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教师道德评价的依据就是看教师的道德行为的动机。_____
2、属于近现代学校教学组织形式之一的文纳特卡制,要求教师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因人、因时、因事进行个别指导。_____
3、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访问.考察,如让学生参观博物馆,观看前人创造的金银玉饰.碑刻书画,这对理解中国古代史及文明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种教学形式是_____ A: 实物直观B: 模象直观C: 言语直观D: 意念直观
4、儿童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是在_____ A: 2、3岁B: 4岁C: 5岁D: 7岁
5、促进动作学习的内部条件是_____。 A: 具备学习动作技能的动机B: 具有相应的生理成熟水平和丰富的知识经验C: 具有正常的智力水平D: 具有良好的人格特征
6、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_____。 A: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 全面了解学生C: 培养优良的班风D: 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7、教师在创设环境中的重要作用是_____ A: 指导者、引导者B: 控制者C: 组织幼儿参与环境创设D: 准备环境、控制环境、调整环境
8、加涅将教学目标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和_____。 A: 动作技能B: 分析技能C: 态度D: 综合技能
9、谈谈如何在教学中促进迁移。
10、教育形成自己相对独立的标志是_____ A: 人类社会的出现B: 交往的出现C: 学校的出现D: 语言的出现
11、简述班级管理的功能。
12、教师的_____是教师形象的核心。 A: 道德形象B: 文化形象C: 人格形象D: 社会形象
13、某小学六年级(3)班是全校有名的乱班,上课纪律混乱,打架成风。班上有一名“在野学生领袖”,喜好《水浒传》中那些打抱不平的人物,常常“为朋友两肋插刀”。打架时,只要他一挥手,其他人就蜂拥而上。班上正气不能抬头,班干部显得软弱无力,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请分析说明:(1)如何将乱班转化为优良的班集体?(2)如何正确对待和教育转化“在野学生领袖”?
14、以下行为属于侵犯教师权利的是_____ A: 学校不容许未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师参与进修B: 某教师的奖金因教学事故而遭扣减C: 教师因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侮辱学生人格,遭到学校行政处罚D: 校长不容许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老师参与决策会议
15、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_____的观点。 A: 遗传决定论B: 环境决定论C: 家庭决定论D: 儿童决定论
16、创造想象
17、《安徽省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规定,教师资格定期登记,职务评审。岗位聘任等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_____
18、以下哪部书是我国古代的地理学巨著?_____ A: 《太平广记》B: 《梦溪笔谈》C: 《天工开物》D: 《水经注》
19、根据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_____。 A: 动机的强度较强,对学习具有较适宜的促进作用B: 动机的强度中等偏上,对学习具有较适宜的促进作用C: 动机的强度适中,对学习具有较适宜的促进作用D: 动机的强度较弱,对学习具有较适宜的促进作用
2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论述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是_____ A: 自我提高动机B: 外部动机C: 社会交往动机D: 内部动机
21、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_____。 A: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B: 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技术C: 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实践、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D: 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22、《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在幼儿园,幼儿每日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_____ A: 1小时B: 1.5小时C: 2小时D: 2.5小时
2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_____。 A: 选修课程B: 地方课程C: 实践课程D: 必修课程
24、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_____。 A: 专门职业B: 非独立的社会职业C: 独立的社会职业D: 非专门职业
25、教师内心信念在自我道德评价中主要是通过( )发挥作用。_____ A: 教育理想B: 教学目标C: 教育良心D: 教育观念
26、13从2013年4月8日起,北京市交管部门对“带头”闯红灯的行人实行罚款,对于态度蛮横、拒不服从纠正,妨碍民警执行公务的人员,公安机关将依法严肃处理。这一措施_____①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文明出行意识②能够有效地提升公民生命价值③有利于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④有于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27、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首先取决于_____ A: 教师B: 学生C: 学校人际关系D: 校长
28、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不包括_____ A: 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人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B: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以育人为根本,以提髙学生素质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为人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C: 以学生为主导,以教师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D: 全面提髙国民素质,努力造就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29、“鱼,我所欲也;熊掌,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此时的意志冲突是_____。 A: 趋避冲突B: 双趋冲突C: 双避冲突D: 多重趋避冲突
30、先行组织者这一概念是由加涅提出的。_____
31、实验法最主要的特点是_____ A: 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B: 探讨因果关系C: 严格控制自变量D: 简便易行
32、“性相近,习相远”中的“习”指的是_____的影响。 A: 禀赋B: 家庭环境C: 社会环境D: 教育环境
33、由于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_____。 A: 顺向迁移B: 逆向迁移C: 水平迁移D: 垂直迁移
34、定势
35、2006年起实行的《义务教育法》中规定实行六三制义务教育。_____
3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学校规定初三学生必须在6点钟到校参加早自修,作为任课教师,第二天与学生一起参与早自修的我在班级中也强调了一下,可是第二天仍有许多学生迟到,当时有关领导正好在场,看到这一情况,下令让迟到的学生在走廊罚站。到了第三天,再也没有一个学生迟到。还有一次,初三(2)班的一位男同学老是不肯做一周一次的时政作业,每次问他为什么,总都有原因,上次他说忘了,这次又说要点评的报纸没买,下次他会说作业本没带。这样几个星期下来.我发火了,不仅让他在办公室反思了一刻钟,写下保证书,还对他说,“下次再不交作业,甭来上课。”他这才有所收敛。问题:请从有关师德要求分析“我”的做法,并提出合理解决此类问题的建议。
37、形象记忆
38、发现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包括_____ A: 强调教师讲解B: 强调学生独立思考C: 注重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D: 注重对教学步骤进行严格的控制
39、论述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及其教育意义。
40、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_____。 A: 年龄影响力B: 性别影响力C: 个性影响力D: 学术影响力
41、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_____。 A: 均衡性B: 综合性C: 选择性D: 平均性
42、某小学规定,女教师必须在校工作三年后方可怀孕,否则产假按事假对待,该规定_____。 A: 合法,体现了学校的自主办学权B: 合法,保障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C: 不合法,侵犯了女教师的身体权D: 不合法,侵犯了女教师的人身权
43、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是_____。 A: 课程计划B: 课程标准C: 教材D: 校本课程
44、终身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_。 A: 保罗.朗格朗B: 罗杰斯C: 索尔蒂斯D: 布鲁纳
45、当我们按照顺序识记一系列外语单词时,发现首尾部位的单词容易记住,而中间部位的单词不易记住,这种现象叫_____。 A: 遗忘B: 首因效应C: 近因效应D: 系列位置效应
46、想象发展的初级阶段在_____ A: 0-2岁B: 2~3岁C: 3~6岁D: 5~6岁
47、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_____
48、人本主义学派关于教学目标的观点是:培养变化开放的、灵活的和适应性强的人,最终使学生完成自我实现。_____
49、学习迁移就是训练迁移。_____
50、代表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最高成就的著作是_____ A: 《理想国》B: 《政治学》C: 《大教学论》D: 《论演说家的教育》
51、负诱因
52、研究性学习
53、下列说法符合最近发展区的是_____。 A: 小红希望未来成为一名教师B: 小花比前两个月长高了2厘米C: 小丽在妈妈的帮助下可以学会骑自行车D: 小军已经会背诵一百首古诗词
54、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_____,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 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B: 团队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C: 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D: 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55、来自于个体亲身体验的知识是_____ A: 直接知识B: 感性知识C: 间接知识D: 理性知识
56、游戏是幼儿生活中一项最基本的活动,请说明游戏对幼儿全面发展的作用和游戏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57、据记载,我国最早的小学出现于_____。 A: 秦代B: 殷周时期C: 清代D: 民国
58、有人认为形状知觉的形成存在着关键期问题,因此,学习汉字的最佳关键期是_____ A: 2—3岁B: 3—4岁C: 4—5岁D: 6—7岁
59、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的主要依据是_____。 A: 知识与技能习得的心理过程B: 知识与技能的心理表征C: 知识向技能转化的规律D: 知识学习情境与其测量情境的变化程度
60、下列哪项属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_____ A: 认识定义的符号B: 熟练运用定义C: 叙述定义的含义D: 背诵定义
61、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_____。 A: 效果强化B: 直接强化C: 替代性强化D: 自我强化
62、近代教育立法以来最早出现的教育部门法是_____ A: 职业技术教育法B: 义务教育法C: 高等教育法D: 社会教育法
63、以下不属于态度的结构成分的是_____。 A: 认知成分B: 情感成分C: 行为成分D: 道德成分
64、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学习的主体。
65、以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为主编排的课程是学科课程。_____
66、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审定制”改为“国定制”。_____
67、知觉是人认识世界的开端,是我们一切知识的最初来源。_____
68、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生存与种族延续的事件是_____。 A: 灾难性压力源B: 生物性压力源C: 叠加性压力源D: 精神性压力源
69、简述网络成瘾的症状表现。
70、工业和信息化部2月5日发布消息称,截至2014年底,列入_____推广应用城市(群)的39个城市(群)88个城市中,有33个城市(群)70个城市出台了推广应用配套政策措施。 A: 新能源汽车B: 小排量汽车C: 国产汽车D: 智能汽车
71、上体育课时容易导致伤害事故的做法是_____ A: 听从教师指挥B: 擅自做有危险的器械动作C: 在指定区域内有序开展活动D: 按照老师的指导完成规定动作
72、下列不是PowerPoint视图方式的是_____。 A: 大纲视图B: 页面视图C: 普通视图D: 幻灯片视图
73、教科书是根据_____编写的。 A: 课程标准B: 课程计划C: 教育目的D: 培养目标
74、适应是指感受性总是不断提高的过程。_____
75、理解过程就是信息从感觉登记到短时记忆、再到长时记忆的单向的信息流程。_____
76、地理老师讲到地形时,使用彩色图片的效果比只用黑白图片的效果好,这主要体现了知觉的_____。 A: 整体性B: 选择性C: 理解性D: 恒常性
77、心理学上“水上击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_____。 A: 形式训练说B: 共同要素说C: 概括说D: 关系转换说
78、王老师在历史课上讲到民族英雄岳飞时,从历史事实出发,高度赞扬了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同学们受到了感染,王老师的教学主要体现了哪一教学原则?_____ A: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B: 直观性原则C: 启发性原则D: 因材施教原则
79、简述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评价。
80、认为幼儿教师首先是幼儿学习环境的创设者,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观察者的理论流派是_____。 A: 行为主义理论B: 建构主义理论C: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D: 成熟主义理论
81、董老师上游戏课时,小明总是爱举手,但答题经常出错;小强不爱举手,但老师点他答题却总能答对。老师的下列做法中,最合适的是_____。 A: 批评小明总出错,表扬小强爱思考B: 表扬小明爱举手,批评小强不发言C: 批评小明总出错,批评小强不发言D: 激发小明勤思考,鼓励小强多举手
82、教材包括_____。 A: 教科书B: CAI软件C: 教学参考书D: 以上三者皆是
83、“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反映了人的需要具有_____ A: 整体性B: 选择性C: 层次性D: 动力性
84、讲授法包括的具体方式是_____。 A: 讲述B: 讨论C: 合作学习D: 讲读
85、反复出现自己不能控制的动作或观念的神经症属于_____。 A: 恐怖症B: 焦虑症C: 抑郁症D: 强迫症
86、以下关于记忆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 A: 精细的动作记忆保持的时间较粗大动作更为长久B: 强烈的情绪刺激往往会产生难以遗忘的记忆C: 错误的回忆也是一种遗忘D: 语义记忆常常与特殊的时间地点无关
87、学生李某因在上课时嬉戏打闹,被班主任打手10~30下,班主任的这种做法_____ A: 正确,有利于维护课堂教学秩序B: 错误,不能对学生实行体罚或变相体罚C: 正确,这是教师惩戒学生的权利D: 错误,对学生的体罚应当适度
88、从乌克兰危机、反恐、希腊债务危机到欧洲经济振兴,各类矛盾相互掣肘。法国总统奥朗德和德国总理默克尔频繁联袂出现在国际舞台上,_____成为欧洲外交梦之队。 A: “默朗德”B: “萨克尔”C: “奥巴马”D: “默德马”
89、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整个学习过程围绕问题展开,这是_____的特点之一。 A: 自主学习B: 探究学习C: 合作学习D: 接受学习
90、2015年我国将首次统一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同时,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上调,迎来( )。_____ A: “八连增”B: “九连增”C: “十连增”D: “十一连增”
91、对弹琴、骑车等活动的操作步骤的记忆是_____。 A: 陈述性记忆B: 长久性记忆C: 程序性记忆D: 语词性记忆
92、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这是一种_____。 A: 替代强化B: 直接强化C: 自我强化D: 负强化
93、_____是国民教育的奠基阶段。 A: 幼儿教育B: 小学教育C: 中学教育D: 高中教育
94、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在内的古代教育的显著特点是_____ A: 原始性B: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C: 制度化、系统化D: 普及性
9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_____ A: 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B: 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C: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D: 全面发展,面向全体
96、否定教育在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等方面的单一性和统一性,这体现了二战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为_____ A: 教育终身化B: 教育全民化C: 教育民主化D: 教育多元化
9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_____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 社会环境B: 教育C: 遗传D: 学校教育
98、_____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每年1月31日前向_____书面报告上一年度学校安全工作和学生伤亡事故情况。 A: 省级,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B: 市级,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C: 县级,县政府D: 乡镇,县政府
99、以下关于记忆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 A: 精细动作的记忆保持的时间较粗大动作更为长久B: 强烈的情绪刺激往往会产生难以遗忘的记忆C: 错误的冋忆也是一种遗忘D: 语义记忆常常与特殊的时间地点无关
100、花坛中种了牡丹、海棠、月季和芍药各一排花,已知牡丹在中间的两排中,芍药和海棠不相邻,海棠不在第一排。下列关于四种花由前到后的排序正确的是_____。 A: 芍药、月季、海棠、牡丹B: 月季、牡丹、海棠、芍药C: 芍药、月季、牡丹、海棠D: 海棠、牡丹、月季、芍药
101、从2013年4月8日起,北京市交管部门对“带头”闯红灯的行人实行罚款,对于态度蛮横、拒不服从纠正,妨碍民警执行公务的人员,公安机关将依法严肃处理。这一措施_____①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文明出行意识②能够有效地提升公民生命价值③有利于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④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102、下列乐器中,不是西洋乐器的是_____。 A: 吉他B: 三弦C: 提琴D: 竖琴
103、学习活动过程中做网络结构图是一种常用的_____ A: 复述策略B: 精细加工策略C: 组织策略D: 元认知策略
104、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105、皮亚杰提出了个体从婴儿期到青春期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理论,其顺序是_____ A: 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B: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形式运算阶段D: 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
106、世界上最早种植棉花的国家是_____ A: 中国B: 美国C: 印度D: 埃及
107、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_____。 A: 初创时期B: 发展时期C: 成熟时期D: 完善时期
108、学校教育和一般教育活动相比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_____。 A: 以提高效率为目的B: 有一定的规章制度C: 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来承担实施D: 学校教育的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最强
109、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是指( )。_____ A: 全园教育目标B: 中期目标C: 近期目标D: 活动目标
110、企业自主创新主要包括_____ A: 集成创新B: 模仿创新C: 原始创新D: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111、“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受人的下列哪种情绪影响所致_____。 A: 激情B: 热情C: 心境D: 应激
112、托尔曼的潜伏学习实验证实了“没有外部奖励,学习也可以产生”。_____
113、教师要遵循的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_____ A: 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B: 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C: 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D: 教育要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对学生施教
114、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_____。 A: 过度学习B: 深度加工C: 组块化编码D: 及时复习
115、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称为_____。 A: 课堂凝聚力B: 课堂控制C: 课堂管理D: 课堂气氛
116、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生理前提的因素是_____。 A: 成熟B: 遗传素质C: 环境D: 教育
117、《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公共安全教育的形式在小学以_____为主,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以体验和辨析为主。 A: 游戏和模拟B: 练习与实践C: 模拟和实践D: 讲故事与做活动
118、中国宋朝以后,_____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 A: 四书五经B: 六艺C: 三科D: 四学
119、现代学生观承认儿童是独立的人,尊重儿童的人格与权利,确立了_____。 A: 教师优先原则B: 儿童优先原则C: 教学优先原则D: 游戏原则
120、下列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中表示老四的是_____ A: 季B: 孟C: 叔D: 仲
121、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____,____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122、下列属于中国古代官学的有_____ A: 西周国学B: 汉代太学C: 唐代国子学D: 宋代书院
123、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_____教育的要求。 A: 初等B: 初级中等C: 高级中等D: 高等
124、学生学习“功=力x距离”。这种学习属于_____。 A: 辨别学习B: 符号学习C: 概念学习D: 规则或原理学习
125、裴斯泰洛齐认为教学的基本要素是_____ A: 数、形、词B: 读、写、算C: 音、体、美D: 数学、语文、外语
126、依法执教
127、在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方式具有的特征是_____。 A: 思维可以逆转B: 能够进行逻辑推理C: 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D: 所有的感受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128、美国教育部定义“资质优异”是指儿童在学习中有高水平的智力、创造力、艺术能力和_____。 A: 领导能力B: 生理能力C: 学习成绩D: 人际关系
129、儿童形成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 A: 社会文化B: 电视^C: 家庭D: 同伴
130、教师借助比喻.描绘.表演等手法或教学媒体手段使学生通过感知,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这样的做法说明讲课要_____ A: 生动形象B: 启发性C: 简明D: 科学性
131、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 )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_____ A: 八荣八耻B: 社会公德 C: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132、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但稳定性差,缺少耐性,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_____ A: 多血型B: 胆汁质C: 黏液质D: 抑郁质
133、_____原则源自于杜威的“做中学”。 A: 独立自主性B: 启蒙性C: 综合性D: 活动性
134、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反映的遗忘规律是_____。 A: 先快后慢B: 先慢后快C: 抽象材料忘得慢D: 动作技能忘得快
135、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的过程,其实施顺序是_____。 A: 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 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 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D: 视具体情况,可以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136、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_____。 A: 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B: 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与顺序性C: 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D: 心理发展具有相似性与差异性
137、教师的绝对义务是指对一般人承担的义务。_____
138、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_____等要素。 A: 学生B: 教师C: 教学内容D: 教学媒体
139、造成学生心理个别差异的原因不包括_____。 A: 。遗传B: 人际关系C: 社会环境D: 学校教育
140、古代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_____ A: 商人B: 政治家C: 军人D: 官史
14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应了教育与文化的关系。_____
142、以下关于公共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 A: 通常公共政策对社会具有正、负面的功能B: 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就是政府机关C: 法律是一种公共政策,具有权威性D: 不采取一种行动也是一种公共政策
143、“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_____ A: 个别差异性B: 不均衡性C: 阶段性D: 顺序性
144、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其中,小学阶段的德育重点主要是_____。 A: 基本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B: 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实践C: 道德理想信念的培养与指导D: 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与确立
145、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_____。 A: 情感B: 意志C: 感觉D: 气质
146、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_____。 A: 以综合课程为主B: 以分科课程为主C: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 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147、以下关于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和职业优越性不包括_____。 A: 教师的劳动报酬风险性较高,收入相对不稳定B: 教师劳动的精神消耗能够在比较有规律的劳作时间内得到较好补充C: 教师运用自身具有的精神力量的劳动过程,也是发挥创造才能的过程D: 教师的劳动是在与学生相处之中进行的
148、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_____。 A: 课堂情境B: 课堂结构C: 课堂形势D: 课堂教学
149、赫尔巴特强调教学要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____为中心。
150、幼儿经常滥发脾气、哭闹,并且胆小恐惧,具有社交方面的焦虑,属于_____ A: 睡眠障碍B: 饮食障碍C: 情绪障碍D: 排泄障碍
151、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是_____。 A: 备课计划B: 课堂教学C: 教学辅导D: 学业考试
152、我国新课程改革不倡导的教学观念是_____。 A: 教学过程的课程创生与开发B: 教学过程的封闭与专制C: 教学过程的人文关怀D: 教学过程的师生交往与互动
153、某小学为追求升学率.将低年级成绩最差的三名学生开除,该小学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_____。 A: 人格尊严B: 隐私权C: 受教育权D: 身心健康权
154、班主任了解学生的途径有_____ A: 分析书面材料B: 调查C: 观察D: 谈话
155、发展关键期
156、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发现,遗忘进程具有不均衡性,表现为____。
157、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重点是_____。 A: 发展学生的智力B: 发展学生个性特长C: 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D: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58、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谩骂、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 ,这是由学生的_____。 A: 人身自由权决定的B: 隐私权决定的C: 人格尊严权决定的D: 荣警权决定的
159、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注册资本登记,我国将逐步实现“三证合一”将由三个部门分别合法不通证照,改为一次申请,合并核发一个营业执照的登记制度。其中,“三证”不包括:_____ A: 工商营业执照B: 组织机构代码证C: 卫生许可证D: 税务登记证
160、教师的科研选题可以从_____。 A: 教育教学面临的具体困难困惑中发现B: 教育教学的成功经验中总结C: 其他教师已经研究成熟的课题中产生D: 各级课题指南中选择研究的问题
161、认为实验归纳法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必由之路,为后来的教育学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的是_____。 A: 苏格拉底B: 夸美纽斯C: 培根D: 梅伊曼和拉伊
162、抑郁质气质的神经类型特征是_____ A: 强一均衡一灵活型B: 强一均衡一不灵活型C: 强一不平衡型D: 弱型
163、英国教育家洛克的《爱弥儿》集中反映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_____
164、对学习材料的复习,从时间分配上来说,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分散复习,一种是集中复习。研究表明,一般地_____ A: 集中学习优于分散学习B: 分散学习优于集中学习C: 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一样好D: 集中学习适合于女生
165、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_____ A: 课程计划B: 学科课程标准C: 教科书D: 教学资料
166、教师采用摸底考试了解学生巳有的知识和能力的做法属于_____ A: 形成性评价B: 相对性评价C: 总结性评价D: 诊断性评价
167、最早在教学理论上系统阐述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_____ A: 泰勒B: 夸美纽斯C: 裴斯泰洛齐D: 凯洛夫
168、将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这是_____。 A: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 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C: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D: 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169、近年来,青岛的一些小学出现了“走班式”教学,某些难度较大的学科如数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学校打破了原来的班级限制,改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走”入不同的教室上课,青岛的媒体报道了这一消息后,引起了社会上不同的看法。请你根据教育学相关原理,回答下列问题:(1)“走班式”教学是教学组织形式中的哪种形式?(2)“走班式”教学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你认为“走班式”教学有哪些弊端?
170、奥苏伯尔提出的教学原则包括_____ A: 渐进分化原则B: 直观性原则C: 综合贯通原则D: 可接受性原则
171、“三人成虎”“人云亦云”反应的是_____ A: 从众效应B: 责任分散效应C: 破窗效应D: 期望效应
172、不属于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的推进思路的是_____ A: 德育为先B: 能力为重C: 全面发展D: 公平公正
173、学生的学习行为取决于需要与诱因的相互作用。_____
174、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_____。 A: 先进的教育理念B: 良好的教育能力C: 一定的研究能力D: 广博的文化知识E: 良好的身心素质
175、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___。 A: 上课B: 作业的检查与批改C: 备课D: 课外辅导
176、“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儿童经常会受到小伙伴的行为和行为后果的影响,习得各种行为。这种观点来自_____。 A: 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B: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C: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D: 奥苏伯尔的认识同化学习
177、学校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属于外部行政行为的管理内容的是_____。 A: 记过B: 勒令退学C: 撤职D: 严重警告
178、对品行有问题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校不得( )学生。_____ A: 管理B: 惩罚C: 开除D: 教育
179、幼儿发展最迅速,身心特点变化最大的时期是_____ A: 0~1岁B: 1~2岁C: 2~3岁D: 3~6岁
180、综合课程的特点不包括_____。 A: 加强了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B: 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C: 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D: 有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181、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_____。 A: 内容改革B: 方法改革C: 课程改革D: 途径改革
182、下列不属于知觉基本特性的是_____。 A: 知觉的选择性B: 知觉的理解性C: 知觉的主观性D: 知觉的恒常性
183、幼儿园环境育人的特点不包括_____。 A: 设置的目的性B: 范围的弥散性和时间的持续性C: 影响的渗透性D: 影响的既定性
184、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_____
185、下列有关学习动机与学校效果之间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①学习难度大,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果好②学习难度大,学习动机水平低,学习效果好③学习任务容易,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果好④学习任务容易,学习动机水平低,学习效果好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186、根据《教育法》规定,除民办学校之外的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赢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_____
187、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众多观点当中,“人之初,性本善”的主张属于_____ A: 内发论B: 外铄论C: 成熟论D: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188、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谩骂、体罚、变相体罚和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由学生的_____决定的。 A: 人身自由权B: 隐私权C: 人格尊严权D: 受教育权
189、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因素组成的,所以德育过程必须从培养受教育者的正确认识开始。_____
190、组织之间人员的往来、会议制度等,都属于_____。 A: 正式交往B: 非正式交往C: 直接交往D: 间接交往
191、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192、在学生伤害事故过程中,学校责任选用的归责原则是_____。 A: 过错责任原则B: 无过错责任原则C: 严格责任原则D: 公平原则
193、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_____ A: 讲授法B: 发现法C: 掌握学习法D: 讨论法
194、1915年,上海《青年杂志》的创办人是_____ A: 瞿秋白B: 胡适C: 陈独秀D: 李大钊
195、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表现为_____ A: 连续性与阶段性B: 平衡性C: 定向性与顺序性D: 差异性
196、论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197、以下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个体在从有个人意识起到生命结束的全部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B: 所谓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个体身心特点的普遍性的变化,并不特指积极或消极的变化C: 个体身心发展包括生理的发展与心理的发展D: 个体身体的发展包括个体体质的发育与体质的变化
198、幼儿园教学的组织形式中,____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99、“三岁之魂,百岁之才”。儿童发展到三岁,可以说完成了人生第一个发展时期。下面对三岁儿童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 A: 强烈的好奇心B: 好模仿一C: 出现“第一反抗期”D: 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
200、材料一班主任王老师就一位学生的化妆问题,先后找她谈了两次话。第一次谈话老师:今天要你来办公室是为什么?学生:……老师:你看看你,烫一头的卷发,还涂口红……学生:口红怎么啦?英语老师也涂口红、画眉毛、烫发。老师:老师是老师,学生是学生!学生:学生就不是人?老师:学生是人,但你的妆化得人不人,鬼不鬼的,不好好学习,一天到晚画眉毛、涂口红有什么用?人漂不漂亮也不是靠化妆化出来的。学生:你……漂不漂亮不要你管!鸣呜……第二次谈话老师:“为您服务”节目看了吗?有趣吗?学生:有趣。老师:那个要大家评论四张妇女化妆像好坏的节目,你觉得怎样?你能讲出她们的优缺点吗?学生:这还不晓得!第一个脸长却梳高发型;第二个年纪好大还化浓妆;第三个脸大画细眉,脸就更大了,丑死啦……老师:为什么丑死啦?学生:那妆不合她们的身份和特征。老师:哦……要是她们都是中学生,应该怎么化妆?学生:我不晓得,老师讲讲。老师:我看,中学生应该朴素自然、整洁大方、健康活泼。化妆切记莫乱学别人的浓妆艳抹。学生:为什么呢?老师:因为中学生接触的主要是同学和老师,浓妆艳抹会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造成隔膜;青少年应有自然朴素的美,过分的化妆会掩盖住青春活力和红润的肤色,让人觉得矫揉造作,不伦不类。学生:嗯,有道理。老师:还有,中学生应该有蓬勃向上的气质,浓妆艳抹会让人以为你是几十岁的妇女,把少女天真活泼的自然美都糟蹋了。学生:想不到化妆还有这么多的学问!老师:是啊!穿着也是一样,要注意自己的身份、体型、肤色等特征。学生:哎!老师,我那天化妆就化得……嘻嘻。试运用德育原则和方法的相关理论对这两次谈话加以评析。(1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