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2007年法律硕士考研专业课真题-刑法学试题(三)
2010-12-24 18:45:21 来源: 作者: 【 】 浏览:906次 评论: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行为人挪走公款后未使用该公款的,构成挪用公款罪的未遂  C.挪用公款以后,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以挪用公款罪从重处罚  D.挪用救灾、救济物资数量较大,归个人使用的,不构成挪用公款罪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玩忽职守罪,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D项符合,构成玩忽职守罪。A、B项分别构成公司企业人员玩忽职守罪和事业单位人员玩忽职守罪。C项执行庭庭长的行为仅使当事人的利益而非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不构成玩忽职守罪。
20、下列情形中,可以构成玩忽职守罪的是( )。
 A.某国有企业的总经理在经营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造成该公司严重亏损  B.某高校校长对财务管理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巨额资金无法收回  C.某法院执行庭庭长在执行民事判决中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致使当事人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D.某外汇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外汇管理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大量逃汇,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多选题
(每小题2分,共10分)
参考答案: [A, C] 答案解析: 强奸罪,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意志,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A、C项两种手段在本质上都是违背妇女意志的,构成强奸罪。D项中,男女双方互相利用,不以强奸罪论处。奸淫被拐卖妇女属于拐卖妇女罪的加重情节,不再以强奸罪论处,故B项错误。
1、下列情形中,应以强奸罪定罪处罚的有( )。
 A.利用迷信手段欺骗妇女与其发生性关系的  B.在拐卖妇女过程中,奸淫被拐卖妇女的  C.利用妇女极度疲劳昏睡之机,冒充其丈夫与其发生性关系的  D.谎称自己有能力为妇女办理出国手续,要求与妇女发生性关系,妇女为达到出国目的,与其发生性关系的  
参考答案: [A, B, C, D] 答案解析: 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要求“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除此之外,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则包括:排斥习惯法、排斥绝对不定期刑、禁止有罪类推、禁止重法溯及既往。
2、下列选项中,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有( )。
 A.犯罪与刑罚必须由立法明确规定  B.禁止重法效力溯及既往  C.禁止采用习惯法  D.禁止对犯罪人判处不定期刑  
参考答案: [A, B] 答案解析: 抢劫罪,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产的所有人或管理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或者将财物抢走的行为。打死值班员和放人安眠药都属于抢劫罪所要求的强制性行为,故A、B项正确。而C项中丙属于秘密窃取,构成的是盗窃罪,D项中丁构成的是抢夺罪。
3、下列情形中,应以抢劫罪定罪处罚的有( )。
 A.甲为劫取财物,打死仓库的值班员孙某后,取走价值10万元的财物  B.乙在赵某的茶水中偷偷放入大量安眠药,趁赵某饮后熟睡,拿走赵某3万元现金  C.丙看见刘某因交通事故受伤,趁其昏迷之机,将其携带的现金2万元取走  D.丁乘张某不备,夺取其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  
参考答案: [B, D] 答案解析: 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亲友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也应当视为自动投案。故B、D项可以认定为自首。A项中甲揭发的是他人的犯罪行为,可能成为立功,但不是自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但是如实供述的应当是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罪行属不同种罪行,故B项中丙的行为不成立自首。
4、下列情形中,可以认定为自首的有( )。
 A.犯罪嫌疑人甲主动向司法机关揭发他人重大犯罪行为  B.乙故意重伤他人,被家人扭送到司法机关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C.丙因盗窃行为被公安机关抓获,在审讯中又主动供述其他盗窃罪行  D.丁贪污公款,在贪污行为被发觉前,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参考答案: [A, C] 答案解析: 未遂,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是根据实行行为是否完成所做的分类,题目中甲实施杀人的行为已经完成,应为实行终了的未遂。能犯未遂是指根据犯罪时的主客观情况,犯罪行为本来有可能得逞,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因素的介入使犯罪没有得逞。不能犯未遂是指由于行为人主观认识上的原因或者行为手段、行为对象等原因,犯罪不具备得逞的客观现实性。从题目看,甲杀人的目的是能够达到的,应为能犯未遂。
5、甲用枪射杀乙,乙中弹倒地。甲以为乙已死亡,遂弃“尸”于荒野。实际上,乙只是中弹受伤,并没有死亡。甲的行为属于( )。
 A.实行终了的未遂  B.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C.能犯未遂  D.不能犯未遂  
简答题
(每小题5分,共10分)
参考答案: (1)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2)死刑不得适用于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3)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4)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     答案解析:
1、简述我国刑法总则中适用死刑的限制性规定。
  
参考答案: (1)行为人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中的任何一种行为;(2)行为人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3)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     答案解析:
2、简述转化型抢劫罪的成立条件。
  
辨析题
(共16分)
参考答案: (1)这种说法不正确。(2)在我国刑法理论和实践中,犯罪既遂的标准采用构成要件齐备说。即行为符合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犯罪的基本构成要件,就构成犯罪既遂。(3)根据我国刑法分则的具体规定,犯罪可分为结果犯、危险犯和行为犯等形态,它们的具体既遂标准不同。(4)结果犯要求行为必须造成了特定结果;危险犯只要求造成了特定的危险,即使没有达到犯罪人的预期目的或者造成犯罪结果,也认为是既遂;行为犯只要求行为人将特定行为实行完毕,即使没有实现犯罪目的或者造成犯罪结果,也认为是既遂。     答案解析:
1、请对“犯罪既遂就是行为人实现了预期的犯罪目的或者造成了犯罪结果”这一说法进行辨析。
  
法条分析题
(每小题4,共16分)1、刑法第234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
Tags:考研专业课真题 责任编辑:w48225117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07年法律硕士考研专业课真题-民.. 下一篇2007年法律硕士考研专业课真题-综..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