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预览:
2012年淄博市事业单位录用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综合A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下列题目中每一题有且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每小题1分,共50题,合计50分)
1.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通常是( )。
A.以国民收入的实物总量和价值总量来表示
B.以人均国民收入和人均消费水平来表示
C.以国民生产实物总量和国民生产总值来表示
D.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民生活平均质量来表示
【答案】D
【题型】经济常识
【考点】经济发展水平衡量标准
【解析】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的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商品和劳务总值的按人口平均值。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GNP)除以该国国民人口的总数所得出的商。即指分摊到每个国民份上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值。在经济学上,一般用来衡量或表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人民生活平均质量也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
2.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 )。
A.收入分配结构是否得到改善 B.投资与消费结构是否得到改善
C.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是否得到改善 D.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是否得到改善
【答案】A
【题型】经济常识
【考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解析】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攻坚期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而决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否能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收入分配结构是否得到改善。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3.“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最核心的含义是
A.经济增长让低收入人群受益
B.环保、和谐社会等诸多方面得到改变
C.经济、政治、社会等经济增长相互协调一
D.经济增长可持续,更多关注社会发展
【答案】A
【题型】经济常识
【考点】包容性增长
【解析】包容性增长就是经济增长、人口发展和制度公平三者之间的有机协同,具有显著的民本主义发展指向,更关注民权民生,更能满足民众权利发展的制度公平诉求。包容性增长最终要惠及更多的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惠及更多的普通劳动者,惠及社会的大多数人,让他们的收入增长更多更快一些,并且不仅仅要解决贫富差距问题,还要作为一种价值导向和理念向全社会倡导。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4.我国2011年“三驾马车”拉动经济更出力,这“三驾马车”是( )。
A.消费、投资、出口
B.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
C.创新产品、拓展消费空间、公共服务完善
D.宏观经济向好、通胀压力减轻、衣食住行改善
【答案】A
【题型】时政
【考点】2011年“三驾马车”
【解析】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5. 以下对体面劳动的理解最全面的是( )。
A.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实现就业、获得劳动权
B.体面劳动意味着对劳动的尊重、劳动者权益得到保障
C.体面劳动是涉及所有劳动者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D.劳动报酬预期付出对等、安全、快乐、有尊严
【答案】B
【题型】公共管理
【考点】体面劳动
【解析】体面劳动的定义是,通过促进就业、加强社会保障、维护劳动者基本权益,以及开展政府、企业组织和工会三方的协商对话,来保证广大劳动者在自由、公正、安全和有尊严的条件下工作。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6.强化职业责任是( )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A.团结合作 B.诚实守信
C.勤劳节约 D.爱岗敬业
【答案】D
【题型】政治常识
【考点】职业道德规范
【解析】爱岗敬业作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1)树立职业理想;(2)强化职业责任;(3)提高职业技能。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7.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内地形成一些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①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沿江地区经济带。②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带。③包括京、津、河北、辽宁、山东、山西、内蒙古在内的环渤海经济带。④中部地区经济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上述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③① D.④③①②
【答案】无答案
【题型】时政
【考点】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出现的时间
【解析】1980年,国家正式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在经济特区的带领下,珠三角成为中国最先快速发展起来的地区。长三角的崛起是继珠三角之后。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环渤海地区的开发、开放,将这一地区列为全国开放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式确立了“环渤海经济区”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单独的区域规划。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根据时间排序,正确顺序应该为②①③④。
8.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是( )。
A.生产总值均等化 B.推进区域间公共服务均等化
C.在产业发展上体现各区域的比较优势 D.在区域间关系上形成优势互补的机制
【答案】A
【题型】经济常识
【考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解析】
9.以下关于刚性需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供求关系中受价格影响适中的需求
B.它是供求关系中受价格影响较大的需求
C.它是供求关系中受价格影响较小的需求
D.它是供求关系中受价格影响均衡的需求
【答案】C
【题型】经济常识
【考点】刚性需求
【解析】刚性需求,相对于弹性需求,指商品供求关系中受价格影响较小的需求,这些商品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家用耐耗品等。也可理解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商品和必需品。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10.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
A.约定货币 B.指定货币
C.法定货币 D.特种货币
【答案】C
【题型】经济常识
【考点】货币
【解析】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的法定货币符号。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11.当系统趋近于绝对零度时,系统等温可逆过程的熵变化趋近于零,这一定律是( )。
A.热力学第一定律 B.热力学第二定律
C.热力学第三定律 D.热质说
【答案】C
【题型】人文常识
【考点】物理常识——热力学第三定律
【解析】热力学第三定律认为,当系统趋近于绝对温度零度时,系统等温可逆过程的熵变化趋近于零。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12.( )又叫L-抗坏血酸,是水溶性维生素,能治疗坏血病。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答案】C
【题型】人文常识
【考点】生物常识
【解析】维生素C又叫L一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具有治疗坏血病,预防牙龈萎缩、出血,预防动脉硬化,治疗贫血,预防癌症等功效。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13.2012年5月18日,( )领导人在美国召开会议讨论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朝鲜半岛核问题和缅甸变革等政治与安全议题。
A.金砖国家 B.八国集团
C. 二十国集团 D.新钻11国
【答案】B
【题型】时政
【考点】2012年八国峰会
【解析】2012年5月18日晚,八国峰会在美国拉开帷幕。八国集团领导人讨论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朝鲜半岛核问题和缅甸变革等政治与安全议题。在讨论中,伊朗核问题成为关注焦点。此外,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本次八国集团峰会将启动一项新计划,旨在保障非洲粮食安全,推动非洲农业生产。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4.19世纪,英国科学家焦耳发现热功当量和( )热效应。
A.电流 B.动能
C.热能 D.机械能
【答案】A
【题型】人文常识
【考点】物理常识
【解析】
15.感应电流趋于产生一个电流,该电流的方向趋于阻止产生此感应电动势的磁通的变化,这称为( )。
A.安培法则 B.光电效应
C.楞次定律 D.欧姆定律
【答案】C
【题型】人文常识
【考点】物理常识
【解析】楞次定律的定义:感应电动势趋于产生一个电流,该电流的方向趋于阻止产生此感应电动势的磁通的变化。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16.“严格公正司法”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之一,下列选项不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和要求的是( )。
A.司法人员必须用司法公正理念指导司法工作,坚持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并重,做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
B.司法机关必须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坚持公正与效率兼顾
C.努力树立司法权威,以公正高效权威为价值目标
D.司法机关应当充分发扬司法民主,对有关重大疑难案件可听取新闻媒体的评价与报道,并据此作出裁决
【答案】D
【题型】法理学
【考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解析】
17.下列表述不符合《》规定的是( )。 [事业单位面试题库]
A.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B.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
C.父母无国籍或国籍不明,定居在中国,本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D.定居在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
【答案】B
【题型】国际私法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第4条规定,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第5条规定’,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第6条规定,父母无国籍或国籍不明,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8.“亲亲得相首匿”在汉代是重要的刑罚适用原则之一,其来源于孔子所宣扬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根据汉代的法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亲亲得相首匿”的本意在于尊崇伦理亲情,宽宥缘自亲情发生的隐匿亲属犯罪的行为
B.近亲属间相互首谋隐匿除谋反,大逆之外的犯罪行为,可以不负刑事责任
C.卑幼隐匿有罪尊长,不追究刑事责任
D.尊长隐匿有罪卑幼,不追究刑事责任
【答案】D
【题型】法制史
【考点】“亲亲得相首匿”
【解析】“亲亲得相首匿”是汉代刑罚适用原则之一,具体指汉代法律所规定的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以外的罪行,有罪应相互包庇隐瞒,不得向官府告发;对于亲属之间容隐犯罪的行为,法律也不追究其刑事责任。据此,卑幼隐匿有罪尊长,不追究刑事责任;尊长隐匿有罪卑幼,死罪上请廷尉决定是否追究罪责,死罪以下也不追究刑事责任。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19.“马锡五审判方式”是抗日战争时期马锡五同志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分庭庭长时创造的,其特点是“携案卷下乡,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巡回审理,就地办案”,以及“审(判)调(解)结合”。关于“马锡五审判方式”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是努力树立司法权威及践行司法为民的典范代表
B.是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的体现 [事业单位面试题库]
C.是立足我国国情,坚持科学立法,维护法制的表现
D.是以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外法治经验的先进做法
【答案】A
【题型】法理学
【考点】司法
【解析】“马锡五审判方式”是抗日战争时期,马锡五同志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时创造的群众路线的审判方式。是抗日民主政权创立的一种将群众路线的工作方针运用于司法审判工作的审判方式。其主要内容是简化诉讼手续,实行巡回审判、就地审判。在审判中依靠群众、调查研究,解决并纠正疑难与错案,使群众在审判活动中得到教育。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0.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对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所享有的权利和自由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可以享有科研和艺术创作的自由 B.可以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C.可以享有出版著作的自由 D.既不享有选举权也不享有被选举权
【答案】C
【题型】宪法
【考点】公民的政治权利
【解析】《刑法》第54条规定,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3)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4)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故正确答案选C。
21.收到上级机关下发或交办的公文,由文秘部门提出( )意见,送负责人批示后办理。
A.拟办 B.催办
C.批办 D.承办
【答案】A
【题型】公文写作
【考点】拟办
【解析】《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34条规定,收到上级机关下发或交办的公文,由文秘部门提出拟办意见,送负责人批示后办理。故正确答案选A。(自2012年7月1日起《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停止执行)
22.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 )为重点。
A.无私奉献 B.爱岗敬业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2年山东省淄博市事业单位录用考试》真题及11018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