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13.【答案」A。解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14.【答案】A。解析:十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15.【答案】D。解析:“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科学发展观由理念全面转化为实践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可以说,“十一五”规划的灵魂就是科学发展观。
16.【答案】D。解析:2008年5月6日至10日,应日本国政府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日本进行了国事访问。在结束访问回京的飞机上,陪同胡锦涛访问的外交部长杨洁旎接受了随行记者的采访。这次暖春之旅开创了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新局面,取得圆满成功。
17.【答案】D。解析:把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人,作为农村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走高产、优质、高效的道路。这是我国农业发展势在必行的深刻变革。
18.【答案】D。
19.【答案】D。 [事业单位招聘]
20.【答案】D。
21.【答案】D。解析:市场机制是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等机制的统称,其中价格机制起着直接的作用,因而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22.【答案】A。解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23.【答案】A。解析: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话。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关系体系。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这些经济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主要是指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二者是内容和形式的辨证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24.【答案」D。解析: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有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其中经济手段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www.91ExaM.orG]
25.【答案】D。解析: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直接关系到农村各项改革和建设事业的全局,是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农村。
26.【答案】D。
2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考纲要求记忆。技术人员,只出卖劳动力,不出卖自己独有的技术,因为他的技术是从他人那里学的,故他不能按技术要素分配,不选D。他受雇于人,自己没有股份,不是股东,不选C。他工作于私营企业,不是公有制企业,故不选A。他出卖的是劳动力的价值,故选Bo
28.【答案】D。解析: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29.【答案】B。解析: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30.【答案】D。解析:解放思想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解放思想必须打破思想僵化,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31.【答案】D。
32.【答案】C。
33.【答案】C。
34.【答案】C。解析:劳动权和受教育权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
35.【答案】C。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6.【答案】A。解析:行政征用是指行政主体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强制性的取得行政相对人财产所有权、使用权或劳务并给予相应补偿的行政行为。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体凭借国家行政权,根据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向行政相对人强制地,无偿地征收一定数额的金钱或实物的行政行为。行政征购则是指行政机关通过合同方式取得相对人财产所有权的行为。行政没收是指将公民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手段,没收一般是带有行政处罚性质的,没收的对象一般是违法所得或者违禁品。
37.【答案】B。解析:公安机关属于行政机关。公安机关的制裁为行政制裁。
38.【答案】B。解析:《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说明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即人民政协是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也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它不是国家机关,不具有国家强制力。
39.【答案】D。
40.【答案】B。
41.【答案】A。解析:所有权的权能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项。B,C,D选项都不完全。
42.【答案】C。解析:所有权、用益物权,属于财产权,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都可以享有。《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据此,名誉权为自然人、法人,甚至其他组织都可以享有。《民法通则》第100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据此,肖像权为自然人所独有。
43.【答案】D。解析:为了保护非法利益而实施的防卫,不是正当防卫。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不具有防卫意图,也就是说它不是在保护合法权益的目的支配下实施的防卫,因而其防卫不具有正当性,不能认定是正当防卫。例如:抢劫现场,盗窃他人偷来的财物等案件中对于这种“黑吃黑”的行为,非法财物持有人无权实施正当防卫。在司法实践中,处理这类案件时,对侵害者及所谓防卫者要分别追究其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条款规定分别给予定罪量刑。
44.【答案】A。解析: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与贪污罪的界限:1、主体要件不同,本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贪污罪的主体则只限于国家工作人员。2、犯罪行为不同,本罪是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的行为。而贪污罪是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盗窃、骗取公共财物的行为。3、犯罪对象不同。本罪的对象必须是自己职权范围内或者是工作范围内经营的本单位的财物。它既可能是公共财物,也可能是私有财物。而贪污罪则只能是公共财物。挪用资金罪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职务侵占罪与挪用资金罪的区别是:(1)两者的主观目的不同,职务侵占罪以非法占为已有为目的,而挪用资金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只是暂时借用本单位的资金,没有永久占有的故意。(2)两者的犯罪对象不同,职务侵占罪的对象既可以是本单位的资金,也可以是本单位的实物。而挪用资金罪只能是本单位的资金。挪用单位实物一般不构成犯罪。
45.【答案】C。解析: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规定行政处罚有七种:(一)警告、(二)罚款、(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四)责令停产停业、(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六)行政拘留和(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46.答案】B。解析:行政赔偿的方式以金钱赔偿为主,辅之以返还财产、恢复原状。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非行政赔偿的方式,而是承担行政侵权责任的一些方式。
47.【答案】A。解析:选项A属于行政处分,选项B是和解,不涉及法律制裁。选项C中丙被判决免除法律责任,不属于法律制裁。选项D是党纪处分。 [事业单位题库]
48.【答案】D.
49.【答案】C。解析:材料是文章内容要素的又一组成部分,是指为实现写作目的所搜集的以及在文章中出现的用以表现主题的一系列事实和根据。
50.【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
51.【答案】ACD。解析: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二是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三是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对照答案选项,ACD三项符合要求。故正确答案是ACD.
52.【答案】ABC。解析: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53.【答案】AD。解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54.【答案】ABCD。解析: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55.【答案】ABCD。解析:十七大决定在党章中把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奋斗目标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56.【答案】ABCD。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思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57.【答案】ABCD。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58.【答案】ABD。解析:我国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具有多样化,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故正确答案为ABD。
59.【答案】ABCD。
60.【答案】BCD。
61.【答案】ABCD。解析: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国民收人分配和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而建立的一种安全制度;各项不同性质、作用和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构成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它主要是由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安置等制度组成。
62.【答案】ABCD。
63.【答案】ABD。
64.【答案」ABCD。解析:法的实施,指法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施行,使法律从书本上的法律变为行动中的法律。法的实施可以分为法的遵守和法的适用,法的适用包括了执法和司法。 [事业单位真题]
65.【答案】BC。解析:我国刑法规定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有三种:一、未成年人(主要是年满14周岁的)。二、未完全丧失辨认与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三、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选项A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选项D是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因此,正确答案是BC.
66.【答案】ABC。解析:根据我国《宪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一)修改宪法;(二)监督宪法的实施;(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其中宪法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67.【答案】ABCD。解析: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法律责任的种类有: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违宪责任、国家赔偿责任。
68.【答案】AC。解析:本题考查行政复议机关。对于公安局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或者当地人民政府提出复议。
69.【答案】ABC。解析:行政职权指行政主体依据其所具有的法定行政职权即可直接作出的,而不需要以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作为启动前提条件的行政行为。审判权属于司法机关职权不是行政职权。
70.【