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2014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真题及答案(二)
2015-09-07 13:28:2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甲将其看管的公司仓库内价值5万元的财物运走变卖。甲的行为构成下列哪一

犯罪?

    A.盗窃罪

    B.诈骗罪

    C.职务侵占罪

    D.侵占罪

    18.乙(16周岁)进城打工,用人单位要求乙提供银行卡号以便发放工资。乙忘带身份证,借用老乡甲的身份证以甲的名义办理了银行卡。乙将银行卡号提供给用人单位后,请甲保管银

行卡。数月后,甲持该卡到银行柜台办理密码挂失,取出1万余元现金,拒不退还。甲的行为构成下列哪一犯罪?

    A.信用卡诈骗罪

    B.诈骗罪

    C.盗窃罪(间接正犯)

    D.侵占罪

    19.乙购物后,将购物小票随手扔在超市门口。甲捡到小票,立即拦住乙说:“你怎么把我购买的东西拿走?”乙莫名其妙,甲便向乙出示小票,两人发生争执。适逢交警丙路过,乙请

丙判断是非,丙让乙将商品还给甲,有口难辩的乙只好照办。关于本案的分析(不考虑数额),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如认为交警丙没有处分权限,则甲的行为不成立诈骗罪

    B.如认为盗窃必须表现为秘密窃取,则甲的行为不成立盗窃罪

    C.如认为抢夺必须表现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则甲的行为不成立抢夺罪

    D.甲虽未实施恐吓行为,但如乙心生恐惧而交出商品的,甲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

    20.首要分子甲通过手机指令所有参与者“和对方打斗时,下手重一点”。在聚众斗殴过程中,被害人被谁的行为重伤致死这一关键事实已无法查明。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

正确的?

    A.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量刑

    B.甲是教唆犯,未参与打斗,应认定为从犯

    C.所有在现场斗殴者都构成故意杀人罪

    D.对积极参加者按故意杀人罪定罪,对其他参加者按聚众斗殴罪定罪

    21.交警甲和无业人员乙勾结,让乙告知超载司机“只交罚款一半的钱,即可优先通行”;司机交钱后,乙将交钱司机的车号报给甲,由在高速路口执勤的甲放行。二人利用此法共得32

万元,乙留下10万元,余款归甲。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甲、乙构成受贿罪共犯

    B.甲、乙构成贪污罪共犯

    C.甲、乙构成滥用职权罪共犯

    D.乙的受贿数额是32万元

    22.社会主义法治公平正义的实现,应当高度重视程序的约束作用,避免法治活动的任意性和随意化。据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保障,只要程序公正就能实现实体公正

    B.刑事程序的公开与透明有助于发挥程序的约束作用

    C.为实现程序的约束作用,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均应予以排除

    D.对复杂程度不同的案件进行程序上的繁简分流会限制程序的约束作用

    23.社会主义法治要通过法治的一系列原则加以体现。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是《刑事诉讼法》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下列哪一案件的处理体现了这一原则?

    A.甲涉嫌盗窃,立案后发现涉案金额400余元,公安机关决定撤销案件

    B.乙涉嫌抢夺,检察院审查起诉后认为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决定不起诉

    C.丙涉嫌诈骗,法院审理后认为其主观上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作出无罪判决

    D.丁涉嫌抢劫,检察院审查起诉后认为证据不足,决定不起诉

    24.关于刑事诉讼构造,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刑事诉讼价值观决定了刑事诉讼构造

    B.混合式诉讼构造是当事人主义吸收职权主义的因素形成的

    C.职权主义诉讼构造适用于实体真实的诉讼目的

    D.当事人主义诉讼构造与控制犯罪是矛盾的

    25.关于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自公诉案件立案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B.对因作证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费用,有权获得补助

    C.对法院作出的强制医疗决定不服的,可向作出决定的法院申请复议一次

    D.对检察院作出的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不服的,可向上一级检察院申诉

    26.钱某涉嫌纵火罪被提起公诉,在法庭审理过程中被诊断患严重疾病,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8年,同时决定予以监外执行。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决定监外执行时应当将暂予监外执行决定抄送检察院

    B.钱某监外执行期间,应当对其实行社区矫正

    C.如钱某拒不报告行踪、脱离监管,应当予以收监

    D.如法院作出收监决定,钱某不服,可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

    27.关于证据的关联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关联性仅指证据事实与案件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B.具有关联性的证据即具有可采性

    C.证据与待证事实的关联度决定证据证明力的大小

    D.类似行为一般具有关联性

    28.下列哪一选项所列举的证据属于补强证据?

    A.证明讯问过程合法的同步录像材料

    B.证明获取被告人口供过程合法,经侦查人员签名并加盖公章的书面说明材料

    C.根据被告人供述提取到的隐蔽性极强、并能与被告人供述和其他证据相印证的物证

    D.对与被告人有利害冲突的证人所作的不利被告人的证言的真实性进行佐证的书证

    29.关于鉴定人与鉴定意见,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经法院通知,鉴定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的,可由院长签发强制令强制其出庭

    B.鉴定人有正当理由无法出庭的,法院可中止审理,另行聘请鉴定人重新鉴定

    C.经辩护人申请而出庭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可向鉴定人发问

    D.对鉴定意见的审查和认定,受到意见证据规则的规制

    30.未成年人郭某涉嫌犯罪被检察院批准逮捕。在审查起诉中,经羁押必要性审查,拟变更为取保候审并适用保证人保证。关于保证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可由郭某的父亲担任保证人,并由其交纳1000元保证金

    B.可要求郭某的父亲和母亲同时担任保证人

    C.如果保证人协助郭某逃匿,应当依法追究保证人的刑事责任,并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民事连带赔偿责任

    D.保证人未履行保证义务应处罚款的,由检察院决定

    31.关于犯罪嫌疑人的审前羁押,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基于强制措施适用的必要性原则,应当尽量减少审前羁押

    B.审前羁押是临时性的状态,可根据案件进展和犯罪嫌疑人的个人情况予以变更

    C.经羁押必要性审查认为不需要继续羁押的,检察院应及时释放或变更为其他非羁押强制措施

    D.案件不能在法定办案期限内办结的,应当解除羁押

    32.韩某和苏某共同殴打他人,致被害人李某死亡、吴某轻伤,韩某还抢走吴某的手机。后韩某被抓获,苏某在逃。关于本案的附带民事诉讼,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李某的父母和祖父母都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B.韩某和苏某应一并列为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

    C.吴某可通过附带民事诉讼要求韩某赔偿手机

    D.吴某在侦查阶段与韩某就民事赔偿达成调解协议并全部履行后又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法院不予受理

    33.关于期间的计算,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重新计算期限包括公检法的办案期限和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的期限两种情况

    B.上诉状或其他法律文书在期满前已交邮的不算过期,已交邮是指在期间届满前将上诉状或其他法律文书递交邮局或投入邮筒内

    C.法定期间不包括路途上的时间,比如有关诉讼文书材料在公检法之间传递的时间应当从法定期间内扣除

    D.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案件,在羁押场所以外对患有严重疾病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医治的时间,应当从法定羁押期间内扣除

    34.关于勘验、检查,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为保证侦查活动的规范性与合法性,只有侦查人员可进行勘验、检查

    B.侦查人员进行勘验、检查,必须持有侦查机关的证明文件

    C.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或者女医师进行

    D.勘验、检查应当有见证人在场,勘验、检查笔录上没有见证人签名的,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35.检察院对孙某敲诈勒索案审查起诉后认为,作为此案关键证据的孙某口供系刑讯所获,依法应予排除。在排除该口供后,其他证据显然不足以支持起诉,因而作出不起诉决定。关于

该案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检察院的不起诉属于存疑不起诉

    B.检察院未经退回补充侦查即作出不起诉决定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C.检察院排除刑讯获得的口供,体现了法律监督机关的属性

    D.检察院不起诉后,又发现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真题及..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