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2015年最新国家司法考试大纲——民法(三)
2015-09-08 10:46:5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结婚的概念和条件。

  熟悉并能够运用:无效婚姻、可撤销婚姻的含义和相关规则,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的相关规则及离婚的法律后果,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的内容及收养的基本规则。

  考试内容:

  第一节结婚

  结婚的概念和特征 结婚的条件(结婚的法定条件 结婚的禁止条件)结婚登记机关和程序无效婚姻(无效婚姻的概念和范围 确认婚姻无效的程序 无效婚姻的法律后果)可撤销婚姻(可撤销婚姻的概念 请求撤销的程序 行使撤销权的法定期间)

  第二节离婚

  协议离婚(协议离婚的概念和条件 协议离婚的主管机关和程序)

  诉讼离婚(诉讼离婚中的两项特殊保护 诉讼离婚的法定条件)离 婚的法律后果(离婚时的财产处理 离婚时的债务清偿 离婚后的子女抚养)探望权(探望权的概念与主体 探望权的行使 探望权的中止 探望权的恢复行使)离婚救济(离婚困难帮助请求权 离婚经济补偿权 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

  第三节夫妻关系

  夫妻人身关系 夫妻财产关系(法定夫妻财产制 约定夫妻财产制)

  第四节父母子女关系

  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亲子关系的确认与否定制度 婚生父母子女关系 非婚生的父母子女关系)继父母子女关系 养父母子女关系(收养关系的成立 收养的法律效力 收养关系的解除)

  第二十九章 继承概述

  基本要求:

  了解:继承权的概念和特征。

  熟悉并能够运用:继承权的取得、放弃、丧失的一般规则。

  考试内容:

  第一节 继承与继承权

  继承的概念 继承权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继承权的取得、放弃、丧失和保护

  继承权的取得 继承权的放弃 继承权的丧失 继承权的保护

  第三十章 法定继承

  基本要求:

  了解:法定继承的概念和特征。

  熟悉并能够运用:法定继承的适用条件、继承人范围与顺序、代位继承及法定继承中的遗产分配的相关规则。

  考试内容:

  第一节法定继承概述

  法定继承的概念和特征 法定继承的适用范围

  第二节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法定继承的顺序

  第三节代位继承

  代位继承的概念 代位继承的条件

  第四节法定继承中的遗产分配

  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 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酌情分配遗产问题

  第三十一章 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

  基本要求:

  了解:遗嘱继承的概念和适用条件。

  熟悉并能够运用:遗嘱的形式要件及其效力规则,遗赠及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特征及其效力规则。

2015年国家司法考试大纲:民法

  第三十二章 遗产的处理

  基本要求:

  了解:遗产的法律特征、范围及其认定规则。

  熟悉并能够运用:继承的开始及遗产分割和债务清偿的基本规则,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的确定与处理规则。

  考试内容:

  第一节继承的开始

  继承开始的时间 继承开始的地点 继承的通知和遗产的保管(继承的通知 遗产的保管)

  第二节遗产

  遗产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遗产的范围 认定遗产应注意的问题(被继承人的遗产与共有财产的区别 被继承人的遗产与保险金、抚恤 金的区别)

  第三节遗产的分割和债务清偿

  遗产分割 被继承人的债务清偿(被继承人债务的确定 清偿被继承人债务的原则)

  第四节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

  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的概念 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的确定 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的处理

  第三十三章 人身权

  基本要求:

  了解:人身权的概念。

  熟悉并能够运用:各种人格权、身份权的法律特征及其保护规则。

  考试内容

  第一节人格权

  人身权的概念和特征 人格权的概念 一般人格权(一般人格权的概念 一般人格权的特征)具体人格权(生命权 身体权 健康权 姓名权与名称权名誉权 肖像权 隐私权 荣誉权)

  第二节身份权

  身份权的概念亲权(亲权的概念 亲权的内容)配偶权(配偶权的概念 配偶权的内容)亲属权(亲属权的概念 亲属权的内容 侵害亲属权的法律后果)

  第三十四章 侵权责任概述

  基本要求:

  了解:侵权行为的概念和分类。

  熟悉并能够运用: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及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共同侵权行为、共同危险行为以及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行为与责任的法律特征,侵权责任的方式及其适用规则,侵权责任的免责和减轻责任的事由以及责任竞合规则,财产损害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基本原理与规则,侵权责任中连带责任的承担。

  考试内容:

  第一节侵权行为的概念和分类

  侵权行为的概念和特征(侵权行为的概念 侵权行为的特征)侵权行为的分类(一般侵权行为与特殊侵权行为 单独侵权行为与共同侵权行为 积极的侵权行为与消极的侵权行为)

  第二节侵权行为归责原则

  侵权行为归责原则的概念 过错责任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

  第三节一般侵权行为构成要件

  行为的违法 性损害事实的存在 因果关系 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第四节共同侵权行为

  共同加害行为(共同加害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教唆侵权行为和帮助侵权行为)共同危险行为(共同危险行为的概念和免责事由 共同危险行为的特征)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行为与责任

  第五节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的概念、方式与适用(侵权责任的概念 侵权责任的方式 侵权责任的适用)侵权责任的免责和减轻责任的事由 侵权责任与其他民事责任的竞合(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竞合 侵权责任与不当得利责任的竞合)侵权损害赔偿(人身损害赔偿 精神损害赔偿 财产损害赔偿 赔偿费用的支付)侵权责任中连带责任的承担

  第三十五章 各类侵权行为与责任

  基本要求:

  熟悉并能够运用:各类特殊主体的侵权行为与责任、产品责任、机动车交通 事故责任、医疗损害责任、环境污染责任、高度危险责任、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物件损害责任。

  考试内容:

  第一节 特殊主体的侵权行为与责任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与责任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自己的行为暂时没有意识或者失去控制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与责任 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与责任 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的提供劳务一方致人损害以及 自己受到损害的侵权行为与责任 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致人 损害的侵权行为与责任公共场所的管理人、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 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与责任 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侵权行为与责任 帮工活动中的侵权行为与责任 承揽关系中的侵权行为与责任 见义勇为中的侵权行为与责任

  第二节 产品责任

  产品责任的构成要件 产品责任的承担主体与承担方式 产品责任的诉讼时效

  第三节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构成要件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承担

  第四节医疗损害责任

  医疗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 医疗损害责任的免责事由

  第五节环境污染责任

  环境污染责任的构成要件 环境污染责任的免责事由

  第六节高度危险责任

  高度危险责任的构成要件 高度危险责任的免责事由

  第七节饲养动物损害责任

  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 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的免责事由

  第八节物件损害责任

  物件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物件 损害责任的类型

  附录:法律法规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根据2009 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修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二条的解释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1988年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1988年4月2日 发布施行)法(办)发〔1988〕6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1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61次会议通过2001年 3月8日公布自2001年3月10日起施行)法释〔2001〕7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3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99次会议通过2003年 12月26日公布 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法释〔2003〕20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

  (2008年8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50次会议通过2008年8月21日公布 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法释〔2008〕1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07年3月 16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2号公布 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 解释

  (2009年3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64次会议通过2009年 5月14日公布 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法释〔2009〕7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9年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66次会议通过2009年 5月15日公布 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法释〔2009〕8号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

  (2014年11月24日国务院令第656号公布 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9年3月 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5号公布 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1999年12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090次会议通过1999年 12月19日公布 自1999年12月29日起施行)法释〔1999〕19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2009年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62次会议通过2009年 4月24日公布 自2009年5月13日起施行)法释〔2009〕5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2012年3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45次会议通过2012年 5月10日公布 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法释〔2012〕8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3年3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67次会议通过)法释 [2003]7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2004年9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27次会议通过2004年

  10月25日公布 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法释〔2004〕14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4年11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35次会议通过2004 年12月16日公布 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法释〔2004〕20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9年6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69次会议通过2009年

  7月30日公布 自2009年9月1日起施行)法释〔2009〕11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2010年9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96次会议通过)法释 [2010)13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1995年6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 过1995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0号公布 自1995年10 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0年9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33次会议通过2000年12月8日公布 自2000年12月13日起施行)法释〔2000〕4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 过根据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 据2010年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

  (2002年8月2日国务院令第359号公布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 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一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5年国家司法考试大纲——民事..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