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2017年上海市事业单位考试试题》真题及1841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2017年上海市事业单位考试试题请开始答题:第1题
“被告陈××到京后,即窜入故宫珍宝馆__________作案路线,选定盗窃目标。”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探测B.窥测C.侦测 D.探视第2题
我们今天所依循的谈论中国古代绘画的文字全都出自中国文人之手,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文人已长时期主宰了绘画讨论的空间,他们已惯于从自己的着眼点出发,选择对于文人艺术家有利的观点。而如今或者早该如此已是我们对他们提出抗衡的时候了,并且也应该质疑他们眼中所谓的好画家或好作品。许多优秀的非文人艺术家都因为文人的偏见而未能获得应有的认可,在此,我们应该一一重新给予他们客观的评价和应有的地位。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文人艺术家的鉴赏水平落后于他们的创作水平B.古代很多有才华的文人艺术家因偏见而被埋没C.文人在中国绘画理论领域长期居于强势地位 D.古代文人画与非文人画的趣味分歧由来已久第3题
一个民族需要民族精神,一个时代需要时代精神,创业精神应当成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成为我们的时代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物质可以变精神,两个文明建设互相依存,互相促进。这段文字表达的最主要的意思是( )。A.一个民族需要民族精神,一个时代需要时代精神B.精神可以变物质,物质可以变精神C.两个文明建设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D.创业精神应当成为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第4题
避讳是为了表示对封建君主和尊者的敬畏,必须避免直接说出他们的名字而采用别的方式加以表达。它是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又是家天下和尊祖敬宗的体现。它起源于西周,完备于秦汉,盛行于唐宋,到清代的雍正、乾隆年间发展到极致。避讳作为封建社会特有的禁忌制度目前已经消亡了,但是,不许犯忌和害怕犯忌的双向心理并没有消除,避讳已演变为某些趋吉避凶的习俗,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依然存在。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避讳由统治者运用国家权力强令实行B.封建社会的发展使得避讳越来越严格C.趋吉避凶的心理使人们进行各种避讳 D.在当今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避讳现象第5题
根据我国五年规划的目标,经济增长率应当保持在8%左右。因为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每十年翻一番的目标,平均每年增长率应为7.2%,将经济增长的目标确定为8%,可以确保十年翻一番目标的实现。根据这段话,下列哪种判断是正确的?( )A.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是8%B.中国经 真题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2017年上海市事业单位考试试题》真题及1841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