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2016年02月《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说课稿
2016-02-18 18:17:2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是中国古代儒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批判地继承了传统儒学体系,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所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既是对传统儒学的一次总结与反思,又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与创新。故本课内容非常重要。

二、说学情

通过第一单元前3课的学习,学生对于明末之前儒学的发展脉络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打下了知识基础。高二学生的抽象思维比较强,有助于理解课文中儒家思想的内涵。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家的儒学思想,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学—设问—引导—探究—总结”的方式,重点探讨政治、经济对思想意识的作用,从而掌握明清时期儒学发展的社会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激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明清之际思想家们大胆批判传统文化的行为的学习,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健全的意志,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

【难点】

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与进步思想的历史作用。

五、说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问题探究法、情景实践教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采用播放视频的方式对本课进行导入。

首先播放介绍“皖南牌坊群”的纪录片,提问学生:在明清时期,牌坊的修建反映了当时的什么思想?你赞同这种思想吗?

学生回答后,我会这么总结:牌坊群其实是古代程朱理学思想束缚妇女身心自由的一个证据。理学家提倡“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思想阻止寡妇再嫁,有些女子在豆蔻年华就守寡,是对女性追求自由生活的扼杀。在明朝末年,有一位思想家和大家一样,也反对这种扼杀人性的思想,他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看。

【设计意图】采用动画视频的方式导入课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会对扼杀人性的理学思想做出否定的价值判断,由此顺利进入本课的第一目教学。

环节二:新课教学

在新课教学环节,我充分利用本课涉及历史人物及成就多的特点,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参与度,我采用了大量的图片辅助教学,并适时播放相关视频,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认识,寓教于乐,提高课堂效率。

首先我会在PPT课件上出示明朝末期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情况,然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归纳出明清时期儒学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最后由我进行总结:明朝末期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但受到封建专制的打压;统治者日益腐败,朝政混乱,社会吏治腐败,奸臣当道。

【设计意图】此问题旨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理解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变化的原因,并认识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的历史时期的变化时对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离经叛道思想产生的背景

过渡句:如果你是古代的人,你敢挑战孔孟权威吗?是谁首先向儒家正统思想发起了挑战?

我会利用PPT出示李贽的画像图及生平资料,提出问题:李贽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对于离经叛道思想的形成有什么影响?

我会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李贽年少时的贫困生活经历,中年时的做官经历以及自身的正直清廉的性格促使李贽形成对传统儒学的“离经叛道”思想。

2.李贽的思想主张

我会先请学生阅读教材中体现李贽思想主张的内容,然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归纳出李贽思想主张有哪些?

【设计意图】采用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归纳知识要点的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材料分析、整理能力。学生回答完之后,我会及时的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及时的评价能够充分发挥表现性评价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回答后,我会总结:打破人们对孔子的迷信,批判儒家经典的权威;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批判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认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去谈仁义道德主张人应该享受正当的私欲。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李贽的思想,我会出示一些体现李贽思想主张的的原始资料,让学生通过阅读原始史料加深对李贽思想的理解。

(二)明末清初之际儒学的新发展

过渡句: 既李贽吹响抨击传统儒学的号角之后,在明末清初之际又有三位著名思想家对当时处于统治地位的传统儒学发起了猛烈的抨击,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我会在多媒体课件上出示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图像,并邀请学生先谈一谈都对他门有哪些认识。学生通过之前的知识积累,能够对这三位人物进行一个简单的生平介绍。

【设计意图】采用学生介绍的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能引导学生课下多读书,提高自己的知识积累。学生介绍完成之后,我会及时的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及时的评价能够充分发挥表现性评价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我会请学生先阅读教材上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总结出黄宗羲主要思想。我会适时的对资料回放中的史料进行解析,帮助学生清晰的理解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我会在多媒体上出示体现黄宗羲限制君权、保证人民基本权利民主思想的原始史料,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出黄宗羲主要从哪些方面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

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大害,提倡“法治”,改革君主专制,强调广大百姓快乐与否是衡量治理天下成功的标准;他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构筑起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思想体系;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

2.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我会在多媒体课件上出示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话语,请学生解释其中“天下”的意思。然后在出示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对于亡国和亡天下的区别。

【设计意图】就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可能不能够对这句话中的“天下”有准确的理解的,在学生有疑惑的时候,给出顾炎武的理解,这样能够比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我会请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关于顾炎武思想主张的内容,并提示学生将顾炎武与黄宗羲的思想主张进行对比,看二者有什么不同之处。

我会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顾炎武的思想特色是经世致用,他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我会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顾炎武根据实地考察而撰写地具有很高实用价值的著作《天下郡国利病书》,并解释顾炎武崇尚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对清朝乾嘉考据学派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

3.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我会请学生先回顾前一课《宋明理学》中程朱理学中的“格物致知”认识论以及陆王“心学”理论,然后请学生阅读教材P18页历史纵横中的内容,得出王夫之不赞同宋明理学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设计意图】回顾之前所学知识,能够检验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对比的方法学习王夫之的唯物主义思想,便于学生区分宋明理学的唯心主义思想与王夫之唯物主义思想的不同之处。

为了锻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史料以及论从史出的能力,我会出示体现王夫之唯物主义思想的原始史料,请同学们在分析完史料后,用自己的话总结王夫之的思想。

我会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王夫之认为世界史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三)明末清初新儒学思想的进步意义

我会出示一些后人对于明末清初几大思想家的评判,然后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呢?。我引导学生以讨论的方式对此问题进行探究,学生进行自主讨论、交流意见,之后各组派代表发表各组结论,教师适时引导最终完善答案。讨论时间为5分钟。

最后我会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他们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设计意图】问题探究,讨论环节的加入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认真思考历史问题,进行交流学习的兴趣。同时讨论环节的设计,也符合新课改有关课程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要求。

环节四:小结作业

在小结环节,我会用以人物带观点的方式带领学生回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最后我设置了一个开放性的学习任务:近代戊戌变法的主将梁启超,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警局自勉。他一忧国忧民的精神,参与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结合史实,查找资料,谈谈顾炎武和梁启超为什么会有同样的感受?

【设计意图】开放式的作业设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同时也能锻炼学生收集历史资料、进行归纳整理,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本着简洁、直观、清晰的原则,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资深讲师童雪莲解析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教师考试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师考试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We must set the example but that doesn't mean we must follow it. 我们必须树立起榜样,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照办。
When a man assumes a public trust, he should consider himself as public property. 当一个人受到公众信任时,他就应该把自己看作公众的财产。
Tags:中小学 教师 招聘 考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6年02月小学数学《通分》说课稿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