隔离时,要隔离多久呢?怎样确定隔离的时间?根据犯错误的严重程度或成人生气程度来确定?

(教师明确):隔离时间应该以幼儿年龄为依据,遵循“一岁一分钟”的原则。如3岁的幼儿隔离3分钟等。隔离时不要与幼儿交谈也不允许其他幼儿与之交谈。在隔离之后应该与幼儿进行谈话,让幼儿明确自己行为的意义。

(2)理解自然惩罚法

师:什么是自然惩罚?简单的来说就是让幼儿真正体验“自食其果”的意义,但采取这种惩罚的前提是:保证孩子的安全,不带来很大危险。

[案例4]有一次吃饭的时候,笑笑在餐桌前手舞足蹈,跟旁边的小朋友聊天,一不小心,哐当一下把饭碗给撞翻了,饭菜撒了一桌一地。

(1)请大家思考:如果你看到了笑笑撞翻饭碗的整个过程,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措施?

提示:先予以言语批评或语言暗示等,提醒他吃饭的时候应该专心吃,手要捧着饭碗。而在看到笑笑把饭碗撞翻的时候,可以采取自然惩罚法,让笑笑自己承担后果,请笑笑自己把桌子和地板清理干净。

5.教师归纳小结

在对幼儿进行规范行为时,我们鼓励以正面教育为主,但当正面教育难以奏效时,我们要勇敢地拿起惩罚这支利剑,只要运用适当,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应用实践,根据案例,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5分钟)

[思考]教师培养幼儿进餐时的行为规范时出现的问题:

1.以前吃得慢的孩子今天在规定时间内吃完了;

2.挑食的孩子吃了一点不喜欢的食物;

3.有一个孩子在吃饭的时候总是跟别的小朋友聊天;

4.有一个孩子总是把不喜欢吃的菜丢进别人的碗里或者桌子上;

(1)提问:请同学们思考:针对以上几个问题你会采取怎样的奖惩措施?

提示:以正面教育为主,奖惩结合。

(3)教师归纳小结

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幼儿社会规范行为时,教师应以热爱、关心和尊重幼儿为前提,合理应用、切忌滥用,要使幼儿从主体出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结束部分

(一)归纳总结,拓展深化。(2分钟)

师:德国教育家卡尔·威特说过一句话“我们不能让孩子在受责备的环境中成长,但是也不能让他们整天泡在赞美里”。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能够遵循运用奖惩的原则,应适时、适度、合理、慎重地应用奖惩,对幼儿进行教育,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规范行为。



Tags:中小学 教师 招聘 考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5年08月教师招聘结构化面试问..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