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D
试题25:从约束力的强弱角度上社会规范可分为:( C )
A: 成文规范和不成文规范 B: 一般性规范和社会设置
C: 常规、原则、惯例、律令 D: 习俗、道德、宗教、法律
答案: C
试题26: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D )
A: 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结果 B: 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的结果
C: 单个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D: 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答案: D
试题27: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提出( B )是加强学习的有力保证。
A: 讲学习 B: 学习制度化
C: 学习理论化 D: 坚持马克思主义
答案: B
试题28:组织目标的制定过程基本上是( C )过程,它是不同利益集团争夺的结果。
A: 经济活动 B: 协商活动
C: 政治活动 D: 妥协
答案: C
试题29:本质和现象的区别在于:( ABCD )
A: 现象是表面的,本质是深刻的 B: 现象是易逝的,本质是稳定的
C: 现象是个别的,本质是同类现象的共性 D: 现象可直接感知,本质要靠思维来把握
答案: ABCD
试题30:“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D )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时空有限性的统一
C: 时空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答案: D
试题31:列宁的物质定义是从下列关系界定的:( B )
A: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B: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C: 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D: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答案: B
试题3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C )
A: 各种实物的总和 B: 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C: 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D: 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答案: C
试题33: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有:( ABCD )
A: 增进人的平等 B: 维护社会公正
C: 保持社会稳定 D: 推动社会发展
答案: ABCD
试题34: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 D )
A: 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B: 唯心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C: 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D: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
答案: D
试题3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体系,因为它是:( ABC )
A: 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B: 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C: 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D: 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答案: ABC
试题36:哲学的党性是指:( A )
A: 哲学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为一定阶级服务 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和斗争
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 D: 可知论同不可知论的对立和斗争
答案: A
试题37: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 C )
A: 加强宏观调控 B: 完善市场体系
C: 实行政企分开 D: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答案: C
试题38:“脱离了身体的手是名义上的手”说明了:( ABD )
A: 部分依赖于整体 B: 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失去了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C: 整体是部分相加之和 D: 整体把各个组成部分互相连结起来
答案: ABD
试题39:( A )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要求。
A: 勤政为民,真抓实干 B: 体察民情
C: 了解民意 D: 倾听群众呼声
答案: A
试题40: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增长过热时,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其主要措施有:( ABD )
A: 提高法定准备金 B: 提高贴现率
C: 在金融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 D: 在金融市场上抛售政府债券
答案: ABD
试题4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 C )
A: 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做准备 B: 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
C: 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D: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答案: C
试题42: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 D )
A: 延长工人工作时间而获得的 B: 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
C: 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的 D: 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
答案: D
试题43: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 A )
A: 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 提高党员的思想水平和学习能力
C: 发挥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作用 D: 培养年轻干部
答案: A
试题44:下列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选项中,正确的是:( ACD )
A: 它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 它通过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克服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C: 它反映了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 D: 它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深化的必然结果
答案: ACD
试题45: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B )
A: 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 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C: 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D: 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答案: B
试题46: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其意是说:( BD )
A: 它是物质形态的直接生产力 B: 它是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
C: 它是生产力的独立的要素 D: 它是渗透到生产力三要素之中的并能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答案: BD
试题47: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B )
A: 它是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 B: 它的内容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主体和不依赖人类
C: 它是自然界规律 D: 它是社会规律。
答案: B
试题48: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C )
A: 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 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 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 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答案: C
试题49: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 C )
A: 是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B: 是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
C: 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 D: 是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
答案: C
试题50: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是因为感性认识:( C)
A: 是不可靠的 B: 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C: 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反映 D: 是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的
答案: C
试题5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因为它:( ABCD )
A: 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B: 是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C: 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 D: 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答案: ABCD
试题52: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决定论的区别在于:( )答案: BCD
A: 是否承认必然性和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B: 是否承认意识的能动性
C: 是否承认偶然性 D: 是否承认因果联系的复杂性
试题53: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分歧在于:( )答案: D
A: 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B: 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
C: 是否承认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 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试题54:发展的实质是:( )答案: D
A: 事物的前进上升运动 B: 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C: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D: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试题55:唯物辩证法认为( )答案: D
A: 事物发展是必然性作用的结果,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 B: 事物发展是偶然性的堆积,没有必然性
C: 必然性可以认识,偶然性无法认识 D: 事物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试题56: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答案: A
A: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 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 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运动
试题57: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答案: C
A: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 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 事物发展规律的客观普遍性和复杂性
试题58:当事物处在量变状态时:( )答案: AB
A: 事物表现为平衡和静止 B: 事物处在数量上的增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