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预览:
第一部分 综合基础知识
本部分共60道题,全部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阶级社会中关于法律与道德的共同点的是()。
A.都是社会规范 B.都具有阶级性
C.约束范围都相同 D.都是治国途径
2.根据《宪法》和《物权法》,下列自然资源中不专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是()。
A.矿藏 B.土地 C.水流 D.海洋
3.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违法事实确凿且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A.l00元 B.20元 C.200元 D.50元
4.我国行政管理活动的主体是( )。
A.国家行政机关 B.各级党组织
C.国家权力机关 D.国家司法机关
5.下列哪一种情形,尚不能认为是犯罪?()
A.甲打电话邀约其朋友李某一起去实施抢劫
B.乙向其朋友赵某表示要杀掉仇人陈某
C.丙为了盗窃张某家财产,毒死了张某家的看家犬
D.丁为方便对刘某实施抢劫,对刘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
6.某单位收发员为收集邮票,故意隐匿、毁弃他人信件,其行为侵犯了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哪项权利?()
A.隐私权 B.通信自由
C.通讯秘密 D.社会文化权利
7.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 )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加以设定。
A.责令停产停业 B.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C.限制人身自由 D.没收非法财产
8.下列情形中,诉讼时效为1年的是( )。
A.甲租赁乙的房屋,因拒付租金而发生纠纷
B.甲与乙签订了一承包经营合同,后乙违约
C.甲借给乙1万元,乙到期不还欠款
D.甲在乙处定作一套西服,到期后甲未及时领取西服,30天后乙将西服卖掉
9.某首饰店将一枚铜戒指误当黄金戒指卖给李某。这一行为属于()。
A.犯罪行为 B.无效民事行为
C.欺诈行为 D.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10.不动产物权的权利变动,通常以( )为公示方法。
A.交付 B.占有
C.登记 D.合意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北京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真题及11018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