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糊涂不符合逻辑
C.郑板桥书写“难得糊涂”说明他没有进取心
D.郑板桥书写“难得糊涂”是由反言的方式来讽刺社会的黑暗
答案:D
22.目前,有许多正在装修的家庭缺乏家装常识和经验,自作主张,随心所欲。而有些家装公司为了经济利益更是推波助澜,对业主的要求惟命是从。但装修后终究是住户自己居住,如果留下隐患,造成邻里纠纷,出现质量事故,只能自食其果。
这段话的意思是()。
A.装修不能随心所欲,要注意质量 B.家装公司装饰不负责
C.正在装修的家庭缺乏家装常识 D.装饰后的房屋由住户自己居住
答案:A
23.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当一个人感到烦恼、苦闷、焦虑的时候,他身体的血压和氧化作用就会降低,而当他心情愉快时整个新陈代谢就会改善。
根据这段文字我们知道( )。
A.人们可以通过调节心情来调节血压
B.心情好坏与人的身体健康存在密切关系
C.血压和氧化作用降低说明该人心情不好
D.只要心情愉快就可以改善整个新陈代谢
答案:B
24.北京用优厚待遇吸引大学生当村官,利大还是弊大,应该是我们评价这个政策的出发点。如果力大于弊,就应盖在孤立的同时,尽可能消除弊端,而不是一棍子打死。
上文的意旨是()
A.北京用优厚待遇吸引大学生当村官利大于弊
B.北京用优厚待遇吸引大学生当村官弊大于利
C.评价一件事情的是非功过,应该看整体
D.一件事情不可能有利无弊
答案: C
25.“门当”和“户对”是古民居建筑中大门建筑的组成部分,有“户对”的宅院,必须有“门当”,这是建筑学上的和谐美学原理。因此,“门当”,“户对”常常同呼并称。后成为社会观念中男女婚嫁衡量条件的常用语。最适合最本段文字的标题是:( )
A.门当户对的典故
B.门当户对的原理
C.门当户对的建筑
D.门当户对的含义
答案:D(这题呢,楼主悲催地选了A,本文出自05年的《建筑工人》,楼主看了原文,的确是D比较合符,杯具了)
(26~35是关于史地物化的10题常识题)
26.“在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指的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抗日战争
答案:D(楼主这个历史盲差点儿就选A了,幸亏后来脑子转了个弯)
27.中国历代政府注意加强对台湾的管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朝时,中央政府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B.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C.一战后,南京国民政府从日本手中接管台湾
D.“一国两制”构想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
答案:C(楼主长呼一口气,又撞中了,原谅楼主对历史知识的那个。一题是历史课堂上的章节练习,一题来自高考复习题,楼主我找得容易嘛我)
28.(此题找不到题啊,晕)题目问的是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什么线
答案:亚热带和温暖带的分界线
29.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水土流失 B.风力强盛 C.土质疏松 D.高原地貌
答案:A
30 .假如重力突然消失,下列情况仍然存在的是:
A.万马奔腾 B.川流不息 C.五光十色 D.短斤少两
答案:C
31.我们平常都用微波炉加热食物,以下对微波炉加热食物表述准确的是( )。
A.微波炉产生的微波使食物的分子产生剧烈运动而使食物本身发热
B.微波炉产生的微波使热量从食物外部传递到内部来完成烹调
C.微波炉产生微波具有极强的热能,从而使食物变热
D.微波炉利用产生的微波“涡流”直接使食物加热
答案:A
32.在下列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荔枝酿酒 B.酸雨侵蚀建筑物
C.空气液化制取氮气 D.生石灰遇水成为熟石灰
答案:C(这题啊,楼主想不起选项了,折腾了很久才想起,翻了很久才在广东08的理基里找到的,- -!,你们要怎么感谢楼主呢?其实这题很容易,所以就免感谢了吧。)
33.下列做法在日常生活中可行的是:
A.医用酒精和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相同,都可用于伤口消毒
B.喝牛奶、豆浆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可有效缓解重金属中毒现象
C.由于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可利用淀粉检查加碘食盐的真假
D.低血糖症状出现时,吃馒头要比喝糖水见效快
答案:B
34.氟利昂中对臭氧造成损害的主要元素是:
A.氟 B.氯 C.碳 D.硫
答案:B
35.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吃水果蔬菜,多吃含蛋白质的肉类,更能增强体质
B.购物时减少使用或不用塑料袋,是为了减少“白色污染”
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D.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答案:A
(36~45是逻辑推理部分)
36.已知:(1)如果甲和乙是肇事者,丙就不是肇事者;(2)如果丁是肇事者,那么乙就是肇事者;(3)甲和丙都是肇事者。由此推出( )
A.乙和丁都是肇事者
B.乙和丁都不是肇事者
C.乙是肇事者,丁不是肇事者
D.乙不是肇事者,丁是肇事者
答案:B
37.某厂产品的合格率为90%,今抽查其中的100件产品,发现只有5件不合格,因此:
A.以前的合格率计算错误
B.如果再抽查一次,可能又是另一种结果
C.该厂产品的合格率是95%
D.如果抽查200件产品,肯定会有10件不合格产品
答案:B
38.许多自称为教师的人实际上并不是教师, 因为教书并不是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 上述议论假设了以下哪项断定?
A.一个人不能称之为作家,除非写作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他职业的情况也一样
B.许多被称为教师的人缺乏合格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C.收入的多少是一项职业受社会重视的尺度
D.教书的收入不能维持教师的正常生活
答案:A
39.一个好的画家要么具有很高的绘画方面的天赋,要么就要经过刻苦的努力才会在绘画上有所成就。王先生在绘画上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说明( )
A.王先生一定是一个好的画家
B.王先生不一定是一个好画家
C.王先生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画家
D.王先生有可能成为一个好的画家
答案:D
40.在产品竞争激烈时,许多企业大做广告。一家电视台在同一个广告时段内,曾同时播放了四种白酒的广告。渲染过分的广告适得其反。大多数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更重视自己的判断,而不轻信广告宣传。
上述陈述隐含着下列哪项的前提?
A.真正的名牌产品不做广告
B.广告越多,商品的销售量越大
C.许多广告言过其实,缺乏真实性
D.消费者都是鉴别商品的内行里手
答案:C(杯具,楼主虽然觉得应该是C,但是又觉得可能它说明消费者很了解它们都很不可信,所以,楼主应该是选了D,555,一分啊)
41.只有在适当的温度下,鸡蛋才能孵出小鸡来。现在,鸡蛋已经孵出了小鸡,可见温度是适当的。
下述推理结构哪个与上述推理在形式上是相同的?
A.如果物体间发生摩擦,那么物体就会生热。物体间已经发生了摩擦,所以物体必然要生热
B.只有年满十八岁的公民,才有选举权。赵某已有选举权,他一定年满十八岁了
C.公民都有劳动的权利。张明是公民,因此,他有劳动的权利
D.我国《刑法》规定: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被告已致人重伤,因此,他应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答案:B
42.司机违章驾驶,交警向他宣布处理决定:“要么扣留驾驶执照三个月,要么罚款1000元。”司机说:“我不同意。”
如果司机坚持己见,那么,以下哪项实际上是他必须同意的?
A.扣照但不罚款
B.罚款但不扣照
C.既不罚款也不扣照
D.如果做不到既不罚款也不扣照,那么就必须接受既罚款又扣照
答案:D(伤心,又错了,楼主再次泪奔,为毛楼主觉得是A呢,唉)
43.卫生官员们认为,由于许多电视节目中提到的或消费的食物或饮料的营养价值都非常低,看电视对收看者的饮食习惯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以下哪项陈述是卫生官员的推论赖以成立的假设?
A.电视节目中涉及的饮食习惯是收看者们饮食习惯的反映
B.看到电视节目中某些食物或饮料被消费或者被提到增加了收看者消费此类食物的可能性
C.饮食业的厂商赞助电视节目以便使其生产的食品能在这些节目中做广告
D.电视收看者只对电视节目中与他们有相同饮食习惯的人感兴趣
答案:B
44.某公司共有包括总经理在内的20名员工。有关这20名员工,以下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Ⅰ.有人在该公司入股。Ⅱ.有人没在该公司入股。Ⅲ.总经理没在该公司入股。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A.20名员工都入了股
B.20名员工都没入股
C.只有一人入了股
D.只有一人没入股
答案:A
45.H市的交通管理部门表示,和去年相比,今年我市市区的道路通行有明显改善。该部门负责人认为,这是由于我市聘用了大量的交通协管员。
以下哪项最不能削弱该负责人的结论?
A.今年初,H市专门召开会议对交通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和整顿
B.许多专家认为,聘用大量的交通协管员的成本巨大,得不偿失
C.今年初,H市市区的道路新建扩建工程刚刚结束
D.今年H市对驶入市区的车辆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许多大货车、外地车在交通“高峰”时期不能进入市区
答案:B
(46~50是关于哲学和社会主义中国的认识)
46.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是( )。
A.认识论中的唯物论
B.认识论中的唯心论
C.认识论中的可知论
D.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答案:D
47.“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这是属于( )
A.相对主义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答案:B
48.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 )
A.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原则
B.指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涵义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答案:D
4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科学发展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民主法治
答案:A
50.________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要实现的奋斗目标。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
C.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D.实现现代化
答案:A
二、多选,两个以上正确,30题,1分/题。
(个人感觉前面考了3题哲学,后面考了6题国内的经济政治方面的原理,以及11题法律相关内容,最后10题都是公文处理的内容)
51.下列选项中属于规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