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预览:
2012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这个答案选出。
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 )。
A、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B、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C、理论、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D、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2、客观实在性是( )。
A、运动的唯一特性
B、物质的唯一特性
C、存在的唯一特性
D、意识的唯一特性
3、“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说的是( )。
A、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C、形而上学和诡辩论的统一
D、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空间是指( )。
A、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B、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C、物质运动的顺序性
D、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
5、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因而就意识形式而言它有( )。
A、主观性
B、能动性
C、随意性
D、物质性
6、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 )的两个方面。
A、完全对立
B、相互排斥
C、对立多,统一少
D、既对立又统一
7、“揠苗助长”的事例是( )。
A、重视可能性的表现
B、忽视可能性的表现
C、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
D、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8、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地表现在( )。
A、社会意识可以超前于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C、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
9、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是( )。
A、互相适应
B、互相矛盾
C、互相一致
D、既互相适应又互相矛盾
10、我国正确处理“先富”和“共富”关系的政策,实质上体现了(
)。
A、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B、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思想
C、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关系
D、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
11、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是( )。
A、社会主义国家政体的改变
B、社会主义国家国体的改变
C、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2、下列反映国家的根本制度的一项是( )。
A、国体
B、国家结构形式
C、国家机构
D、政权组织形式
13、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
A、复合式
B、单一制
C、君主制
D、共和制
14、下列不属于我国国家机构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C、国务院
D、中央军事委员会
15、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 )。
A、国务院总理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6、下列关于我国行政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行政法在整体上没有统一、系统的法典
B、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
C、行政法的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总是共存于一个法律文件之中
D、行政法的首要原则是合理行政原则
17、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机关处于相对应的一方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称为( )。
A、行政人
B、行政相对人
C、行政主体
D、行政客体
18、下列不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
A、警告
B、罚款
C、行政拘留
D、拘役
19、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 )行使。
A、只能由人民法院
B、只能由公安机关
C、可以由人民法院
D、可以由人民检察院
20、物权属于民事权利中的( )。
A、支配权
B、请求权
C、形成权
D、抗辩权
21、确定机关之间行文关系的重要前提是( )。
A、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B、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
C、业务指导与被指导关系
D、平行关系或不相隶属关系
22、机关^91考试网文处理的管理部门是( )。
A、领导人
B、业务部门
C、专业技术部门
D、综合办公部门
23、公文区别于其他信息记录的特点是( )。
A、传播知识
B、书面材料
C、供查考价值
D、法定权威与现行效用
24、下列属于公文主体部分的是( )。
A、附件
B、签发人
C、主题词
D、紧急程度
25、下列不属于公文主体部分的是( )。
A、标题
B、抄送机关
C、成文日期
D、发文机关
26、下列不属于公文书写规范的是( )。
A、适用法定计量单位
B、不得使用铅笔和圆珠笔
C、数字表示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
D、使用简称一般应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
27、公文中的祈使句一般通过( )表达。
A、感叹词
B、惯用词
C、无主词
D、语气词
28、用于答复下级行政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是( )。
A、命令
B、批复
C、意见
D、指示
29、团体组织一般用( )规定自身组织结构、活动形式和行为准则。
A、办法
B、规定
C、条例
D、章程
30、函在公务活动中属于( )。
A、通用公文规范性文件
B、通用公文商洽性文件
C、专用公文陈述呈请性文件
D、专用公文领导指导性文件
31、下列关于会议纪要特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其可根据需要作各种调查,广泛取材
B、其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也可叙议结合
C、其可交流会议信息、介绍经验,无执行效应
D、其性质取决于会议内容性质及其印发的目的要求
32、下列关于调査报告与总结的联系与区别,错误的是( )。
A、作者不同
B、侧重点不同
C、内容基本相同
D、均以叙述为主,通过典型材料阐述观点
33、下列属于上行文的是( )。
A、函
B、批复
C、议案
D、意见
34、人社部向陕西省人社厅发送( )。
A、平行文
B、直达行文
C、上行文
D、下行文
35、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联合行文时,由各机关领导人共同签发公文的行为是( )。
A、合签
B、核签
C、会签
D、加签
36、下列环节属于公文发文处理过程的是( )。
A、催办
B、拟稿
C、批办
D、主办
37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2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精选)》真题及11018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