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预览:
天津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职业能力测验试卷(无答案)
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
(共25题,参考时限30分钟)
本部分包括两种类型的题目:
一、数字推理:共10题。给出一个数列,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为填补空缺项。
请开始答题:
1. 2,
3, 6, 15, ( )
A.20
B.24
C.32
D.42
2. 3, 0, 5, -2,
7, ( )
A.9 B.0
C.-9 D.-4
3. 8,
17, 24, 37, ( )
A.64
B.42
C.52
D.48
4. 3,
30, 29, 12, ( )
A.6
B.7
C.8
D.10
5. 2,
4, 9, 23, 64, (
)
A.92
B.124
C.156
D.186
6. 108, 122, 143, 165, ( )
A.176 B.188
C.192 D.206
7. 101,
203, 210, 250, 310, (
)
A.324
B.352
C.385
D.410
8. 112,
126, 138, 150, ( )
A.178
B.168
C.160
D.156
9. -1,
0, 1, 2, 9, (
)
A.11
B.82
C.720
D.730
10. 1, 32, 81, 64,
25, ( )
A.4
B.6
C.8
D.10
二、数学计算:共15题。你可以在草稿纸上运算,遇到难题可以跳过去不做,待有时间再返回解决它。
请开始答题:
11.假设5个相异正整数的平均数是19,中位数是21,则此5个正整数中的最大数最大是多少?
A.38
B.44
C.49 D.52
12.整数64具有可被它的个位数所整除的性质,试问在10和50之间有多少个整数具有这种性质?
A.15 B.16
C.17 D.18
13.在一块直角三角形绿地的周边上植树,共植了12棵树,如果树间距为1米,绿地面积是6平方米,问在绿地的斜边上最多能植多少棵树?
A.8 B.7
C.6 D.5
14.黎明同学对气象很感兴趣,他利用暑假的闲暇时间观察了数天的天气情况,其结果是:(1)共有7个上午是晴天;(2)共有5个下午是晴天;(3)下午下雨的那天,上午是晴天;(4)共下了8次雨,在上午或下午。问黎明同学观察的天数是:
A.6天
B.8天
C.10天
D.12天
15.老王和妻子出去散步,妻子先行,每分钟走40米,走了80米后老王去追她。老王出来时小孙子非要跟着,老王每分钟走60米,小孙子每分钟跑150米,小孙子追上了奶奶后又去找爷爷,碰上了爷爷又转去找奶奶,如此往复,直到爷爷、奶奶、小孙子相遇,问孙子共跑了多少米?
A.400
B.600
C.800
D.1200
16.1980年李红出生时,他爷爷的年龄是他自己出生年份的1/29,问李红爷爷在1988年时年龄是多少岁?
A.64 B.74
C.76 D.86
17.青山市举行中学生排球比赛,参赛的共有九个队,如果采取循环赛的方法,分别在九个学校的球场进行比赛,问每个学校平均进行几场比赛?
A.4
B.5
C.6 D.7
18.某单位的员工不足50人,在参加全市组织的一次业务知识考试中全单位有1/7的人得90~100分,有1/2的人得80~89分,有1/3的人得60~79分,请问这个单位得60分(不含60分)以下考试成绩的有多少人?
A.1
B.2
C.3 D.4
19.甲、乙两地有公共汽车,每隔3分钟就从两地各发一辆汽车,30分驶完全程。如果车速均匀,一个人坐上午9点的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途中一共遇上多少辆汽车?
A.15
B.18
C.19
D.20
20.某部门买来一批劳保用品,平均分配,每人可分得6份,如果只分给男同志,每人可分10份,请问,如果只分给女同志,每人可分得多少份?
A.8 B.12
C.15 D.16
21.某公司本月预计开支80000元,除日常办公用品需6000元外,拿出预支的30%做房屋租金,购买计算机用去剩余资金的1/5,其他费用都是工资,如果员工的平均工资是1000元,问该公司有多少名员工?
A.60
B.55
C.50
D.40
22.一个人骑自行车过桥,上桥的速度为每小时12公里,下桥的速度为每小时24公里。上下桥所经过的路程相等,中间没有停顿。问此人过桥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A.14公里/小时 B.16公里/小时
C.18公里/小时 D.20公里/小时
23.两个容器中各盛有540升水,一个容器每分钟流出25升水,另一个容器每分钟流出15升水,请问几分钟后,一个容器剩下的水是另一个容器剩下的6倍?
A.15
B.20
C.25
D.30
24.鸡、鸭、鹅三种禽类混杂在一起,已知三种动物的数目都是质数,且各不相等,鸡的数目乘上鸭和鸡的数目之和,等于鹅的数目加上120。问鹅的数目是多少?
A.17
B.19
C.23
D.29
25.某粮库里有三堆袋装大米。已知第一堆有303袋大米,第二堆有全部大米袋数的五分之一,第三堆有全部大米袋数的七分之若干。问粮库里共有多少袋大米?
A.2585
B.3535
C.3825
D.4115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共35题,参考时限35分钟)
本部分包括两种类型的题目:
一、段落阅读:共20题。每道题包含一段短文,短文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来完成这一陈述。注意:供选择的答案有时可能是短文内容的一个复述,有时则满足了陈述中其他方面的要求,你的选择应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
请开始答题:
26.构成我们学习上最大障碍的,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
这句话的含义是:
A.“已知的东西”不是一劳永逸的,只有经常学习,才能获得新知
B.对“已知的东西”学得不好,理解不深就会构成学习上的障碍
C.如果只满足于“已知的东西”,不再进取,就会陷入无法长进的可悲境地
D.“已知的东西”是基础,对“已知的东西”掌握不扎实,就会影响新知识的获得,应加强对“已知的东西”的复习巩固
27.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俗语说“飞蛾投火,自取灭亡。”巴金在这里却赞美了飞蛾为追求光和热而死,一褒一贬,截然相反。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从下边四项中选择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种说法是对立的,因此只能有一个是正确的
B.这是比喻的说法,比喻只要取其某种相似就能成立,因此这两种说法可以成立
C.飞蛾扑火是昆虫的趋光性,不是有意识的行为,褒和贬都是多余的
D.巴金的比喻有积极进取精神,是恰当的,俗话的比喻没有这种精神,是不恰当的
28.有些基因使人们总的来说感到快乐一些或者悲伤一些。这句话的意思是:
A.总的来说,有些基因使人感到快乐,有些基因使人感到悲伤
B.有些基因总的来说使人们要么感到快乐,要么感到悲伤
C.有些基因总的来说使人们既感到快乐,又感到悲伤
D.总的来说,使人感到快乐和悲伤的原因是部分基因的影响
29.医学专家宣布:他们经过临床试验发现,普通的感冒病毒可以杀死癌细胞。有多名自愿的患者在接受这项治疗后,身上的癌细胞都呈萎缩状。专家们指出,要运用基因工程的办法研究出能引起感冒的腺病毒有机体,让含有易变基因的癌细胞染上感冒。而这项新技术,估计每年可望挽救数十万名癌症病人的生命。
上面文字传达的最重要的一条信息是:
A.目前,正在开展的用感冒病毒治疗癌症的试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B.目前,癌细胞在感冒病毒作用下萎缩的这一事实引起医学界的重视
C.今后,将日益广泛地推广用感冒病毒治疗癌症这一新方法
D.今后要攻克运用基因工程让癌细胞染上感冒的新技术
30.所谓天才,我理解就是不屈从外力,由着自己的天性行事。他总爱在主体的能动性中,最大量地实现自己的价值,找到一种创造的美、表现的美、自我愉悦和自我欣赏的美。这美,主要体现为一种原始生命力,一种无功利的本我显现,与习俗意义的成功名利无缘,与中庸之道忤逆。故此,在世俗的眼中,天才是病态和怪异者;对社会结构和群体秩序来说,天才是异端和不稳定因素。天才的创造过程,就是一种同内外两界压抑与反压抑、反抗与顺从、堕落与升华的角力过程。
文中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对“天才”的理解的观点,其中,准确的一项是:
A.天才是不屈从外力,由着自己的天性行事
B.天才是伟大的创造者,是病态与怪异者,是异端与不稳定因素,是矛盾角力的产物
C.天才是伟大的创造者,是病态与怪异者
D.天才是由着自己的天性行事,是异端与不稳定因素,是矛盾角力的产物
31.人的世界观形成有一定的轨迹,人的一切言行总是一定“轨迹”的体现。资产阶级的唯我主义的形成是圆内半径运行轨迹的结果。这个“圆”的圆心就是“我”,“半径”则是个人的利害得失。
对文字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资产阶级世界观的表现是自我标榜
B.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形成是唯我主义的表现
C.资产阶级世界观的表现是“唯我”,一切利害得失均以“我”为核心
D.资产阶级世界观是由总以“我”为核心去处理利害得失而形成的
32.在平板电视大行其道的今天,一种比其薄十几厘米、仿其外形的超薄显像管电视出现在家电卖场中,但由于价格比平板电视贵近千元,这种超薄显像管电视一上市就遭遇了销售尴尬。
这段话想说明的是:
A.平板电视将继续占据电视市场的主流
B.目前超薄显像管电视的市场定位不够明晰
C.跟平板电视相比,超薄显像管电视不具有竞争优势
D.跟超薄显像管电视相比,平板电视更符合消费者的现实需求
33.因果性联系所揭示的是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事物或现象之间的依赖关系,结果对于原因来说,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
关于因果性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事物与现象之间的依赖关系
B.事物与事物,现象与现象之间的依赖关系
C.先后相继的事物同彼此制约的现象之间的依赖关系
D.结果较之原因更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
34.尽管新儒家学者无一例外地夸大了儒家哲学的精神义理在现代化社会中可能发生的作用和影响,因而是需要否定和批判的;但此种影响的实际存在倒确乎是毋庸置疑的。
这段话中的“此种影响”是指:
A.对儒家哲学作用的夸大所造成的影响
B.新儒家学者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C.儒家哲学在过去发生过的实际影响
D.儒家哲学的精神义理可能对社会发生的影响
35.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恩恩怨怨,生死到白头,几人能看透。红尘呀滚滚,痴痴呀情深,聚散总有时,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至少梦里有你追随。我拿青春赌明天,你用真情换此生,岁月不知人间多少的忧伤,何不潇洒走一回。
对上面歌词中“潇洒” 一词理解正确的是:
A.自由自在,放荡不羁
B.摆脱束缚,活得洒脱,争取美好人生
C.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
D.看破红尘,玩世不恭,超然物外
36.猩猩峡外的沙漠还不能被称为“戈壁”,那在普通地图上,还不过是无名的小点,但是人类的肉眼已经不能望到它的边际,如果在中午阳光正射的时候,那单纯而强烈的反光会使你的眼睛不舒服;没有隆起的沙丘,也不见有半间泥房,四顾只是茫茫一片,那样的平坦,连一个“坎儿井”也找不到;那样的纯然一色,即使偶尔有些驼马的枯骨,它那微小的白光,也早溶入了周围的苍茫;又是那样的寂静,似乎只有热空气在作哄哄的火响。
对文中“溶入”一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驼马枯骨在沙漠强烈的阳光下融化了
B.在茫茫的沙漠中,微小的驼马的枯骨不见了
C.驼马枯骨的微小的光消融在沙漠的一片茫茫中
D.微小的驼马的枯骨的白光和沙漠强烈的阳光形成巨大的反差
37.第二职业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早已存在,但它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而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只要劳动还不能脱离“谋生”的手段,必然有第二职业存在。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第二职业:
A.是一切社会都有的普遍现象
B.是一种谋生的通用手段
C.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仍然存在
D.是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手段
38.前来巴塞罗那“朝圣”的年轻学生终年不绝,他们与其说为凭吊中世纪名胜而来,不如说是被安东尼•高迪这位现代主义大师的作品所吸引。毕加索虽说出生于马加尔,但在巴塞罗那的阿吉拉宫,你可以观赏到他从8岁起按年代陈列的琳琅满目的作品。达利早年狂热地迷恋海洋,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有着白色粉墙的渔村里度过,但他超现实主义的天才之作却珍藏在这个艺术的圣地——他的诞生与安息之地。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现代主义的作品吸引了年轻的艺术家
B.巴塞罗那是一个绘画艺术的圣殿
C.画家的作品不一定保存在他的出生地
D.年轻学生“朝圣”巴塞罗那不是为了凭吊中世纪名胜
39.正确的观点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客观实际中来的。我们在研究任何一个问题的时候,都要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出发,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给以分析,然后才能在这个问题上形成正确的观点。因此,我们要把正确的观点传达出来,也是离不开材料的。
对这段文字最准确的复述是:
A.正确的观点是从实际材料中出来的
B.正确的观点是经科学分析得出来的
C.正确的观点是通过材料传达出来的
D.正确的观点是在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导下,对实际材料进行科学分析得出来的
40.听莫扎特的音乐能够提高智商,这被称作“莫扎特效应”。无论“莫扎特效应”有无这样的神奇功效,音乐在陶冶情操、抚慰心灵上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出来。人类离不开音乐也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通过这段话,可以知道的是:
A.作者认同“莫扎特效应”
B.作者认为音乐能够提高智商
C.看不出作者是否认同“莫扎特效应”
D.音乐在大脑的开发方面起关键作用
41.在中国传统道德发展中,虽然出现过许许多多的道德规范,价值体系也是多元取向,十分复杂,但仁、义、礼、智总是主体,贯穿于整个中国伦理学的发展中。四者之中,“仁”是核心,其他诸德都是“仁”的运作与体现。可以说,仁、义、礼、智都是“中国四德”,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的民族精神。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A.中国传统道德是一个多元化体系
B.仁、义、礼、智的主体价值体系始终贯穿于中国伦理学的发展中
C.在四德当中,“仁”是最重要的,是核心和基础
D.“中国四德”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
42.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与其他技术的发展一样,很大程度上受社会需要的制约。化石燃料价格的稳中有降使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减弱。但从长远看,科学的发展和资源条件的演变将推动能源技术的发展出现新的突破,产生真正代替化石能源技术的新能源技术。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
A.新能源的发展阻力很大
B.新能源必将代替化石能源
C.新能源不可能成为化石能源的替代产品
D.新能源技术虽然目前发展缓慢,仍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技术
43.北极海域浮冰面积逐渐减小,总计缩小达20%左右,使北极熊难以在浮冰上长久立足,加之某些国家对海豹大量捕杀,使本来就不多的北极海豹越来越少,北极熊更难在浮冰上捕食海豹。我们来到北极斯匹兹卑尔根岛西北海岸北纬80度附近一海湾时,惊讶地拍摄到了北极熊捕鱼的全过程。我们看到,北极熊改变了以捕食海豹为生和“不下水”的习性,开始跳下冰冷的海水,抓鱼为食。
这段文字充分表明:
A.聪明的物种更能适应环境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北极环境日益恶劣 D.环境变化改变了北极熊的生活习性
44.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比较复杂,有需要、动机等动力因素和抑郁、孤独、自制力差等人格特质因素。专家认为,体育锻炼作为网络替代品在满足个体需要过程中与人格关系密切。据报道,与不锻炼的人相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有较强的自制力,他们更聪明、认真、富有想象力、有较强的自立能力,不仅如此,体育运动还可以产生短期心理健康效应。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评价体育锻炼对人格培养的重要意义
B.指出体育锻炼作为网络替代品的可能性
C.阐述体育锻炼对治疗网络成瘾的价值
D.说明体育锻炼具有促进心理健康的基本功能
45.细小的火山灰中含有二氧化硅,这种化合物的熔点是1100摄氏度,而目前大部分飞机的涡轮发动机工作温度为1400摄氏度,一旦火山灰被吸入引擎内部,二氧化硅熔化后就会吸附在涡轮叶片和涡轮导向叶片上,导致灾难性后果。1982年,两架飞机曾经从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加隆贡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中穿过,两架飞机的8个引擎全部停转,在从11 000米高空滑翔至4000米高度后才重新启动,得以紧急迫降。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A.火山灰对飞机飞行有严重影响
B.二氧化硅是火山灰的主要成分
C.降温能使飞机有效避免火山灰的危害
D.历史上火山喷发曾险些导致飞行事故
二、文章阅读:共15题。给出三篇小文章,每篇文章后都提出几个问题。每个问题后面都给出了四个选项,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来回答问题。注意:供选择的答案有时可能是对文章某部分或整个内容的复述,有时则满足了问题中其他方面的要求。你的选择应与所提的问题最相符合。
请开始答题:
阅读下文,回答46~50题。
在云南民间世代流传着关于抚仙湖“水下古城”的传说,有关专家对这座古文明众说纷纭。历史地理专家于希贤来到抚仙湖,并组织考察组乘坐潜水器潜入湖底,进行了观察与勘测。他们利用声呐技术在水深15米处发现了第一个目标。有一堵长约60多米,高约2米的石墙,石墙呈正南北向,还有石块堆砌的街道。声呐图显示,该建筑区还具有中轴线和类似普通城市里的“一般居民居住区”。从建筑特点看,它们带有明显的当地彝族的古代建筑风格。没过多久,声呐图上又发现新的目标:一大片呈正南北向建造的建筑群落。这片区域不如前一个群落大,但石料加工更精细,石料三面都有加工的痕迹,十分平整精细,另外所有散落的石块都是有序地排列。这一区域内还有数米宽的南北向石板大道。可以看出,那个时代有相当高的文化水准。于教授推测,这里可能是古城的“富人区”。再次绕过一道200多米长,9米宽的石质城墙后,便是所谓的“贫民区”了。这片区域建筑物无论从规模、数量、体积,还是从石块的加工程度远远不如前两个区域。
于教授说,通过对湖周围地区地理地质环境的考察和比较,可以肯定这座古城是在一次巨大的自然灾害中陷落湖底的。同时这里位于小江断裂带西支的深断裂带上,公元110年东汉时期这里曾经发生过一次大地震。于教授还说,尽管古城的年代还需要进一步确认,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抚仙湖底确实有一座陷落的古滇时期建筑群落,且已经初具城市功能,因为具有不同级别的建筑群是判断是否构成城市的重要指标。该遗址面积有2.4平方公里,比世界著名的“庞贝古城”还要大。由于水下考察时没有发现任何动植物残骸及陶瓷、砖瓦的残片,这给探测年代带来了相当的困难,但从水下建筑群石料的打制方式来看,湖中古城与滇中发现的古长城颇为相似,应与其处于同一年代,即距今约两千年前。水底古城是否就是一直未被发现的古滇国都?石头废墟下是否掩埋着曾经辉煌的古滇文明遗址?……我们期待着抚仙湖古城之迹早日被破解。
46.文中画线处“没过多久,声呐图上又发现新的目标”,其目标是:
A.所谓的一般居民区 B.所谓的贫民区
C.所谓的“富人区”
D.数米宽的南北向石板大道
47.下列不属于“那个时代有相当高的文化水准”依据的一项是:
A.石块堆放整齐
B.石料三面都有加工的痕迹,十分平整精细
C.数米宽的南北向石板大道
D.建筑群带有明显的当地彝族的古代建筑风格
48.判断“抚仙湖古城是在一次巨大的自然灾害中陷落”的依据是:
A.抚仙湖地区正好位于小江断裂带西支的深断裂带上,历史上就是地震频发区
B.东汉时期,云南横断山脉曾有火山岩浆喷发,导致地形改变
C.公元110年东汉时期,这里曾经发生过一次大地震
D.通过对湖周围地区地理地质环境的考察和比较
49.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抚仙湖古城具有明显和发达的城市功能,城市已分为“一般居民区”“富人区”“贫民区”三大区域
B.抚仙湖古城比世界著名的“庞贝古城”还要大,并且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C.通过对周围地区地理地质环境的考察和比较,抚仙湖古城是在一次巨大的自然灾害中陷落的
D.抚仙湖古城是一个陷落的古滇时期的建筑群落
50.根据文意,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推测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对抚仙湖古城的考察将暂时停止,因为古城的基本情况已被掌握
B.公元110年东汉时期抚仙湖地区的大地震是造成古城陷落湖底的根本原因
C.于教授的考察组利用声呐探测到沉积在湖底的动植物残骸和陶瓷残片,为进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古城之谜有望早日被破解
D.湖中古城与滇中的古长城应该处于同一个时期,它们是距今大约两千年前的人类文化的遗址
阅读下文,回答51~55题。
金属历来都是通过采矿、冶金制取的,可是80年代初期,科学家发现在聚乙炔中加入强氧化剂或还原剂后,它的导电性能大大提高。因为这种塑料具有金属的一般特性,所以人们称它为“人造金属”。近年来,它的发展极为神速,人们又先后研制成功了聚苯乙炔、聚苯硫醚和聚双炔类等。这种人造金属不仅具有金属光泽,还能导电传热,其用途十分引人瞩目。
“人造金属”最奇特的功能是它的导电性。与普通塑料不同的是,“人造金属”塑料具有一种独特的线型结构,许多同样的分子能奇妙地结合起来,并带有较多的“自由”电子,这就使原来的塑料改变了物理性能,能够导电。它的导电率比铜、银还要高。普通金属的导电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在接近绝对零度时成为超导,但这种低温度很难得到。而人造金属却相反,随着温度升高,外围“自由”电子释放越来越多,因此导电性增大,在常温下呈现出超导电性能。实现超导,由低温变成常温,这是人造金属创造的一大奇迹,是科学家梦寐以求的目标,用超导体制造的发电机,它的效率可以从30%提高到98%,超导电线将使远距离无损耗输电的设想成为可能,使火车悬浮在轨道上高速运行,将使控热核聚变反应成为现实,最终解决能源问题。
人造金属的另一突出贡献是,用它制成的新型电池代替笨重、硕大的铅蓄电池,可以使人们长期用蓄电池做动力汽车有了 ① 的可能。人造金属电池可提供相当常规电池10倍的电力,不需要维修,充电次数可达1000次以上,使用寿命比铅蓄电池长4~5倍,而且不会污染环境。
人造金属在外压和光的作用下,能产生电场效应,把它装在扩音器上,能将声音放大;把它放在红外摄像机上,在红外热能作用下,也能产生工作电流进行录像。此外,人造金属弹性大、易加工、重量轻、耐磨蚀性能好、强度高、成本低。
51.在文中的①里填一个最适当的词语:
A.希望
B.实现
C.成功
D.盼望
52.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人造金属”和普通金属的制作方法不同,但原料相同
B.强氧化剂是制取“人造金属”的重要材料之一
C.“人造金属”能够导电传热,因此具有金属光泽
D.“人造金属”具有金属的一切性质
53.下列对“人造金属”的用途判断正确的是:
A.用“人造金属”制成的发电机,效率可以从30%提高到98%
B.“人造金属”的超导功能实现了控热核聚变反应
C.“人造金属”电池充电一次,就可提供相当常规电池10倍的电力
D.“人造金属”可以直接成为红外摄像机的工作电源
54.下列对“人造金属”导电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自由电子”改变了塑料的物理性能,因而能够导电
B.在接近绝对零度的相同条件下,“人造金属”仍比普通金属导电率高
C.温度越高,导电性越强
D.“人造金属”实现超导的尝试要求是常温以下
55.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人造金属”完全可以取代普通金属
B.“人造金属”的制取带来了金属制造业的革命
C.“人造金属”的主要经济效益是导电性强
D.“人造金属”可以创造新能源
阅读下文,回答56~60题。
鸡蛋可以孵鸡,当小鸡未啄出蛋壳时,总不能说它仍是蛋,亦不可称之为鸡,突变的事物会呈现短暂的模糊性,而另一些事物放到漫长的时间里考察也会使模糊性突出显现。铅块上放一比较大的金属球,短时间内它们均呈现出固体的属性,但经过长时间观察,又会发现金属球慢慢陷入铅块之中。若将上述两个过程用快镜头加以重映,则过去被看成是固体的物质就出现了类似液体的属性。这里,固体与液体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了。
处于昼夜之间的黎明或黄昏,门捷列夫周期表中介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过渡元素,中医的脏腑辨证和脉象的浮沉迟数,都说明了客观世界的模糊性。科学的发展,也许会使这些模糊现象在某个层次上变得清晰起来,而在更深的层次上仍是混沌不清。
客观世界的模糊性反映在人脑中,便产生了概念上的模糊性;人又巧妙地利用自己建立的模糊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和控制,完成那些现代先进设备所不能完成的工作:人们几乎可以同样地辨认胖子和瘦子、美丽和丑陋;人们无须测量车速便可明智地躲过川流不息的车队;一行草书虽然大异于整齐的印刷字体,却照样可以被人看懂。
现实生活给模糊理论提出了无数研究课题,模糊理论力图用较为精确的数学语言和概念来描述现实中的模糊现象以及人脑中的模糊概念, ① 说前人利用仿生学研究飞鸟而发明了飞机, ② 当我们今天研制和应用计算机的时候,却不可忘记最优秀的仿生标本——人。人的思维、判断是那样巧妙,人的经验是那样丰富,人类如何将自己的智慧教给计算机,将自己的思维方法传授给计算机,甚至用自己的艺术修养及审美观念去“陶冶”计算机,使计算机具有更多的“人性”,这成为模糊理论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
56.①②处应填入的措辞是:
A.如果 就
B.虽然 但是
C.如果 那么 D.尽管 可是
57.划线句子“若将上述两个过程用快镜头加以重映”所强调的意思是:
A.铅块和金属球的属性能用快慢镜头加以重映
B.铅块和金属球的模糊性不容易被观察到
C.突变事物的模糊性反映了两个运动过程
D.模糊性有时表现在较长的运动过程中
58.作者在说明“客观世界模糊性”的一项是:
A.小鸡刚刚啄出蛋壳而出世的时候
B.金属球经过漫长的量变而显现出短暂的质变
C.人们可以看懂书法家的草书作品
D.中医的脏腑辨证和脉象上的浮沉迟数
59.作者用来说明“人巧妙地利用自己建立的模糊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和采取行动的事实是:
A.人们发现突变的事物会呈现短暂的模糊性
B.人发现了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过渡元素
C.人过马路可以明智地躲过川流不息的车辆
D.人们利用仿生学研究飞鸟而发明了飞机
60.下面对本文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模糊性寓于万物运动中,客观世界是在模糊与清晰的矛盾之中发展的
B.模糊理论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模糊性,所以它要用模糊的语言进行描述
C.将人类灵活巧妙的思维判断赋予计算机,有赖于模糊理论在更高水平上的应用
D.“人”能成为计算机的仿生标本,是因为人脑的模糊性大于客观的模糊性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共35题,参考时限35分钟)
本部分包括三种类型的题目。
一、事件排序:共15题。在回答问题时,要根据自己的一般知识和对事件间逻辑关系的理解做些补充或合理的假设,以填补缺欠的信息。每道题给出五个事件,每个事件是以简短语句表述的,接着给出四种假定发生顺序的四个数字序列,请你选择其中最合乎逻辑的一种事件顺序。注意,要以最少的假设来联系和安排这五个事件的发生顺序。
请开始答题:
61.(1)贯彻落实
(2)调整步伐
(3)中期检查
(4)调查研究
(5)制定计划
A.4-5-1-3-2 B.4-5-3-1-2
C.5-4-3-2-1 D.2-3-5-4-1
62.(1)爬山
(2)约伴而行
(3)准备工具
(4)山顶眺望
(5)心情舒畅
A.5-1-4-2-3 B.2-3-1-4-5
C.5-1-2-4-3 D.1-4-2-5-3
&'>
真题预览结束
真题试看结束后
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带答案详解版《★天津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职业能力测验试卷(无答案)》真题及11018套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考试完整版真题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