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2005年法律考研专业课真题-刑法学试题(三)
2010-12-24 18:28:54 来源: 作者: 【 】 浏览:707次 评论: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所共同侵犯的客体,也就是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或者某一方面。同类客体说明了某一类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某种共同特点。犯罪同类客体原理是建立我国刑法分则体系的重要理论根据。我国刑法分则就是根据犯罪侵犯的同类客体,将犯罪归纳为十类,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刑法分则的科学体系。
19、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分类的主要根据是( )。
 A.犯罪的一般客体  B.犯罪的同类客体  C.犯罪的直接客体  D.犯罪的对象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法律的适用:1997年3月14日修订的刑法第452条规定:“本法自1997年10月1 日起施行。”根据不溯及既往的原则,应该适用犯罪行为发生时的法律,本题中故意杀人的行为发生在1997年8月,由于1997年刑法在1997年10月1日生效,故应该适用1979年刑法。
20、甲于1997年8月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于2004年7月被抓获归案。在1979年刑法和1997年刑法中故意杀人罪定罪处刑标准、法定刑完全相同。对本案( )。
 A.应适用1997年刑法  B.应适用1979年刑法  C.由审理本案的法院审判委员会决定适用1979年刑法还是1997年刑法  D.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适用1979 年刑法还是1997年刑法  
多选题
(每小题2分,共10分)
参考答案: [A, B, C, D] 答案解析: 想象竞合犯:想象竞合犯是指行为人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实施一个危害行为,而触犯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犯罪形态。本题中甲的行为基于一个非法获利的犯罪意图,触犯了非法经营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和销售伪劣产品罪三个罪名,符合想象竞合犯的特征。对于想象竞合犯应采用“从一重处断”的原则予以论处。即对想象竞合犯无须实行数罪并罚,而应按照其犯罪行为所触犯的数罪中最重的犯罪论处。因此ABCD 四项都是正确的。
1、甲未获烟草专卖许可,擅自购进明知是假冒的“中华”牌香烟100箱进行批发和零售,在被查获时已销售出80箱,收款120万元。经检验该批香烟属于不合格产品。甲的行为( )。
 A.触犯非法经营罪  B.触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C.触犯销售伪劣产品罪  D.属于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定罪处罚  
参考答案: [B, C] 答案解析: 假象防卫:事实上不存在不法侵害,行为人误以为存在不法侵害而对臆想中的侵害者进行防卫,属于假想防卫。对于假想防卫,应视行为主观上有无过失而予以不同的处理,若行为人无过失的应视为意外事件,若行为人有过失而根据刑法的规定应该承担刑事责任的,构成过失犯罪。因此本题中BC是正确的。
2、甲误认为遭到乙的紧急的不法侵害,而对乙实行防卫行为,致乙死亡。事后证实乙的行为不具有不法侵害的性质。甲的行为( )。
 A.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  B.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可能属于意外事件  D.可能属于防卫过当  
参考答案: [B, C] 答案解析: 数罪并罚:A项中甲的行为都发生在判决宣告以前,只构成受贿罪,按受贿的累积数额定罪量刑;B项中由于乙的第一个受贿罪已经宣判执行,因此应该对新发现的乙的受贿罪作出判决,根据刑法第70条的规定适用数罪并罚的规定;C项中丙的行为属于在服刑期间又犯新罪的,应该根据刑法第71条的规定进行数罪并罚;D项中由于丁的前一个盗窃罪的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因此也就不存在数罪并罚的问题。
3、下列情形中,应当数罪并罚的有( )。
 A.判决宣告前,查明甲分别实施了三次受贿行为,数额分别为2万、3万、5万元  B.乙因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在缓刑考验期内,又查明其另外一起受贿2万元的罪行  C.丙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在服刑期间又犯故意伤害罪  D.丁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执行完毕后,又发现其在该次盗窃以前还有一起重大盗窃犯罪行为  
参考答案: [C, D] 答案解析: 没收财产:AB选项中提到的物品属于犯罪工具和犯罪物品,根据法律的规定应该没收,不属于没收财产刑的财产范围。根据刑法第59条的有关规定,没收财产是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CD选项符合没收财产的规定。
4、甲武装掩护走私毒品,法院判决其构成走私毒品罪,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甲的下列哪些财产可纳入适用没收财产刑予以没收的范围?( )
 A.甲在走私毒品中使用的枪支  B.甲被查获的毒品和贩毒资金  C.甲在银行账户上的500万元存款  D.甲所有的2辆豪华轿车  
参考答案: [A, B, C, D] 答案解析: 属地管辖:刑法第6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域包括领土、领海和领空。在A项中受伤的外国公民斯某在中国境内,属于甲犯罪的结果在中国境内,因此应该适用我国刑法;B项中乙在中国领空犯罪,也要适用中国刑法;C项中丙的犯罪行为符合在中国航空器中犯罪,也适用中国刑法;D 项中丁的犯罪行为发生在中国境内,也适用中国刑法的规定。因此ABCD都是符合题意的。
5、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下列哪些情形适用属地管辖原则?( )
 A.外国人甲在中国境外打猎,因疏忽大意击中中国境内的外国公民斯某,致其重伤  B.外国人乙乘坐外国航空器,当该航空器进入中国领空时在该航空器上实施犯罪  C.中国人丙乘坐中国民用航空器,当该航空器进入外国领空时在该航空器上实施犯罪  D.中国人丁在中国境内打猎,因过于自信的过失造成中国境外外国公民布某重伤  
简答题
(每小题5分,共10分)
参考答案: (1)行为内容不同:抢劫罪以当场实施暴力、暴力相威胁为其行为内容,而敲诈勒索罪威胁的内容不只是暴力,还包括非暴力的要挟。(2)非法取财的时间不同:抢劫罪是当场实施暴力,胁迫同时劫取财物,而敲诈勒索罪不具备前述“当场”且“同时”的特点,即或者以将来施加暴力相威胁,或者要求将来交付财物。(3)数额、情节要求不同:抢劫罪没有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要求,而敲诈勒索要求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     答案解析:
1、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
  
参考答案: (1)前罪和后罪都是故意犯罪。(2)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3)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以内。(4)对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5)对于累犯,不得适用缓刑。(6)对于累犯,不得适用假释。     答案解析:
2、我国刑法规定的一般累犯的成立条件及累犯的法律后果。
  
辨析题
(共10分)
参考答案: (1)这种说法不正确,教唆他人犯
Tags:考研专业课真题 责任编辑:w48225117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05年法律考研专业课真题-民法学..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