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预览:
2016年5月粤东西北地区乡镇事业单位考试《通用能力测试(综合类)》真题
一、公基判断题,请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
1、“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重要的战略措施。( )
2、“一带一路”的全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3、当前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是合作共赢。()
4、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
6、在我国,公民比人民的范围广泛。( )
7、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是国家的行政机关。()
8、诚实信用不仅是道德规范,也是民法确定的基本原则。()
9、王某潜入某公司财务室,打开保险柜想偷盗巨额钱财,但保险柜空无一物,王某失望而去。因为王某没有偷到任何东西,所以王某的行为不构成盗窃罪。()
10、陈某在商场购买了一件男装,回家拆后发现衣服存在严重质量问题,陈某可以与商场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二、公基多选题,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恰当的答案。
11、下面关于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发展正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B、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C、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D、经济发展面临下等压力,需加大投资拉动经济发展
12、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是( )。
A、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B、为了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C、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D、解决我国目前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的需求
13、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内容有( )。
A、一切为了群众
B、一切依靠群众
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D、群众运动
14、《贞观政要》中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段富含哲理的名言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是促进认识发展的重要途径
B、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
C、避免重犯他人错误,才能使自己生活中不犯错误
D、自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有利于把握社会发展规律
15、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同一事物会形成不同的认知,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因为( )。
A、人们的立场、世界观和人生观不同
B、人们的认识、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不同
C、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的
D、客观物质条件制约人的认识
16、宪法的根本地位表现在( )。
A、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B、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内容
C、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重要、严格
D、宪法是制定其他普通法律的依据,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17、关于法制与法治的表述正确的有( )。
A、法制一词明确了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最高权威和地位
B、法治要求社会生活法律化
C、法制是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的简称,是一种社会制度
D、法制是与人治相对应的
18、下列情形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 )。
A、一对热恋的情侣在文物上用刀刻下誓言
B、一位刚搬家的居民,在家举行聚会,楼下邻居在晚上十二点还能听到震耳欲聋的歌声
C、一对老夫妇养了一只1米高的雪橇犬,经常在小区抓伤小朋友,经常被小区投诉,但老人屡不悔改
D、小陈喜欢单位的女孩小王,经常发涉黄短信追求女孩,女孩感觉被骚扰,不胜其烦
19、小邱与某影楼约定,由影楼免费为小邱拍摄艺术写真,影楼有权选取3张照片作为影楼宣传画册,后小邱发现她的照片出现在当地一家整形医院的广告中。经查,该整形医院是从影楼处购得小邱照片。以下判断正确的有( )。
A、影楼违约
B、影楼侵犯了肖像权
C、整形医院侵犯了隐私权
D、整形医院侵犯了肖像权
20、罗某在公共汽车站遇到三个小偷正在偷盗财物,罗某当场喝止,三个小偷首先拿出匕首围攻罗某,罗某拿出随身携带的剪刀,将三个小偷刺成一死两伤,罗某毫发无伤,对于罗某的行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罗某行为为正当防卫
B、罗某是紧急避险
C、罗某不承担刑事责任
D、罗某不承担民事责任
三、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21、进入全面深化阶段,改革更多地意味着改革者的担当:(
)一片创新高地,开辟更多创新路径。
A、修筑
B、建筑
C、构筑
D、修建
22、“中国梦”在实践上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它既符合我国的现有国情,也符合广大人民的热切( )。
A、渴望
B、企盼
C、盼望
D、期待
23、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大力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担当的时代使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富强文明的关键(
)。
A、拣选
B、选择
C、抉择
D、选取
24、中国社会思想的活跃在很大程度上(
)于中国民间智慧和知识分子的出现。
A、得益
B、依赖
C、有益
D、依靠
25、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
)动物,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A、珍贵
B、珍奇
C、珍稀
D、珍藏
26、地下短信群发公司是目前垃圾短信泛滥的主要(
)。
A、危害
B、形式
C、手段
D、根源
27、小张(
)参加为孤寡老人送温暖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好评。
A、自愿
B、情愿
C、甘愿
D、宁愿
28、方法不当,往往会影响学习(
)。
A、成效
B、成果
C、效果
D、结果
29、和谐进步的社会,(
)要有对年轻人的承诺,( )要有对老年人的保障。
A、不但 而
B、不管 都
C、不仅 还
D、如果 就
30、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美丽中国(
)的( )之路。
A、心愿 必经
B、心愿 必然
C、愿景 必需
D、愿景 必由
31、历经30多年高速发展,中国制造依然是我们的产业重心,世界工厂的地位也不可轻言让渡。然而,低端的传统优势急剧衰减,向着东南亚的又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已在悄然上演。中国制造亟需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中强筋壮骨,向生产力的提升着力,向价值链的上游攀升。战略性高新产业出师未捷,很快便陷入产能过剩的泥淖。亟应跳出单一模仿型创新窠臼,打破核心技术“空心化”困局。更为紧迫的是世界新一轮技术革命惊涛拍岸,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再工业化”“工业4.0”等发展战略。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
A、中国经济原有增长动力在减弱
B、中国制造业面临产业结构转换、发展方式转型
C、中国战略性高新产业发展呼唤技术进步
D、我们的发展要面向世界,构筑新的全球化格局
32、法律信仰的表达,是指人们发自内心深处的认同和自觉自愿的依归;法律信仰的实质,是它对公平正义理念的维护和对公民基本人权的保障;法律信仰的标识,是它深植于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心灵深处;法律信仰的践行,意味着公民应当知法,守法,并更积极主动地投入法治社会的建设。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
A、法律应成为全民自觉的信仰
B、法律是对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
C、法律应扎根于民主大众
D、法律依赖于法治社会的建设
33、语言要素的变化,有时并非等待社会生活的变革而变化——也就是说,即使社会生活没有发生显著变动,语汇、语音和语法都可能悄悄地起变化。语汇的变化比较显而易见,语法的变化却细微些。
这段话直接支持的观点是
A、语言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经常存在的
B、当社会生活发展变化时,语言要素的变化比较明显
C、一般地讲,语汇变化比语音变化更明显
D、语言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受社会生活支配
34、我国农村和农业发展长期滞后主要是因为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缺管理,为发展现代农业,工商资本进入农业是必要的,但应该明确“资本下乡”是为了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决不能挤占和侵害农民利益。另一方面,“资本下乡”要守规矩。其一,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对工商企业长时间、大面积租赁承包耕地要有明确的上限控制,按面积实行分级备案;其二,建立风险的动态监管机制,查验土地利用、合同履行等情况;其三,建立风险保障金制度,防止损害农民土地权益。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
A、资本下乡的边界
B、资本下乡的目的
C、资本下乡的原因
D、资本下乡的规矩
35、有没有法治思维,并不是看一个人熟背了多少法条,而是看其作决策、办事情、护权益时的行为。公权与私权在实际运行中往往有很多交集点,因此无论是行使公权的公职人员,还是行使私权的每一个公民,首先要清楚公与私的界限,公权在行使中侵犯私权,就没有做到“办事依法”,而主张私权时损害公权的法定权威、法定规则,同样也不是“办事依法”。当前,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引导每一位公民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想一想有没有法律依据,要承担什么法律后果,久而久之,法治思维就会长到心坎上。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每个公民的法治思维必须落实到日常行为中
B、要在“依法办事”中培育法治思维
C、“依法办事”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D、全面法治依赖于全民法治
36、尽管严格按照科学的思维方式进行行政决策可以减少失误、达到精确,但是,决策毕竟是人的行动,人并不是像机器那样按照规律进行、按照规律生产产品。
这段文字意在告诉我们( )。
A、行政决策过程中人的主观因素是不可忽视的
B、人的主观性常常是造成决策失误的主要原因
C、作为行政决策的主体,人需要规范自己的行为
D、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实现行政决策科学化的前提
37、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容,体现了当今全人类的普遍价值观念,极富现代意蕴。这些内容,既是民族的,又是全人类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我们把这些内容用国际社会容易理解的形式对外传播,比较容易得到认同,从而有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亲和力,提升我们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软实力。同时,这也有助于在全世界塑造我们国家的文明、友好、开放、包容的形象。
这段话主要谈论的是(
)。
A、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B、提升我国软实力的途径
C、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D、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38、自然界中,物种间的相互依赖会给相关物种带来许多好处,但是当其中一个物种受到灾害影响时也会影响相关物种。例如,依赖昆虫授粉的植物可能会因为授粉昆虫被杀虫剂杀伤而数量减少,面临灭亡。这段话主要说明( )。
A、物种间相互依赖的负面效应
B、动植物间相互依赖的事实
C、灾害间接导致物种灭绝的过程
D、人类行为在自然界中引发的后果
39、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国家的发展也是如此。在发展的道路上不存在没有问题的国家。如果仅仅因为问题没有爆发,就不采取任何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那么矛盾就会越积越多,问题的“能量储备”也会越来越大,一旦爆发就是灾难性的。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没有一个国家的发展能避免出现问题
B、国家发展是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C、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防止问题的爆发
D、加强对群众心理情绪的积极疏导和化解
40、在社会生活中,人的角色支配了我们的感知,我们的注意力常常被人们日常的活动所吸引,往往缺乏对角色之外人的内心深处的了解,因而在一些看似深刻的关于人的认识中不免存在着基于表面化或主观化的观点。这段话直接支持的观点是( )。
A、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都要充当各式各样的角色
B、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认识是建立在对各种角色的理解之上的
C、缺乏对角色之外人的了解,就会产生主观化或表面化认识
D、避免角色的影响,才会对社会中的人有更客观深刻的了解
四、数量关系,本部分包括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种类型的题目,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41、0, 2,4,6,8,(
)
A、8
B、9
C、10
D、11
42、4,5,7,11,19,( )
A、26
B、27
C、35
D、36
43、64,49,36,25,16,( )
A、9
B、10
C、14
D、15
44、0.6, 0.9,1.2,(
)
A、1.3
B、1.4
C、1.5
D、1.6
45、16, 8,4,( )
A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2016年5月广东省粤东西北地区乡镇事业单位考试《通用能力测试(综合类)》真题》真题及11018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