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预览:
一、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
继承人在遗产处理前没有作出放弃或接受继承表示的,视为(????)。
A、放弃继承
B、接受继承
C、丧失继承权
D、转继承
2、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区别在于( ???)。
A、前者是事物的现象,后者反映事物的本质
B、前者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后者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C、前者的源泉是实践,后者的源泉是书本知识
D、前者是自己亲身实践得到的认识,后者是从他人那里(包括从书本中)得到的知识
3、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
A、作品
B、手段
C、方式
D、形式
4、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
A、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有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
B、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
C、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对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
D、土地的所有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5、
市场供求的自发调节,被称之为(????)。
A、看不见的手
B、看得见的手
C、政府失灵
D、企业行为
6、
中国宋代哲学家朱熹提出“理在事先”。这种观点属于(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7、
围绕组织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在政府管理运行中所处的阶段为(????)。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领导职能
D、控制职能
8、
从1980年开始,我国根据具体国情,先后创办了五个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的“特”就特在(????)。
A、都是外向型经济
B、享有完全的经济管理自主权
C、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上不同于其他地区
D、都是以“三资”企业为主的经济成分
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D、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10、
社会保障中的最大项目是(????)支出。
A、社会福利
B、社会救助
C、社会保险
D、社会优抚
11、
下列经济指标与衡量对象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赤字率——财政风险
B、恩格尔系数——收入分配差距
C、基尼系数——居民生活水平
D、生产者物价指数——货币供应量
12、
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 ???)调解。
A、不适用
B、适用
C、有条件地适用
D、有时可以适用
13
真题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5年四川简阳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部分)》真题及一万余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