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实行奖励制度。
(2)提高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和作业队的组织管理水平,根据施工进度、技术要求,合理搭配各工种工人的数量,减少和避免无效劳动。不断地改善劳动组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效率。合理调节各工序人数安排情况,安排劳动力时,尽量做到技术工不做普通工的工作,高级工不做低级工的工作,避免技术上的浪费,既要加快工程进度,又要节约人工费用。
(3)加强职工的技术培训和多种施工作业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业务技术水平和熟练操作程度,培养一专多能的技术工人,提高作业工效。提倡技术革新和推广新技术,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工厂化生产水平,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4)实行弹性需求的劳务管理制度。对施工生产各环节上的业务骨干和基本的施工力量,要保持相对稳定。对短期需要的施工力量,要做好预测、计划管理,通过企业内部的劳务市场及外部协作队伍进行调剂。严格做到项目部的定员随工程进度要求及时进行调整,进行弹性管理。要打破行业、工种界限,提倡一专多能,提高劳动力的利用效率。
因此,正确选项是C。
24.C
【考点】施工成本分析中比较法。比较法又称“指标对比分析法”,是指对比技术经济指标,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挖掘降低成本的方法。比较法及应用通常有以下形式:
【解析】(1)将实际指标与目标指标对比以此检查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影响目标完成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在进行实际指标与目标指标对比时,还应注意目标本身有无问题,如果目标本身出现问题,则应调整目标,重新评价实际工作。
(2)本期实际指标与上期实际指标对比通过本期实际指标与上期实际指标对比,可以看出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变动情况,反映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程度。
(3)与本行业平均水平、先进水平对比
通过这种对比,可以反映本项目的技术和经济管理水平与行业的平均及先进水平的差距,进而采取措施提高本项目管理水平。
因此,正确选项是C。
25.A
【考点】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
【解析】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是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基础。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的对象为已完成分部分项工程,分析的方法是:进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的“三算”对比,分别计算实际偏差和目标偏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为今后的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寻求节约途径。
因此,正确选项是A。
26.C
【考点】项目进度计划系统的建立。
【解析】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系统示例的第二平面是多个相互关联的不同项目参与方的进度计划组成的计划系统;其第三和第四平面是多个相互关联的不同计划深度的进度计划组成的计划系统。
由不同深度的计划构成进度计划系统,包括:
(1)总进度规划(计划);
(2)项目子系统进度规划(计划);
(3)项目子系统中的单项工程进度计划等。
由不同功能的计划构成进度计划系统,包括:
(1)控制性进度规划(计划);
(2)指导性进度规划(计划);
(3)实施性(工作性)进度计划等。
由不同项目参与方的计划构成进度计划系统,包括:
(1)业主方编制的整个项目实施的进度计划;
(2)设计进度计划;
(3)施工和设备安装进度计划;
(4)采购和供货进度计划等。
由不同周期的计划构成进度计划系统,包括:
(1)5年建设进度计划;
(2)年度、季度、月度和旬计划等。
因此,正确选项是C。
27.D
【考点】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概念。
【解析】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多种类型,代表不同利益方的项目管理(业主方和项目参与各方)都有进度控制的任务,但是,其控制的目标和时间范畴并不相同。
因此,正确选项是D。
28.A
【考点】项目总进度目标论证的工作内容。
【解析】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的控制是业主方项目管理的任务(若采用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的模式,协助业主进行项目总进度目标的控制也是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方项目管理的任务)。
因此,正确选项是A。
29.A
【考点】项目总进度目标论证的工作内容。
【解析】在进行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控制前,首先应分析和论证进度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若项目总进度目标不可能实现,则项目管理者应提出调整项目总进度目标的建议,并提请项目决策者审议。
因此,正确选项是A。
30.B
【考点】横道图进度计划的特点。
【解析】横道图计划表中的进度线与时间坐标相对应,这种表达方式较直观,易看懂计划编制的意图,横道图进度计划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
(1)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设法表达,但不易表达清楚;
(2)适用于手工编制计划;
(3)没有通过严谨的进度计划时间参数计算,不能确定计划的关键工作、关键路线与时差;
(4)计划调整只能用手工方式进行,其工作量较大;
(5)难以适应大的进度计划系统。
因此,正确选项是B。
31.B
【考点】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
【解析】总时差指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工作可利用的机动时间,由于工期为52天,所以工作P最多只能延迟52-max(46,45,39)=6天。
因此,正确选项是B。
32.B
【考点】进度计划调整的方法。
【解析】由于总工期延长了两天,由此分析M工作的进度拖延必然超过了其总时差,超出总时差的部分就是工期延长的部分,因此M工作拖延了5+2=7天。
因此,正确选项是B。
33.D
【考点】关键线路和关键线路的确定。
【解析】关键工作是总时差为最小的工作。当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工作的总时差为零是最小的总时差。当有要求工期,且要求工期小于计算工期时,总时差最小的为负值,当要求工期大于计算工期时,总时差最小的为正值。
在双代号网络计划和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关键路线是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
在搭接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是自始至终全部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或线路上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从起点节点开始到终点节点均为关键工作,且所有工作的时间间隔均为零的线路应为关键线路,关键工作也有可能不在关键线路上。
因此,正确选项是D。
34.D
【考点】网络计划总时差的计算。
【解析】工作J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即第18天,则其最早完成时间EFJ=18+6=24。故工作J的总时差TFJ=28-24=4。
因此,正确选项是D。
35.D
【考点】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措施。
【解析】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技术措施涉及对实现进度目标有利的设计技术和施工技术的选用。不同的设计理念、设计技术路线、设计方案会对工程进度产生不同的影响。本题中,选用对实现进度目标有利的设计技术和施工技术属于进度控制的技术措施。
因此,正确选项是D。
36.D
【考点】项目质量控制的目标、任务与责任。
【解析】根据国家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 19000--2008/IS09000:2005的定义,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是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的一系列相关活动。
因此,正确选项是D。
37.C
【考点】质量控制与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解析】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就是在项目实施整个过程中,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招标采购、施工安装、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项目参与各方致力于实现业主要求的项目质量总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因此,正确选项是C。
38.A
【考点】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
【解析】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形成的PDCA循环,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进行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因此,正确选项是A。
39。A
【考点】工序施工质量控制。
【解析】工序是人、材料、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和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综合起作用的过程,所以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必须以工序作业质量控制为基础和核心。
因此,正确选项是A。
40.C
【考点】施工质量计划的编制主体。
【解析】施工质量计划应由自控主体即施工承包企业进行编制。
因此,正确选项是C。
41.A
【考点】质量控制点的管理。
【解析】凡属“见证点”的施工作业,如重要部位、特种作业、专门工艺等,施工方必须在该项作业开始前24小时,书面通知现场监理机构到位旁站,见证施工作业过程。
因此,正确选项是A。
42.C
【考点】检验批质量验收。
【解析】所谓检验批是指“按周一的生产条件或按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检验用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检验批应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因此,正确选项是C。
43.B
【考点】竣工质量验收的程序。
【解析】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可分为验收准备、竣工预验收和正式验收三个环节进行。整个验收过程涉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总分包各方的工作,必须按照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职能分工,以监理工程师为核心进行竣工验收的组织协调。
因此,正确选项是B。
44.C
【考点】工程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分类。
【解析】建质[201O]111号文规定,根据工程质量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工程质量事故分为4个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因此,正确选项是C。
45.D
【考点】施工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处理。
【解析】施工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程序是事故报告、事故调查、事故的原因分析、制定事故处理的技术方案、事故处理、事故处理的鉴定验收、提交事故处理报告。
因此,正确选项是D。
46.C
【考点】分层法的应用。
【解析】应用分层法的关键是调查分析的类别和层次划分,根据管理需要和统计目的,存在不同的分层方法,其中按合同结构分为总承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
因此,正确选项是C。
47.B
【考点】政府质量监督的性质。
【解析】政府质量监督的性质属于行政执法行为,是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工程实体质量和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下简称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质量检测等单位的工程质量行为实施监督。
因此,正确选项是B。
48.C
【考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
【解析】内部审核是组织对其自身的管理体系进行的审核,是对体系是否正常运行以及是否达到了规定的目标所作的独立的检查和评价,是管理体系自我保证和自我监督的一种机制。
内部审核前要明确审核的方式方法和步骤,形成审核计划,并发至相关部门。
因此,正确选项是C。
49.A
【考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解析】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
因此,正确选项是A。
50.C
【考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解析】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按照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和“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将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工人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做的事情及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具体来说,就是将安全生产责任分解到相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班组长以及每个岗位的作业人员身上。
因此,正确选项是C。
51.C
【考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内容。
【解析】应急预案是对特定的潜在事件和紧急情况发生时所采取措施的计划安排,是应急响应的行动指南。编制应急预案的目的,是防止一旦紧急情况发生时出现混乱,能够按照合理的响应流程采取适当的救援措施,预防和减少可能随之引发的职业健康安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