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
D. 因胁迫而结婚的
89. 住房保障体系主要包括()。
A. 廉租房 B. 经济适用房
C. 住房公积金 D. 住房贷款利率 [手机做题]
90. 发展速度由于采用基期的不同,可分为同比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某服装厂销售量今年2月份比去年同期同比增长200件
B. 某食品加工厂销售量2010年10月比2009年10月环比增长10%
C. 某通信公司销售量今年2月比今年1月环比增长5%
D. 某民办学校学生入学率2010年9月比2009年9月同比增长2%
91. 2011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温家宝总理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两个提高”分别是()。
A.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B.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C. 提高居民收益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D. 提高劳动报酬在二次分配中的比重
92. 以下关于法的共同本质描述错误的是()。
A.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B. 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C. 法是领导者个人意志的表现 D. 法是全体公民意志的体现
93. 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主要靠依法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有()。
A. 权利公平,机会公平 B. 过程公平,结果公平
C. 形式公平,实质公平 D. 规则公平,分配公平
94. “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其体现的哲理有()。
A. 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起主导作用
B. 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C.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D.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95. 关于公共财政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公共财政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财政形态
B. 公共财政以满足公有经济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C. 公共财政是弥补市场失效的财政
D. 公共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经济建设
96.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将民族团结作为处理民族关系原则之一载入宪法,更将党的民族政策作为民族团结的生命线。这是因为()。
A. 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这是全国人民的愿望,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障
B. 民族问题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C. 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团结关系到国家统一和边疆巩固
D. 加强和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97. 作为一种职业道德规范,诚实守信就是()。
A. 真实无欺的品德
B. 客户至上
C. 遵守承诺和契约的行为
D. 市场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道德保障之一
98.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证明,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中国化的原因在于()。
A.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B.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相融性
C.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D. 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的建设和改革提供了现实发展模式
99. 社会职业道德具有丰富多彩、复杂多样的内容和形式,它主要包括以下哪几类职业道德现象?()
A. 职业道德行为 B. 职业道德意识
C. 职业道德规则 D. 职业道德水平
110.下列应计入我国GDP的有()。
A. 我国某公司的电脑销售量 B. 在武汉的美国人的工资
C. 武汉市民房屋的转让 D. 在美国的武汉人的工资
111.决定一个国家汇率制度的因素有()。
A. 经济开放程度 B. 人口素质状况
C. 经济规模 D. 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域分布
114.一个国家的宏观行政环境包括()。
A. 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B. 国际社会因素
C. 国内自然因素 D. 行政机构内部结构因素
117.下列属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观念的有()。
A. 物理健康 B. 生理健康
C. 心理健康 D. 社会适应
118.企业自主创新主要包括()。
A. 集成创新
B. 模仿创新
C. 原始创新
D.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120.下列说法符合工作报告写作要求的是()。
A. 事宜采用概括叙述的表达方法,避免描述事情的细枝末节或罗列数字
B. 中心明确,重点突出
C. 报告内容应有新意
D. 点面结合,实事求是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判断题
1.A[解析]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
2.B[解析]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手段。
3.B[解析] 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和根本标准,生产力标准虽然具有决定意义,但并不是唯一的。尤其在今天看来,社会进步的具体尺度应该是多样的, 人的价值标准就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之一。
4.A[解析] 权利和义务作为构成法律关系的内容要素,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在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是互相依存的。权利不能离开义务而存在,义务也不能离开权利而存在。所以任何一个具体法律关系的参加者,都既是权利的享有者又是义务的承担者。任何一个法律主体在享受一定权利的同时,必须要履行与该权利相对应的义务。
5.B[解析] 《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36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但是《宪法》中并没有规定我国公民有罢工的自由。
6.B[解析]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7.B[解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法属于上层建筑,所以法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但是,法在受到经济因素制约的同时,还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政治制度的变迁、文明发展的路径、民族道德伦理取向的作用等都对法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并不是说只要经济基础不发生变化,法就不发生变化。
8.A[解析] 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根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宪法和其他法律一样,都是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都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行为规范,都是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
9.B[解析]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0. B[解析]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的特征包括:全国只有一部宪法;只有一套统一的中央机关体系;公民只有一个国籍;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对外交往的唯一国际法主体;地方所行使的权力源于中央通过立法授予。
11. A[解析]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时指出,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2. A[解析]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交往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公民生活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社会活动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因而成为文明发展程度的一种标志。其内容涉及公共秩序、公共卫生、公共环境、公共设施等许多方面。
13. B[解析] 用典型示范、榜样影响来推动一般、带动全局的方法是“树标兵,评先进”的方法,而“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是抓先进和后进两头,而不是只抓先进一头。
14. B[解析]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故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对象不是中国境内居住的全部法人。
15. A[解析] 略
16. B[解析] 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17. A[解析]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宗教的本质是人对外部世界力量的反映,是虚幻和主观的。
18. A[解析] 金砖四国是指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