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真题+讲义=免费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习主席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十八届五中全会 中国政府与政治 马哲 毛概 邓论和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法理学与宪法 公文写作 公务员法 管理常识 行政法 经济 经济常识 经济法 科技生活 民法 人文历史 商法 社会公德 事业单位知识 宪法 刑法 政治经济学 中共党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定义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选词填空 地形地势 高科技产业 工业 海洋资源 行政区划 河流湖泊 疆域 交通运输业 民族 农业 气候 人口 水资源 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 时事政治

辽宁省事业单位试题精选(基础知识精选)(十)
2014-04-13 22:20:2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D
试题25:从约束力的强弱角度上社会规范可分为:(  C )
A: 成文规范和不成文规范  B: 一般性规范和社会设置
C: 常规、原则、惯例、律令  D: 习俗、道德、宗教、法律
答案: C
试题26: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D  )
A: 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结果  B: 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的结果
C: 单个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D: 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答案: D
试题27: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提出(  B )是加强学习的有力保证。
A: 讲学习  B: 学习制度化
C: 学习理论化  D: 坚持马克思主义
答案: B
试题28:组织目标的制定过程基本上是( C  )过程,它是不同利益集团争夺的结果。
A: 经济活动  B: 协商活动
C: 政治活动  D: 妥协
答案: C
试题29:本质和现象的区别在于:( ABCD  )
A: 现象是表面的,本质是深刻的  B: 现象是易逝的,本质是稳定的
C: 现象是个别的,本质是同类现象的共性  D: 现象可直接感知,本质要靠思维来把握
答案: ABCD
试题30:“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D )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时空有限性的统一
C: 时空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答案: D
试题31:列宁的物质定义是从下列关系界定的:( B  )
A: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B: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C: 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D: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答案: B
试题3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C )
A: 各种实物的总和  B: 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C: 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D: 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答案: C
试题33: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有:(  ABCD )
A: 增进人的平等  B: 维护社会公正
C: 保持社会稳定  D: 推动社会发展
答案: ABCD
试题34: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  D )
A: 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B: 唯心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C: 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D: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
答案: D
试题3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体系,因为它是:( ABC  )
A: 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B: 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C: 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D: 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答案: ABC
试题36:哲学的党性是指:(  A )
A: 哲学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为一定阶级服务  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和斗争
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  D: 可知论同不可知论的对立和斗争
答案: A
试题37: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 C  )
A: 加强宏观调控  B: 完善市场体系
C: 实行政企分开  D: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答案: C
试题38:“脱离了身体的手是名义上的手”说明了:( ABD  )
A: 部分依赖于整体  B: 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失去了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C: 整体是部分相加之和  D: 整体把各个组成部分互相连结起来
答案: ABD
试题39:( A  )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要求。
A: 勤政为民,真抓实干  B: 体察民情
C: 了解民意  D: 倾听群众呼声
答案: A
试题40: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增长过热时,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其主要措施有:(  ABD )
A: 提高法定准备金  B: 提高贴现率
C: 在金融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  D: 在金融市场上抛售政府债券
答案: ABD
试题4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  C )
A: 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做准备  B: 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
C: 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D: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答案: C
试题42: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  D )
A: 延长工人工作时间而获得的  B: 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
C: 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的  D: 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
答案: D
试题43: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 A  )
A: 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 提高党员的思想水平和学习能力
C: 发挥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作用  D: 培养年轻干部
答案: A
试题44:下列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选项中,正确的是:( ACD  )
A: 它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 它通过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克服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C: 它反映了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  D: 它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深化的必然结果
答案: ACD
试题45: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B   )
A: 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 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C: 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D: 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答案: B
试题46: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其意是说:( BD  )
A: 它是物质形态的直接生产力  B: 它是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
C: 它是生产力的独立的要素  D: 它是渗透到生产力三要素之中的并能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答案: BD
试题47: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B  )
A: 它是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  B: 它的内容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主体和不依赖人类
C: 它是自然界规律  D: 它是社会规律。
答案: B
试题48: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C  )
A: 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 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 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 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答案: C
试题49: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 C  )
A: 是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B: 是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
C: 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  D: 是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
答案: C
试题50: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是因为感性认识:(   C)
A: 是不可靠的  B: 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C: 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反映  D: 是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的
答案: C
试题5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因为它:(  ABCD )
A: 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B: 是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C: 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  D: 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答案: ABCD
试题52: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决定论的区别在于:(   )答案: BCD
A: 是否承认必然性和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B: 是否承认意识的能动性
C: 是否承认偶然性  D: 是否承认因果联系的复杂性
试题53: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分歧在于:(   )答案: D
A: 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B: 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
C: 是否承认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 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试题54:发展的实质是:(   )答案: D
A: 事物的前进上升运动  B: 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C: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D: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试题55:唯物辩证法认为(   )答案: D
A: 事物发展是必然性作用的结果,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  B: 事物发展是偶然性的堆积,没有必然性
C: 必然性可以认识,偶然性无法认识  D: 事物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试题56: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答案: A
A: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 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 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运动
试题57: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答案: C
A: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 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 事物发展规律的客观普遍性和复杂性
试题58:当事物处在量变状态时:(   )答案: AB
A: 事物表现为平衡和静止  B: 事物处在数量上的增减变化
Tags:事业单位 招聘 考试 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3广西南宁(青秀区)事业单位..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