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有资产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贪污罪,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单位受贿罪,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或者在经济往来中,在帐外暗中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手续费的行为。故本题答案为ABC。 【考点】法律 刑法 刑法分论 私分国有资产罪 92.下列属于“四风”的有( )。 A.形式主义 B.官僚主义 C.享乐主义 D.奢靡主义 92.【答案】ABC。解析:四风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由习近平在2013年6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提出。故本题答案为ABC。 【考点】政治 时政 时政热点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93.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表示。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的。以下关于年龄称谓正确的是( )。 A.及笄——五十岁 B.花甲——五十岁 C.耳顺——六十岁 D.期颐——百岁 93.【答案】CD。解析:及笄,亦作“既笄”。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故A项错误。花甲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后来用花甲指60岁。故B项错误。“耳顺”出自《论语》,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后用“耳顺”代指六十岁,故C项正确。“期颐”源于汉时戴圣所辑的《礼记·曲记篇》:“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八十曰耄,九十曰耋……百年曰期颐”,称百岁为“期颐”,故D项正确。本题答案为CD。 【考点】人文 文化常识 年龄称谓 94.党的十八大强调的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体现的哲理有( )。 A.自然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B.自然环境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自然环境对社会劳动生产率有重要影响 D.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一个可变量 94.【答案】ACD。解析: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而不是自然环境,排除B项。A、C、D表述正确,故本题答案为ACD。 【考点】政治 马哲 唯物史观 社会发展 95.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竞争配置资源的方式,即资源在市场上通过自由竞争与自由交换来实现配置的机制,也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下列属于市场机制功能的有:( ) A.供需平衡与调节功能 B.信息传导与协调功能 C.激励与创新功能 D.分配与监督功能 95.【答案】ABC。解析:市场经济的功能包括:1.自发平衡供求功能;2.自发调节资源配置功能;3.自发传递市场信号功能;4.自发促进技术创新功能;5.自动调节收入分配功能;6.自发降低交易成本功能,并不包括监督功能。因此排除D项,答案为ABC。 【考点】经济 微观经济 市场 市场机制的功能 96.我国继承法固定的法定继承人为两个顺序,下列继承人中,第一顺序继承人为: A.配偶 B.父母 C.兄弟姐妹 D.子女 96.【答案】ABD。解析:根据我国《继承法》第10条的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故本题答案为ABD。 【考点】法律 民法 继承法 法定继承人第一顺序继承人 97.按基本形态能源有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之分,前者即天然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的能源,后者指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成的能源产品。下列哪些不属于二次能源? A.水能 B.风能 C.汽油 D.电能 97.【答案】AB。解析: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包括太阳能、水力、风力、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等等;二次能源是转化过形式的能源,也称“次级能源”或“人工能源”,是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或转换得到的其他种类和形式的能源,包括煤气、焦炭、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电能、蒸汽、热水、氢能等。因此本题选AB。 【考点】科技 能源 二次能源 98.世界经济随着生产力的历史进步而形成和发展,其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时期?( ) A.商品国际化 B.资本国际化 C.生产国际化 D.信息国际化 98.【答案】ABC。解析:世界经济是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世界范围的经济整体。它是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上,把世界范围内的各国经济通过商品流通、劳务交换、资本流动、技术转让、国际经济一体化等多种形式和渠道,把各国的生产、生活和其他经济方面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世界经济的形成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就出现了初级阶段的世界化经济。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进入垄断阶段,资本和商品的国际流动更加扩大,世界经济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济国际化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商品国际化、到资本国际化、再到生产国际化的发展过程。故此本题选ABC。 三、判断题,101--130题为判断题,正确的涂卡选择A.,错误的涂卡选择B.。每题0.7分,30题共计21分。 101.矛盾普遍原理告诉我们,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 ) 101.【答案】A。解析: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的内容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故此本题说法正确。 【考点】政治 马哲 辩证法 矛盾的普遍性 102.经济活动是人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以及与之有着密切关联的活动。( ) 102.【答案】B。经济活动是人们在一定的经济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以及与之有密切关联的活动。题干中缺少“在一定的经济关系的前提下”这一前提,故本题表述错误。 【考点】经济 其他 经济活动概念 10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包括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 103.【答案】A。《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事业单位根据聘用合同和岗位职责,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基础,全面考核工作人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绩效。故本题表述正确。 【考点】事业单位知识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考核制度 104.国务院是我国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最高行政机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